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儿歌也鼎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1-01 10:06:05 / 个人分类:七十年代生活

查看( 836 ) / 评论( 2 )
第一类、歌颂领袖,热爱祖国,培养共产主义信仰,抨击旧社会,歌唱新中国。 像《我爱北京TIAN安门》(我爱北京TIAN安门,TIAN安门上太阳升)、《共产儿童团歌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坡儿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卖报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娃哈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闪闪的红星(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等。“我爱北京TIAN安门,TIAN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熟悉的歌词,相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他带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提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全国各族人民情不自禁地要歌唱他们的领袖,歌唱社会主义新中国,并从小就教育孩子热爱毛主席,不要忘记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孩子们就在社会的引领下高唱这首歌曲,唱出他们心中对领袖的热爱,唱出他们那纯洁高尚的情操,那时的少年儿童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报效祖国,做好接班人。可现在经过二十多年的“非毛化”:毛泽东不懂经济盲目大跃进饿死三千万、毛泽东为了个人私欲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浩劫、毛泽东专制独裁,逼害敢于说真话的彭德怀元帅……对毛主席进行丑化,妖魔化,抵毁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在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大肆宣传下,现今许多年青人眼里,毛泽东简直就是暴君,独裁者,那么更下一代的少年儿童就不会再有激情地歌唱毛主席了。在“非毛化”的同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共产主义信仰丢失,社会又仿佛倒退回到了那万恶的封建资产阶级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又死灰复燃。《共产儿童团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 》、《卖报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样的儿歌怎能唱响中国?
第二类、弘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劳动光荣,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培养少年儿童正确的行为规范,让少年儿童接受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像《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马上交到警察手里边)、《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接过雷锋的枪》(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好妈妈》(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粉刷匠》(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劳动最光荣》(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等。《一分钱》是1963年创作的,其作者潘振声当时正在上海某学校当大队辅导员。当时社会上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孩子们也对做好事充满了热情。他的桌子上有个装回形针的小盒子,盒子里面全是一分、两分钱的“钢板儿”,这些都是学生们捡到交给他的,那时孩子们排队回家,交警就在校外维持交通秩序,孩子们和交警关系非常亲密,经常是走出校门很远了,还频频回头,和交警挥手喊道‘叔叔再见!叔叔再见!’于是他将这两个场景融合起来,创作了《一分钱》这首歌。也就是说这首儿歌来源于现实、植根于现实,才会得到广泛流行。我们自然就明白了,这首儿歌现在为什么传唱不起来?时代不同了,现在谁会做“雷锋”,雷锋已快成了“傻子”的代名词了,现在要是出了个雷锋式的人物,包管会被人认为是神经有问题,什么样的时代孕育什么样的人。再就现在的警察,也都快成了“土匪”的代名词了,他们和孩子们的亲密关系已成了昨日黄花,好景不再。最后由于通货膨胀,现在的小孩子连一分钱见都没见过。最终这首优秀的儿歌《一分钱》就这样被当今社会淘汰了,那更别说《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这样直接宣传雷锋的歌了。再看看《上学歌》中的这句词:“……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在当今社会更是那样的刺耳,“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这句一唱出,保证会引起周围的一阵哄:太土了。现在是提倡读书为了个人生存,为了个人找份好工作赚大钱,为了个人能跳龙门当官发财。“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要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回头,我就跑,回头一看,学校炸飞了”现今版的《上学歌》倒是在孩子们中广为流传。再听听《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
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糖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要靠劳动来创造
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
小蝴蝶贪玩耍
不爱劳动不学习
我们大家不学它
要学喜鹊造新房
