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硕士,道教研究博士,近年纠结于地域史、道教与小说戏曲之间。
《唐诗地图》的作者,民间信仰的观察者,宗教修行的叶公好龙者。
话题2010之李一败局:宗教非找科学来贴金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1-13 10:17:45 / 个人分类:文摘
查看( 1150 ) /
评论( 9 )
相关阅读:
- 辽宁非遗概览034:北京评书(鞍山) (乌丙安, 2010-12-24)
- 辽宁非遗概览035:北京评书(本溪) (乌丙安, 2010-12-24)
- 辽宁非遗概览036:北京评书(营口) (乌丙安, 2010-12-24)
- 肖复兴:北京的门联,有关脸面的事儿 (folkman, 2010-12-24)
- [张勃]《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及其揭示的明代宫廷节日生活[1](上) (张勃, 2010-12-25)
- [张勃]《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及其揭示的明代宫廷节日生活(下) (张勃, 2010-12-25)
- [张勃]《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及其揭示的明代宫廷节日生活[1](中 ) (张勃, 2010-12-25)
- 汉族神话500篇(122):《后羿神弓与箭扣山》(北京) (王宪昭, 2011-1-01)
- 感谢赠书人——董晓萍老师! (辛灵美, 2011-1-07)
- 北京民间文学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边缘人, 2011-1-09)
- 耿羽 发布于2011-01-13 11:10:10
-
- 黄景春 发布于2011-01-13 16:00:52
-
像是当代道姑与当代大儒之间的对话,哈哈,有意思。
李一这样的道士,喜欢借用科学概念,但他其实一知半解,遂有欺世之讥,敛钱之责,也为方舟子竖立了靶子。
方舟子不能用科学实证来追究宗教行为。恰如爱东所说,李一谈论科学的时候,方舟子给力一击师出有名了。
- 陶冶 发布于2011-01-13 16:01:39
-
李一缺少的恰恰是最本质的宗教情怀。
混到他的位置,本可以大打“宗教牌”,他却忘记了自己的本行,以己之短搏人所长,一败涂地早已注定。
我同意楼主的说法,宗教体验是宗教的本质所在,在这个基础上,无所谓科学与迷信、科学与宗教的问题,有的只是心灵的感悟、宗教的大彻大悟。
中国当代社会缺少宗教情怀——不论是中国传统宗教,还是西方基督教天主教——本质上在中国信众心里是一样的,信则灵,灵则更信。西方宗教的“见证”和中国传统宗教的“现世报”差不多,只是,西方宗教迎合中国人崇洋之心理、近世迷信之宣扬、制度化教内管理等优势,塑造出高人一等的宗教等级,令今日中国佛道民间宗教甘居下风。
- jinguochen 发布于2011-01-13 16:18:35
-
李一的“错”,并不是李一的,也不是道教的。有官员、媒体、有“情怀”的学者,基督教,道教成员,等等。
比如,李一事件,中国道协几乎是被禁声的,一位受命出了点声,还被批判。这才吊诡。
李一事件伤的不是李一,伤的是传统文化还有道教。
- 爪哇堂 发布于2011-01-13 16:27:38
-
回复 5# 的帖子
进国兄这么说,我有些明白道协的态度了。
再请教一下:方舟子是否基督徒?
我怀疑他有“判教”的动机。挟科学之利器,行除异教之实。
- zjhong1978 发布于2011-01-13 18:44:16
-
"当下中国民众,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帜去体验宗教,去言说宗教体验。十分吊诡。"
很受启发
- 爪哇堂 发布于2011-01-13 20:08:24
-
QUOTE:
原帖由 陶冶 于 2011-1-13 16:01 发表
兄所言极是。
中国当代社会缺少宗教情怀——不论是中国传统宗教,还是西方基督教天主教——本质上在中国信众心里是一样的,信则灵,灵则更信。西方宗教的“见证”和中国传统宗教的“现世报”差不多,只是,西方宗教迎合中国人崇洋之心理、近世迷信之宣扬、制度化教内管理等优势,塑造出高人一等的宗教等级,令今日中国佛道民间宗教甘居下风。
李一一出事,座下三千弟子,全部人间蒸发。
当代中国,能有弟子挺身而出以证信仰之不妄乎?
- 风林火山 发布于2011-01-13 21:02:49
-
三联的“话题”很是值得一看
- jinguochen 发布于2011-01-17 00:58:48
-
我们书生论道,常觉得有理,事实果真如此否。前两天遇到一位知些内情被“被参与”的朋友,只有长叹。止止不须说。
[ 本帖最后由 jinguochen 于 2011-1-17 01:0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