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始的地方。。。
同居为美,居必择邻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1-12 22:42:57
/ 个人分类:小秀
同居为美,居必择邻:居住观念2则
祝秀丽
1、同居为美,分居为恶
中国的各种民居,大都为几代人同居划分出了空间分布、提供了起居的方便。因为遵从传统的中国民众认为,同居是美德,分居是恶俗。这是值得一提的居住观念。汉桓帝时期,选举人材的风气很糟糕,民间流传的歌谣唱道:“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秀才、孝廉都是汉代选举人材的科目,秀才要学问出众,孝廉要孝顺父母、不贪财。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这首歌谣讽刺了黑暗的时政,说:当选秀才的,是不识字的无才之人,当选孝廉的,是不愿赡养父亲、和父亲分开住的人。可见,当时普遍地把分居异财看作是不好的社会现象。隋朝的卢思道出使南方的陈国时,用诗句嘲讽南方人说:“共甑(zèng,古代盛饭的瓦器)分炊米,同铛各煮鱼。”这说的是,南方的一家人,常常共用一个炊具做各自的饭菜,也就是一户兄弟分了家,虽住在一起,却财产分开,各过各的日子。这不符合传统的孝悌观念,被看作是无情无义的表现。如果祖父母、父母还健在,年轻人就要吵着分家另过,那么不仅被社会舆论斥责为愚昧的、不孝的行为,而且在国家法律中也被禁止和判罪。唐、宋、辽等几代皇帝,都颁布过有关的诏书。
相反地,几代子孙累世同居,一直被官方和百姓奉为美谈。最为有名的典故出自史籍《旧唐书》的记载:唐代在山东有个张公艺,他家九世同堂,远近闻名。皇帝唐高宗祭祀泰山的时候,听说了他的声名,就亲自拜访了他,打算看看他如何治家有方。当高宗问张公艺如何把这么一大家子人团结在一起时,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起了笔,在纸上写下了一百多个“忍”字。“忍”这个字,拆开来看,就是心上一把刀,如果凡事都以忍耐的态度去对待,那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字真是意味深长啊!唐高宗看罢,十分感动,大加称颂,还重赏了他。此后,这个故事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作为警示子孙后代的典范。例如,徽州传统民居的梁柱上或墙壁上的砖雕、木雕,常有“九世同堂”这个题材。唐代以后,姓张的人家常常以“百忍”作为堂号,还以“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为宗族治家格言。你还会看到咏颂这个典故的对联:“八德忠烈上,百忍孝为先”等。
数代同居的荣耀,家族和睦的风尚,是过去中国大家族居住观念中最为提倡的。直到今天,在民间还广泛地流传着《天下第一家》的故事。在宁夏平罗县,人们传说,康熙皇帝到宁夏去微服私访,察看民情。他听说平罗县有一户人家,五世同堂,没有分过家,就找到这一家去看个究竟。果然,家里家外的事情都被管理得井井有条,他一打听才知道,当家的居然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他觉得很奇怪,想要考考这姑娘的才干,就问她:“什么东西比山高?什么东西比海深?什么东西比盐咸?什么东西共和比蜜甜?什么人共处比胶粘?”姑娘回答说:“父亲恩情比山高,母亲恩爱比海深,姑嫂妯娌的闲话比盐咸,夫妻共和比蜜甜,兄弟们共处比胶粘。”康熙一听,赞不绝口。后来,康熙回到皇宫,就派人送来一块金制的门匾,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家”。故事中,皇帝和当家姑娘的一问一答,恰好说出了数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最重要的东西,尊敬父母,兄弟、姑嫂、妯娌、夫妻之间则要和睦。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传统追求,依旧不算过时。
2、居必择邻