要学蜜蜂采蜜糖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
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歌词将一群儿童所熟悉的小动物拟人化,生动形象,节奏欢快,歌词琅琅上口,易记易唱,内容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直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的化境。凭什么也应该流芳百世,但就因为现在劳动不光荣了,整个社会都以劳动为耻,以不劳而获,过上有钱的寄生生活为荣,这样的儿歌自然就针淡出当今社会,淡出孩子们的视野。而在毛泽东时代,清洁工昂首挺胸地在大街上扫地,掏粪工愉快地掏粪,公仆们都争先恐后地与他们交朋友,和他们一起扫大街、掏臭粪,更谈不上鄙视劳动人民了。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孩子们能不自豪地唱到:“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第三类、反映童真童趣,刻画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表现儿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抒发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像《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我们多么幸福》(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晨风吹拂五星红旗,彩霞染红万里山河)、《快乐的节日》(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哎哟哎哟拔萝卜,小朋友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小鸭子》(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拾稻穗的小姑娘》(拾稻穗的小姑娘,赤脚走在田埂上,头上插朵野菊花呀)等等。那时,孩子们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虽然过去的玩具很简陋,却很锻炼、很经玩,自己动手做的木头手枪、铁环、弹弓……爱不释手;爬树掏鸟窝、草地逮蝈蝈、墙脚逮蛐蛐、河沟玩青蛙……兴趣盎然;踢毽子、跳皮筋、攻城堡、斗鸡、跳房……动感十足,无作业之烦恼,无考试之压力,边玩边把儿歌唱,其乐融融。而今天,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们,被称为“丧失了童年和童趣的一代”。有口号说“竞争从零岁开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幼儿园教学内容也“小学化”了,本该唱儿歌、丢手绢、藏猫猫、做游戏的幼儿背起了沉甸甸的书包,苦学英语、语文、数学,参加器乐、声乐、国画、书法等各种兴趣班,小小儿郎“每天的生活就像打仗一样”。小学以后,从七八岁直到十八岁,孩子们起床比上班的叔叔阿姨还早,睡觉比上班的叔叔阿姨还少,连电视节目都看不完整。孩子们所能够留下的记忆不过是考试竞争的压力,班级排名次的残酷,复习补课的辛苦,家长会后的唠叨,兴趣爱好的强迫,升学择校的无奈……他们出生在一个人欲横流的时代,满目是港台欧美的色情片、警匪片、充满暴力、阴谋与罪恶的行动片。他们甚至看不到安徒生童话,听不到“让我们荡起双桨”那样纯真的儿童歌曲;他们出生在一个理想主义走向全面崩溃、实用主义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在这种时代里,走红的是嘲笑崇高、侮弄良知的流氓式的“潇洒”,流行的是那种拿无耻当风雅的“浪漫”;他们出生在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残酷的丛林中。“升学或失业”的严峻选择,逼着他们一个个成了凶猛动物,崇拜的只是成功,耻笑的是失败。每个学校都搞“梁山泊英雄好汉排座次”,根据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考分高的成了天之骄子,给捧得晕晕乎乎,不但目空一切,而且一旦受挫就可能自暴自弃;天资差或不努力的成了人民公敌,不仅被同学鄙视,更惨遭教师迫害,不仅自尊被彻底摧毁,而且容易被培育出反社会心理。如果有些小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一样调皮,成绩一塌糊涂,那老师就会勒令家长到医院开证明,证明该生弱智,以便可以不将他的考分列入统计,保证总平均分不受影响,教师不至于为此丢了奖金!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还能是正常人麽?如果他将来成了杀人犯,我也决不会感到意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他们又怎能在《小燕子》、《小鸭子》、《拔萝卜》、《丢手绢》等儿歌中找到共鸣,又那能在他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那天欢唱:
小鸟在前面带路
    风儿吹向我们
    我们像春天一样
    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鲜艳的红领巾
    美丽的衣裳
    像许多花儿开放
    跳啊跳啊 跳啊跳啊跳啊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
    和我们一起
    过呀过个快乐的节日
  花儿向我们点头
    白杨树哗哗地响
    它们同美丽的小鸟 向我们祝贺向我们唱歌
更不会渴望通过《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的田野》、《我们多么幸福》唱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些儿歌不能与时俱进了,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落伍了,那现在如此繁荣昌盛,传媒高度发达的新时代,搞几首儿童爱听爱唱的歌曲总该是小菜一碟吧。据报道:近年来,优秀少儿歌曲匮乏的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忧虑。去年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中国音协等7部门全面启动为期5年的“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2006年8月,来自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9支少年儿童合唱团的1300余人汇聚江苏南京,参加了由文化部、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少儿合唱节。