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开始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心想事成!

民俗旅游开发的模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1-10 09:37:06

如果把人们到自己居住地之外的异地作短期休假、观光、游览、考察、修学、开会、购物等看作是旅游的话,那么,凡是有一点点旅游经验的人都会承认,当他一踏上异地,便会感受到一种与自己居住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扑面而来的音乐,或雄壮或柔情的舞蹈,风味迥异的饮食,陌生的人生礼仪和祭祀仪典,五颜六色、布满各种图案的衣饰等等,都能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这就是由该地区、该民族不同民俗文化氛围而造成的体验。大家都去旅游过,一定都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归根结底,旅游实际上就是民俗旅游。没有一种旅游行为是能脱离开所到地区或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这也就注定了民俗旅游将成为未来中国旅游的主流。

事实证明,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确实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呈三足鼎立之势。国内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竟然占56.7%。日本游客中,对中国人的生活感兴趣的占68%。为什么民俗旅游能有如此魅力呢?这是因为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由于它满足了游客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要。同时中国国际旅游业的特色和优势就来自民间,来自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纯粹的观光、购物或娱乐,中国并非最佳的选择对象,所以这些都不能成为中国国际旅游的主攻方向,唯有古老神秘的文明和传统文化才是中国旅游资源的支柱。因此,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都蓬勃发展,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

我国的旅游开发应该顺应这种潮流和趋势,利用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民俗资源,使身临其境的旅游者,通过亲身参与和操作,寓平面静态的展示以动感,使旅游活动成为立体的、充满情趣的经历。因此,如何将中国丰富的民俗资源开发为有效的旅游形式,关系到民俗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主要有六种。

1、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俗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的民族文化。

山东省关于这种开发模式的成功范例是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该游乐园以青云山的地形地貌和当地部分历史文化积淀为依托,综合规划、设计,对当地和外地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移植、设计和建设,它占地3000千亩,是一处大型的民俗主题公园,号称“山东第一园”。园内共分山水园林区、边寨神奇区、草原度假区、陕北风情区、野生动物区、齐鲁民俗村,综合再现了中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让游客们在园内领略多地区多民族的风情。在山水园林区,展现了南方的山水园林,使游客彷佛置身于江南水乡;在边寨神奇区,游客若有兴致,可以和壮族的小伙子、姑娘们翩翩起舞,还可以进入摩梭人家,活动丰富多彩。自开园以来,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众多游客,人们惊呼“安丘一夜间冒出了个青云山”,旅游界的人士则称之为“青云山现象”。

这种模式在山东省内搞的比较成功的还有九顶塔民俗风情园。九顶塔民俗风情园是近年新兴的旅游园区。位于济南市南郊,距市区25公里左右,是一个集民俗、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在民族风情区内,你可以领略到各少数民族的风情、建筑风格、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餐饮和他们的工艺品。民俗风情区由傣、佤、壮、苗、哈尼、布依等16个少数民族村寨组成。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群众。在这里,可以充分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游乐区内有溜索、攀岩、速降、滑车、滑草等娱乐项目;可供不同游人游乐。

通过这些个案,这一模式的优点就可一目了然。它可以让游客走很少的路、花很短的时间就能领略到原本需要花很多时间,走很多路才能领略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加工复制过程中会损伤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如果建设态度不够谨慎认真,还可能会扭曲民俗文化。

2、复古再现式:是对现在已经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现在,全球的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已经彻底消亡,但这些消亡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成为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和卖点。而这类民俗资源的最佳开发模式就是复古再现式。

具体的开发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进行资料搜集工作可利用各种渠道,如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等,通过资料将已经消逝的文化和习俗进行还原。其次,依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建设,最终将消逝的民俗文化再现出来。

在国内外都有很多这种模式的成功的开发范例。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作为几百年的抵没移民而出现,身着十六、十七世纪的服饰,向游客表演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的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原始的民间舞蹈等等传统的文化,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在国内,香港和杭州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都属于此类。

