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记得那时年纪小,你爱唱歌我爱笑……印象中,这好象是台湾三毛的诗句。今借一句用用,做回忆性短文的总名。那时是何时,究竟有多小?皆以个人的生命经历为参照,可以小到刚记事时,也可以是昨天,甚或是刚过眼的一刹那。活过的岁月都为人生光景的“那时”。
大雨哗哗下,
北京来电话。
叫我去当兵,
我还没长大。
前些天,三秀QQ例会时,说起我们小时侯玩过的游戏、儿歌,三个秀你一言我一语地脱口秀出许多来。说不出名称的就描述具体玩法、说词。我们都在辽宁那疙瘩长大,很多都是共通的。过嘴瘾的同时,似乎也重温了一把童年乐趣,其中自然有一些当时认为是苦的今日之乐。
好象是小秀先提到“大雨哗哗下”,我们马上附和。QQ聊会议结束后,我脑子里还不断出现这儿歌,还原那时心境。我会念叨这儿歌时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的“北京”、“电话”和“当兵”都是响当当的象征符号:首都北京是非北京人的向往;电话也不是寻常百姓的消费之物;至于当兵,算得上是那个年代所有年轻人的梦想吧?恍惚记得那时候时尚年轻人的穿着是一身没有肩章、帽徽的黄绿军装,脚登黑皮鞋。村子里几年才能有一两个小伙子穿上真正的军装,更多的人只好“伪”装求荣,把时尚发挥到极至,比如用纸叠成一个硬硬的帽圈,撑在帽子里,让帽子挺阔。连“伪装”也淘换不来的就只能巴结讨好,借来军帽戴上一戴,有点不象话的,甚至在看露天电影时,月黑抢军帽。
我那时太小,还不懂他们的审美和显摆,也不急着长大从军。念说这儿歌时,完全处于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念经状态,尤其是下雨时,念得更勤。我当时的大梦想落实在“雨”上——特希望在“大雨哗哗下”时,我能有被淋湿的机会!每次看到爸妈、哥姐从地里或学校等外边冒雨湿漉漉地跑回家,守在家里的人都赶紧给找毛巾、干衣服等,我就觉得被雨淋湿是件不寻常的大事,倍受重视。心里特羡慕,可我整天就房前屋后的玩,一落雨立马回家:一方面有大人敦促,在我自己则主要是怕雨天的阴森气象。偶被大人带着出趟远门,天又无雨或即便有雨也有遮蔽。被淋湿的愿望竟成奢侈,于是盼望着早日入学,盼望着上下学途中会突降哗哗大雨。
终于是耐心不够,等不及大到入学。一次下雨时,我趁家人不备,溜到屋后淋雨,怕在湿透前被发现,就等在屋檐下接檐流。当时是不是觉得冷了凉了,有无雷电等惊扰,都没印象,只记得被发现时真的淋差不多了,然后被领回家里乖乖地享受着被擦拭、被放在热炕头等重视。
后来呢?记忆空白。反正小时侯有太多“你太小,不能……”之类的提醒,越是这样,我越是对力所不及事充满期待,抢着搬凳子、挪饭桌等,无能也逞。那时侯虽然没想要去当兵,但知道“我还没长大”,天天盼望长大。至于长大了,识得愁滋味了,那是后话,咱不能“跑前头看”,是不?
http://liaodasanxiu.bokee.com/viewdiary.2706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