当年创作《一分钱》的潘老说:“现在并不是没有人创作儿童歌曲,儿童歌曲创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过。”但是,为何没有新的儿歌被传唱出来?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一句话:利益问题。说白了也就是人民币在做怪。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儿歌创作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因此导致了创作者的严重匮乏。根据目前音乐市场的行情,创作一首儿歌歌词只能获得人民币一百五十元稿酬,作曲也只有二百元,但写流行歌曲的收入就丰厚得多了,创作者往往能拿到上万元稿酬,加之创作儿歌的难度并不比创作流行歌曲小,一些当红的音乐家和词作家,谁还愿意来写?让我们听听在上世纪70年代因儿歌《井冈山下种南瓜》一歌成名,一直坚持儿歌创作并创办了儿童歌曲网的著名音乐人吴颂今的话:“儿童歌曲的创作受到的限制很多,从内容上讲,因为儿童理解力缺乏,因此歌词必须易懂,且要贴近儿童心态;从作曲上讲,幼儿的嗓音发育不全,只能在一个八度音阶的音域里创作,因此创作儿童歌曲其实就是要用最少的素材和语言来表达情感,所以对创作者来说,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谈到目前儿歌创作问题,潘老更是忧心忡忡:“不要小看了儿歌创作,它也有很大的学问。并不是所有搞创作的人都能写得了儿歌的。”潘老认为,“一首好的儿童歌曲应该运用的是儿童语言,不能做作,不是儿童的语言,孩子们不要唱,不是用儿童的音乐语言创作的歌曲,装的孩子腔,孩子们也不愿意学。孩子需要的是那些出自于内心喜悦的音调。另外,创作完一首儿童歌曲就应该让孩子们去唱、去改,去听取意见,他们最有发言权!”我们不由得感叹老一辈作曲家们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与此相对照的是,如今在“物质刺激”下的创作者却在“闭门造车”,创作的儿歌内容枯燥,缺乏时代气息,说教意味太浓,根本不能唤起儿童的兴趣,在老一辈作曲家眼中,他们的这些作品基本上就不合格,也就是说,给你大把的钱也不见得能创作出经典的儿歌来。而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拥有瞿贤、刘炽、李群、乔羽、金波、潘振声等一大批优秀少儿作曲家,他们走进生活,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依据自己对儿童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观察和了解,创作了许多被孩子们接受和喜爱的儿童歌曲。这些健康向上、悦耳动听的少儿校园歌曲像泉水滋润着淳朴的人心,促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他们的创作热情与敬业精神是用名利所不能买得到的,更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只有在毛泽东思想培育下,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才能取得的创作成就。你看,《让我们荡起双桨》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问起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儿童歌曲,一定会有人提到《让我们荡起双桨》,并能随意哼唱起来。这首儿童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一九五五年)中的插曲,歌词虽然不到二百字,因旋律优美、情感朴素纯真,成为音乐课必授的教材。不少歌唱家的唱片里收录了这首歌,許多合唱团也将之列为必备曲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早已超越了儿歌范畴,成为经典远播海外。即便是在新加坡,不少五十岁以上的华人,对这首歌曲也不陌生。对比如今,在“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的号召下,社会“一切向钱看”,毛主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成为历史,人也变得越来越脸皮厚、心黑,缺廉耻、缺人情、缺义理,社会也就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纯真、善良、美好的氛围,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也感受不到社会真情和关爱。这样一来,越是思想健康,内容积极向上的儿歌,就越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孩子们就越认为是在唱高调,就越不喜欢它,甚至会厌恶它,更不用说去传唱了。听听:“书包最重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作业都快堆成山,堆成山……”、“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抄抄抄,考试的绝招……”、“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得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这类“灰色儿歌”才被现在的孩子们看作是经典。我不仅怀念儿时的歌曲,有时听到那时的成人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祖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弹起我心爱的琵琶》、《东方红》、《团结就是力量》、《洪湖水浪打浪》、《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咱们工人有力量》、《浏阳河》等等,总会为歌中的激情所振奋,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人家说唱歌是在唱情,是这么回事。而现代所流行的情歌之类,按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的文化观念来看,简直就是糜糜之音。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激情的音乐,一个只有靡靡之音的民族,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更何况,我们还后继有人,连祖国未来的希望也眯着小眼睛,懵懵懂懂的哼唱“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那红尘永相随......”你想,这样的国家能迎来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吗?
