传统民俗的转化与民俗学的应用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2-10 23:53:20 / 个人分类:我的论文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传统民俗的转化与民俗学应用研究

 

   一、社会经济的转型必然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转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当前我国正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迅速过渡;从长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剧转型。产生于数千年来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民间传统文化所受到的巨大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说。在我们甘肃省的陇东黄土高原,农民们的住宅,世世代代以窑洞为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约90%以上的农村人口住在窑洞里。《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写道:“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诗经·大雅·绵》中说:“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些文献中的“穴处”和“陶复陶穴”都是指陇东窑洞而言。这种利用黄土高原地质特性所构筑的民居,具有简、便、廉和冬暖夏凉的优点,至少已延续了五、六千年,是人类居住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是黄河流域农耕民族古老民居的遗留物。但是,近二十多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纷纷建新房而弃窑洞,原先塬上竖挖的“陶穴”(当地人叫“地坑压”)被一个个填平;原先崖边横凿的“陶复”(当地人叫“明庄”)也被遗弃而逐步塌陷。目前住新房的农民已接近70%,过不了一、二十年,流传了几千年的窑洞民居,恐怕就不复存在了。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憾事。说是好事,是因为它展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说是憾事,是因为快速的社会变革将使具有一定历史文化意义和文物价值的窑洞从黄土高原上永远消失,那种令人陶醉的 “走亲戚毛驴一赶,吃羊肉袖子一挽,看影戏牛窑里一喊"的淳朴民风也将一去而不复返。还有一个例子:在我们甘肃省的洮河、大夏河流域,几百年来民间流传着一种自发的山歌竞唱活动——花儿会,大大小小共100多处。二十年前由于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一年一度的花儿会,几乎成为乡民们探亲访友、竞歌献艺、谈情说爱、诉说心愿、展现才华的唯一场所,像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临潭县新城花儿会以及和政县松鸣岩花儿会这几个较大的会场,每年都有数万人参加,是真正的放歌青山白云间的“诗与歌的狂欢节”。近十多年来,由于广播电视的普及,录相厅和卡拉OK厅的见缝插针和出外打工的青年农民越来越多,上山唱歌的人便越来越少,明显地趋于衰落状态。尤为严重的是目前农村知识青年审美观念起了变化,青年歌手明显减少,后继乏人似乎已成定局。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转型,一部分传统的原初性民俗文化正处于变异或消亡的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正是这种空前的两难选择。

   人类来源于自然,本能地同大自然有一种亲近感与和谐一致性。如果说古代的狞猎、采集、种植、养牧和民间手工业等等,也是对自然的某种变革,但那只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度索取和低度控制,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还没有改变自然的本质。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则不然,它以其强大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科技手段构筑了一个全新的物质环境,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使大自然遭到了结构性破坏,导致了功能的紊乱和自然本质的变异,沙漠的南移、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黄河的断流、沙尘暴的肆虐和物种的灭绝都是例子。建立在几千年来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原初性质,总是和大自然保持着和谐一致,其中有许多崇敬自然、保护环境的内容值得大力弘扬。比如,“有节制的索取有好报,贪婪的掠夺受恶报”,就是许多民间传说故事中发人深省的主题。民间信仰中对山林、土地、河流、泉水的尊崇,对野生动植物的爱护和向大自然有限度的索取,以及民间的某些禁忌,既是对人类贪婪欲望的限制,又是爱护一切生命的人性的光辉体现。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惠互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的最佳生存环境,造就了人性的善良与淳朴,培育了中华民族从“尽人之性”扩大到“尽物之性”的良好道德风尚,这正是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华所在。然而,在当今工业化和商品化正在加速运转的神州大地上,这一切都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许多事物呈现出种种非自然化的倾向,在人群密集的大都市里,这种倾向尤其明显。本来,越是自然而简单的东西,就越与人类生命的本质靠得最近,也越能牵动人类至深的感情。实际上,人类最甜美的享受,始终是那些最古老、最原初、最基本的享受。难怪自古以来,所有的圣贤哲人都主张在山林中过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尽量远离名利的诱惑和物的奴役,保持精神上的自由自在。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自在。然而,现代都市人群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我们的视野,被自己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所蒙蔽,头脑被科技思维方式和竞争意识所束缚,感情与行动被商业运作方式所主宰,一切都成了战胜、改造、控制、包装、获利的目标。被噪声、污浊空气、激烈的竞争意识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弄得心烦意乱、头昏脑胀的人们,活得很忙、很累、也很苦,疲惫感、冷漠感、烦躁感、耗竭感、挫折感接踵而来,难免引起情绪和心态的失序、失衡和失范。我们虽然得到了许多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物质享受,却并不幸福;虽然得到了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于是,人性被扭曲,传统的人文精神被削弱,可贵的反省能力和自制能力越来越衰减。