民间选择居地,除了风水因素之外,邻居是否友善也非常重要。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邻里之间唇齿相依,互相影响,可不像现代城市里钢筋水泥的楼房那样,彼此界限泾渭分明,生活互不打扰。河南扶沟县有句谚语说得好“邻居好,宝中宝”,如果邻里之间都能相互照顾、体谅,那么,居住在一起就会很开心。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和睦的乡邻关系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人们在迁移定居的过程中,都看重对邻居的选择,如俗谚所说“居必择邻,交必择友”、“上路先找同伴,选屋先看邻居”。甚至要“千金买屋,八百买邻”,就是说,如果花掉一千两黄金来购买居所,那么就要花掉八百两来选择好邻居。如果一家发生了事故,邻里也会受到干扰,这就是“一家有事,四邻不安。”好邻居相处久了,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有“久住邻居为一族”之说。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孔子曾经说过:“里仁为美。”里,指住家的地方,也包含选择居地的意思。仁,指的是有仁爱之风的地方。那么,孔子的这句训诫是说:“住宅,以选择有仁爱之风的地方为好。”孔子的看法和千百年来民众择邻而居的习惯是完全一致的。居必择邻,小而言之,是对邻居的选择,大而言之,是对居住的周遭环境氛围的选择。那位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年少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的环境,搬迁了三次,这也是“居必择邻”的典型例子。起初,他们母子住在墓地旁边,经常看见葬礼仪式。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了,心想: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她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鞠躬接送顾客,和顾客讨价还价,表演得惟妙惟肖。不久,被孟子的母亲发现了,她觉得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到了学校附近,整天看到的是学生们进出有礼,努力求学的事情。孟子开始变得遵守秩序、礼节,喜欢读书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才满意地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
邻居之间,特别是东西两院,仅有一道砖土结构的墙体相隔,最为常见的现象是发生占地多少的纠纷。在辽阳地区流传着王尔烈让院墙的传说,这样讲道:
清朝乾隆年间,王尔烈离家去京城赶考。他家有个邻居趁机强占了两家中间的院墙。这院墙原本是王家的,邻居偏说是自己家的。妻子便写信给王尔烈,把家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他,让他给拿个主意。此时,王尔烈在京城已经当上了翰林,还被皇帝留在宫里教太子读书。他接到家书后,立刻提笔修书一封。王夫人接到回信,打开一看,只有四句话: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原来王尔烈是在劝说妻子心胸要开阔,遇事要谦让。王夫人理解丈夫的心情,听从了他的意见,吩咐家人把自己家的院墙向后退出了一丈远。那家人赖走了这么大的地方,又高兴又奇怪,一打听才得知王尔烈当上了翰林。于是,他自知理亏,跑到王家去赔礼道歉,说:“世上都是仗势欺人,可是王翰林有势力却能让人,我给夫人赔礼认错了。”王夫人连忙上前扶起,说:“乡里乡亲地住着,咱们别为一道墙伤了和气。你能种地就多种一些吧!放心回家吧。”听了王夫人的一番话,这个人既惭愧又感动,回家后,也把自己家的院墙向后退了一丈。后来,这两家让出来的地方成了行人往来的过道,这条过道就是现在辽阳城里翰林府旁边的仁义胡同。
这个故事有不同的版本,如河北省柏乡县讲的是清初的宰相魏裔介教导儿子让院墙。当然,主人公是谁,不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让院墙背后的居住观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人们对于土地十分依恋和重视,这种依恋和重视也常常表现在对于房屋地基、院墙边界的看重和守护。因此,在某些地方,两邻之间的院墙界限常常立有界石作为标记,互不侵犯。故事的主人公王尔烈用“秦始皇”和“万里长城”作比方,规劝妻子,令人振聋发聩。秦朝一度开疆拓土,不可一世,秦始皇还倾尽全天下的人力、财力,修筑万里长城来巩固边防。但是,谁都无法阻止朝代的更替,历史的车轮。今日长城虽在,而威名赫赫的秦始皇早已长眠于地下。那么,对于疆界过分的占有又有什么意义呢?故事由此警示世人,邻里之间不应该注重利益争夺,只有谦恭退让,才能和睦相处。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同居
择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