在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经典儿歌301首》中,绝大部分是80年代以前的作品,80年代以后的作品只有十几首。进一步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毛泽东时代儿歌也鼎盛!从那个时期那么多的经典儿歌里,我们就可以想象出毛泽东时代是否是人民的灾难。我们有什么理由对毛泽东时代说三道四?难道现在没落的仅仅是儿歌?毛泽东时代,医疗体系基本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受到联合国的表彰,被奉为发展中国家的榜样;毛泽东时代,人人都上得起学,没有人因贫困而被拒之大学门外;毛泽东时代,一个被国际组织评为廉洁指数在6以上,只有轻微腐败的中国;毛泽东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懂礼貌、讲公德,以舍己为人为荣,以奉献为荣;毛泽东时代,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大……逐条对比,已经跨入21世纪了的今天却不能不让人民失望:历史到底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这总是事实吧?人民早已做出了回答:“要照顾所有人即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发展,和不考虑所有人即就如自然界适者生存的发展,无须任何论证,显然后者比前者发展速度快,这就是好人致富慢坏人致富快的极简单道理(好人是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以及不破坏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展自己;而坏人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可以不顾,哪怕是淫、赌、贩毒, 掠夺破坏性开采资源、乃至出卖资源、出卖主权,也再所不惜。好人想着千秋万代,坏人只图眼前自己有成绩而不管后代)。那时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大众的,既要照顾所有人(而且特别注意扶持弱者),又要顾及千秋大业,为了保护资源不遭破坏,为了节约能源,其开发利用的速率肯定要低一些。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某地有一金矿条带,开掘之初含金量较低,开掘1000米之后方为富矿。如果要考虑长远利益,先前1000米也应利用起来,一步一步地开掘;如果不考虑长远利益,则可大刀阔斧地炸掉先前的1000米,直接进入富矿带。这两种开采方式谁快谁慢? 谁又正确呢? 又如:有两个厂长,各自都有一片建厂的土地。厂长甲将土地卖给外国人建厂,他立刻得到一大笔钱,用这笔钱去捣腾紧俏商品,很快就获得了很大的利润。但这片土地已属于外国人,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利用中国廉价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厂长乙得到这片土地之后,贷款建厂,并花钱培养自己的人才,花钱引进技术而不进口成品,决心要用自己的人研制生产产品。他不但没有立即获利,反而负债累累。这两个厂长谁发展快? 谁又正确呢? 由此可知,我们国家那时的发展速度是慢一些,但这种慢速发展是稳步的, 有后劲的。而且,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基础好了,科技进步了, 生产力提高了,摆脱了国际国内的各种困境,其发展速度就会大大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国家那时(注:毛泽东时代)的发展是一种加速运动。” 在诸多事实面前,我不由得高呼:毛主席万岁!并为伟大的毛泽东时代而自豪!
  转载自http://www.law007.com/mzd/News_View.asp?NewsID=1024

[本帖最后由 游历 于 2010-11-1 10:05 编辑]

TAG:

游历的个人空间 游历 发布于2010-11-01 08:26:06
两上交
两上交
    农业税一直是困扰农民多年的问题,在盐城农村,被形象地称为“两上交”。其实“两上交”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说法,只是农民税费的一部分。农民将它归纳为上交国家和集体两部分。农业税经历了四次变化才发展为我们熟识的“两上交”,基本包括以粮棉、油为主的大宗农产品税收,三项村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和五项乡镇统筹(教育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民政优抚费、民办交通费)以及村级一事一议费用(各时期的称呼不一)等用于农村集体建设的费用组成。
玉麓俗谭——英古阿格的博客 英古阿格 发布于2011-01-26 14:50:02
呵。有些歌还能唱一些。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游历

游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期盼浩海渊洋。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4776
  • 日志数: 36
  • 图片数: 1
  • 建立时间: 2010-08-09
  • 更新时间: 2010-11-0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