   这种“现代都市文明病”的大量出现和蔓延,还与人性与道德回归的呼吁已成为弱势话语有关。在我们国家努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关于社会发展的论述,明显地居于主导的甚至垄断的地位,而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作为一种知识和文化系统,却备受藐视和排斥,这是一种不应有的疏忽,也可说是一种不幸。我认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科教兴国”等原则当然是对的,不然,我们的综合国力就难以提高,中华民族就难以富强。然而,当各级政府在贯彻这些原则的同时,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必须正确处理“化物”与“化人”之间的辨证关系,应将其负面影响减缩到最小限度。否则,就容易在狂热情绪的支配下走向极端,变成“发展主义”或“科技至上主义”。因为,发展至上的线型思维,不能完全取代张弛有度、符合自然规律的循环思维;科技至上的片面思维由于它无视人的素质的提高,最容易对人性的优化和道德的净化构成威胁。实际上,科技和市场主宰一切的强势话语,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威力,比如,人与自然的对话,以及原初性民俗文化中所拥有的一切象征符号,正在被电子技术所造成的人工符号所逐步取代。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业,正被空前地捆绑在一起,文化对金钱的抗拒作用和独立性,正在缩减或消失。这一切,恐怕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不是我们这批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书生们的弱势话语所能改变的。但是,对善良人性回归的梦想和对优秀传统民间文化挚着的爱恋,却往往勾起我们这批书生的忧患意识,忍不住要发出微弱的呼唤。目的,无非是为了引起有关权威机构和全社会的关注,希望尽快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予以抢救、保存、转化和弘扬,使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民间文化能在神州大地上来一次“凤凰涅盘”,并在全球多元文化的竞争中争得它应有的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条件下,民间传统文化也有所转化、有所创新,并非全面处于崩溃的状态。比如,在媒体的宣传和市场运作之下,部分民间文化事象也得到了空前发展,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比如今年春节“唐装”(其实应称为“中装”)的火爆,“中国结”(其实是佛教“八吉祥”之一的“盘长”,因其“回环贯彻,一切通明”,被认为是事事顺、路路通的吉祥符号)的走红,马玩具的走俏等,就是民间传统文化转型的例子,至于各地为了吸引旅游者而大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以服饰、餐饮、民居、歌舞为重点)、挖掘民间工艺产品、建立风味食品一条街等等,虽然有些地方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整体上说,这些活动有利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应当充分予以肯定和支持。

   民间文化的转化与创新的新形势,迫使我们这些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必须关注变革,开拓思路,甚至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钟敬文教授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说:“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①我完全同意这一论断,因为,传统文化并不是凝固、僵化之物,而是流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整个历史长河里的一个过程,它永远处于创造、更新之中。不论是有形的传统文化还是无形的传统文化,都正在被当代中国改革浪潮中的人群分解着、组合着、改变着、重构着。德国著名的阐释哲学家加达默尔正确指出:“即使在生活受到猛烈改变的地方,如在革命的时代,远比任何人所知道的多得多的古老东西在所谓改革一切的浪潮中仍保存了下来,并且与新的东西一起构成新的价值。”我个人一方面因为某些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逐渐消逝而感到遗憾,另方面却也因为不少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能够得以复苏和新生而深感欣慰。这种变革的规律性何在?显然需要我们大家予以密切关注和深入探讨。

   二、传统的转化与民俗学的应用研究

   在当前社会经济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民间传统文化也因之而急剧转化。无论是传统民俗事象的突出显示还是各地城镇、都市新民俗的兴起,良莠不齐、瑕瑜互见的现象都比较普遍。其原因很多,我认为加强应用性的研究并通过媒体加以科学引导,则是促进良性转化的一

