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始的地方。。。
[转帖]杨昕:[名家论坛•侧记]感受民俗学家魅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2-03 20:47:59
/ 个人分类:乌师魅力
12月2日晚,年近八旬的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走上讲台,向同学们挥手致意时,座无虚席的食品学院报告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民俗学对大部分农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学科领域,乌教授对这一学科的生动阐释引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执着、严谨,教授态度感染现场
“把中国建设成最发达又最传统的国家。”在讲座刚开始的时候,乌教授便表达了自己致力于保护中国民俗的决心。当谈到温家宝总理访日时,带去了中国非物质文化艺术团,以期顺利完成这次“融冰之旅”,后来这个艺术团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来到法国进行表演时,乌教授激动地用“感天动地”四个字来形容中国非物质文化给世界人民带来的震撼。
在介绍中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时候,乌教授提醒所有在座的同学,古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乌丙安教授所列举的具体实例,我真正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一位同学在会后的采访中说道。
当乌教授为现场同学播放“泉州木偶戏”的片段时,民间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木偶戏自身的魅力引得了大家如雷般的掌声,中国传统民俗艺术折服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幽默、热情,教授活跃现场氛围
乌教授说,希望大家不要把他当作一个老古董,一个迂腐的人。虽然是一个民俗学家,但是乌教授对西洋文化也甚是精通,“如果有时间和你们一起过圣诞节,我一定过得比你们还好”,“我很喜欢过情人节”,乌教授风趣的语言引得了现场听众的笑声与掌声。乌教授希望同学们在过西洋节日的时候,发挥鲁迅“拿来主义”的精神,并且真正理解节日的含义,语重心长的教导用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出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玩意儿。”乌教授此语一出,语惊四座。接着教授解释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英文中是Intagible Cultural,并不是一种物质形式的文化,而是一种形式,一种技艺,一种文化现象。同学们被教授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所深深吸引,现场也不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民俗文化的奇妙世界。
当向同学们形容藏族舞蹈时,乌教授手舞足蹈地为大家形象地描绘了舞蹈动作,当谈及“回族花儿”时,讲台上不时传来乌教授哼唱的歌声,教授对中国民间艺术的探究是身体力行的,带有巨大的热情,每当这个时候,同学们都将热烈的掌声献给了台上这位充满活力的老者。
期望寄语,教授激励农大学子
在中国农大做这个讲座,乌教授认为是最适当的。他说,民俗文化就是“草根文化”,都是来自民间的,其中很多是由农民创造的,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这样的文化。因此,乌教授建议同学们加入到保护民俗的志愿者的行列中去,更提议在中国农业大学成立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如果这个中心明年成立了,我就明年来;如果十年后成立了,我九十岁的时候还来。”乌教授对农大学子寄予的厚望以及对中国民俗研究不懈的追求,深深地激励了在座。
讲座结束后,一位同学说:“我十分欣赏乌教授的思想,也为他的个人魅力所深深折服。听了乌教授的讲座后,我决定为自己家乡黑龙江的一些民俗文化产业做出贡献。民俗学深深地吸引了我。”
(出处:http://news.cau.edu.cn/show.php?id=0000034234)
相关阅读:
- 版主管理规则: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admin, 2008-10-23)
- 版主招募启事: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admin, 2008-10-23)
- 三校社会学论坛·中国网社会论坛 (clamstock, 2008-10-23)
- [孙歌]论坛的形成 (巴莫曲布嫫, 2008-11-06)
- 两岸文化论坛专家建议厦门建设海洋博物馆 (Robot, 2008-11-09)
- 陶立璠: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锋论坛在广东连南召开 (陶立璠, 2008-11-10)
- 民艺名家:叶春生 (叶子, 2008-10-09)
- 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 (叶子, 2008-9-11)
- 将传统技艺融会在生活中 (admin, 2008-11-12)
- 陶立璠: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在河北涉县召开 (陶立璠, 2008-11-26)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侧记
论坛
民俗学家
名家
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