清明上河园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整个公园完全依照宋朝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场景而建造。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以及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制作现场;荟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等活动;展示了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京都风情。并根据宋代历史故事表演“文包武杨”及宋代婚礼习俗等节目。晚间的大型晚会《东京梦华魂》把游园活动带向高潮。不仅园中的建筑是复古的,而且园中的工作人员也身着宋装,游人亦可换着宋装,尽情感受古人生活习俗,享受千年风情。宋朝虽已成为历史,但清明上河园却原汁原味的再现了宋朝都城汴京的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不仅如此,园内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供游人参加,笔者曾经两次游园,记忆深刻。其中的一个活动就是考状元,模仿古代考状元的形式,让游客们扮演赶考的举子,身着宋装,由一名园内的工作人员扮演主考官,出几个问题,然后举子们抢答,最后再评出一二三名,分别给与不同的奖励,这个活动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还有一个活动是小姐抛绣球,小姐是工作人员扮演的,而新郎则是游客,若哪位游客幸运的接到了绣球,就被请上绣楼,与小姐拜堂成亲,而众人则可为他们祝福,并得到喜糖。这个活动也很受欢迎,人们都愿意去体验一下接到绣球的感觉。

清明上河园这个范例就体现出这种开发模式的特点。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们原本不能满足的愿望,实现心理上的满足,比如清明上河园的“王员外招婿”活动、接绣球等都是如此。但也存在着与集锦荟萃式同样的缺点。

3、原地浓缩式: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经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俗)原本在特定时期内才会出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略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筑当地民俗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均属此类。其优点是让游客充分了解了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但其缺点是在真迹旁造真迹,让游客自然形成对比,对游客构不成吸引力。

以上这三类可以并归为一个大类,即民俗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特征。

4、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产生活、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国外的如夏威夷的毛利人村落。

 

目前国内也有很多这种形式的开发。远的不说,就说咱们山东潍坊,潍坊是以民俗旅游而闻名,推出了著名的“千里民俗旅游线”,既然是千里民俗旅游线,自然有很多的民俗景点。而以村落的原生自然式开发利用的也很多。早期的有安丘市凌河镇的石家庄民俗旅游村。70年代初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代表”,开始挖掘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建起了民俗博物馆、婚俗院等,在全国首开民俗旅游之先河,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

石家庄的开发模式就是原始自然式,让村里的居民将房屋打扫干净,包装卫生,让游客居住在居民家里,与村民共同生活,真实的体验一下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口号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推出的“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做农家活、随农家俗”活动,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该村自198311月接待了一批来自日本的游客,并在电视和电台播出后,就引起了震动,一时间闻名遐尔,截止1988年底就有来自世界5大洲80多个国家的游客来观光。这种形式很受外国游客的欢迎,据村民说,一位美国的女士曾先后几次到村里来住,而且每次要住很长时间。现在许多村民家里都存放着与外国游客的合影。

 

再比如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也是民俗旅游村。笔者曾对该村进行过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过。杨家埠的民俗资源是木板年画和风筝,过去,村里家家户户印年画,成为中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改革开放后,该村就抓住良好的契机,大力发展民俗旅游。最先兴建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为仿古建筑,四合院结构。内有杨家埠木版年画陈列馆、杨家埠风筝陈列馆、民俗院、婚俗馆。到这里可以亲手扎制风筝、套印木版年画,也可以放风筝、坐空中缆车等。此外,由村里出资在农户家添置一些床被等东西,供游客居住。而农户则可以收取游客一定的费用。这种形式即可富民,又可以让游客与农民同吃、同住,若想制作年画,也可以自己动手,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2002春节时,有一批外国游客入住农家,与农民共同吃住,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总而言之,这种开发形式的优点是,投资少,让游客有真实感,游客能自然的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其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收益平均的分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会产生抵触或不合作的态度,从而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

5、主题附生式: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的名园“网师”,传统上仅白天对游客开放,让游客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游客开放,但近期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的厅堂表演一些昆曲、苏州评弹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游客们可以在欣赏古典艺术的同时领略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颇受游客的好评。

6、短期表现式:以上5种模式均为长期存在,游客们可以随时前往欣赏游览的开发形式。但也有一些民俗文化只存在于特定的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但也能吸引一些游客;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民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表演傩堂戏等,每到一处都能吸引众多的外国游客远道前来欣赏,进而吸引他们到贵州来旅游。

目前,国内外开发民俗旅游的模式主要有这六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开发某一地区的民俗旅游时,一定要根据该地的民俗资源特色,选择最适当的开发模式,从而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对当地的资源造成重大破坏,这方面的例子也有许多。


TAG: 开发 旅游 民俗 模式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