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转化,是世界各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共性规律,但转化的方式却有所不同。西方文化史是二元对立的历史,每一种新文化形态产生,都是以批判或否定另一种文化形态为自身存在的前提,表现在方法论上,就是分析、否定和在摧毁中再生;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由于受中华民族否定极端、保持中庸的心态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综合、吸收、融汇和在继承中的累进。清华大学徐葆耕先生指出:“纵观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传统转化的操作路线大体有两类:一曰‘摧毁’,二曰‘解释’。‘摧毁’的方法着重于从外部打击传统.促其转化,‘解释’则着重于内部的消解与创造。”“摧毁”是容易的,“解释”却并不简单。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最善于通过“解释”继承和吸纳中外优秀文化传统来为我所用的民族。包括精华与糟粕的鉴别、文化史意义的阐发以及各种民俗事象的价值定位 和转化机制的探讨等内容在内的“解释”,实际上,就是一种理论的研究,是民俗学家们面临的重任。这也是民俗学的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的问题,是民俗学学科建设能不能与我国社会发展同步、从而发挥它应有的学术价值的问题。

   当前民俗界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应用的研究重视不够。面对社会全面转型的形势,学术界在研究宗旨与方法上,也都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与考验。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人的学术研究心态,始终是存在着矛盾的,“文章乃经国之大业”(即与现实需求相联系的应用研究)

的觉世观与“文章乃不朽之盛事”(即纯学术、纯理论的研究)的传世观之间,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的头脑里,总是在冲撞着、抵触着,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往往有“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的不同表现。我个人认为,这两者各有其价值在,不能片面地是丹非素,扬此抑彼。只是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的条件下,为了能使传统民间文化有一个大规模、多层次的良性转化,需要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并参与应用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既要求学术视野的拓展和价值取向的转换,也要求学者们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与各行各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当参谋,当顾问,出点子,搞设计,把自己的知识与才能奉献给社会。比如说,各地旅游部门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开发;工商部门针对产品销售方面的问题对国内外消费群体民俗心理和传统习惯的调研;餐饮行业对民间传统饮食文化的发掘与改进,以及文化部门对各地特色民居的保护与修缮等等,都需要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们的参与和建议,也都是民俗学家们展现自己才华与智慧的地方。再比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河北吴桥的杂技节,广西南宁的民歌节,四川自贡的花灯节等等,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岁时节日,但却都是建立在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之上,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出现的创新性节庆活动,它们都属于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期的成功转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错,应不应该纳入民俗学者的视野加以研究呢?我看是应该的。另外,许多地方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抓,而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展示和参与性强的项目,往往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但有些地方包装过分,丧失了淳朴的民间气息,甚至弄虚作假,出现了“伪民俗”,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该不该加以评述、讨论和引导,使其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呢?我看也是应该的。

   应用的研究,确实是为现实服务的,但它有利于民俗文化的继承与转化,有利于某些地方群众的脱贫致富,有利于中国文化与商品的走向世界,也有利于民俗学学科地位的提升和影响力的增强,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应用研究中也有许多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值得探讨,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如何操作问题。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局部的深化和突破是有的,但明显而重大的突破尚未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恐怕与我们多数的研究课题与现实的需求距离太远有关。贴近现实需求的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进入新的视域;而更新了观念之后的研究,必然会有重大发现和突破。最成熟的东西,恰恰就是将要被超越的东西,而一些最有生命力的创见,恰恰就孕育在那些与现实同步发展的“不成熟的”片言只语和众说纷纭之中。希望我们大家都来关注现实的需求,通过民俗文化应用性的研究,既促进民间文化的良性转化,又促进民俗学学科的更大发展。

 

 

   注释: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②汉斯一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4)P361

③徐葆耕著《释古与清华学派》(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5)

(本文发表于冯骥才主编的《守望民间》,西苑出版社,20028月,这里的文章题目有所改动)

TAG: 传统 民俗学 研究 应用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31154
  • 日志数: 200
  • 图片数: 25
  • 文件数: 40
  • 书签数: 34
  • 建立时间: 2008-10-07
  • 更新时间: 2014-01-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