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奚仲文化,弘扬创新精神。【山东薛城奚仲文化民间QQ交流群,欢迎加入!群号:57152315】

任姓薛国历史变迁之四——殷商时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8-10 21:51:36 / 个人分类:奚仲.3

殷商时期,是妊姓薛邳的鼎盛时期。春秋时,赵孟有评论,载于《左传•昭公元年》,赵孟曰:“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莘、邳,周有徐、奄,狎主齐盟,其又可壹呼”,赵孟举了从舜至周,历史上七个能于当时王朝匹敌的强国。三苗与尧、舜、禹战斗百余年,最后被禹灭亡,观、扈、徐、奄,也是敢于与当时王朝抗衡的强国,但被夏、周王朝灭亡了。莘即伊尹之国,邳是仲虺之国,邳本来不是殷商的敌国,有学者认为,商、莘、邳三国联盟灭夏,莘、邳的实力,能与殷商匹敌。也有学者说,殷商的政体是以商为主,三家联合执政,细观《商书》,此说有据。商汤建国,从发出的“双诰”来看,商初实非一主。汤作《汤诰》:宣布夏命已黜,汤命维新,今后各守尔典,对诸侯没有过高的要求。仲虺作《仲虺之诰》,诰文一是释汤以臣伐君之惭,即汤借仲虺之威望,说服诸侯听命于汤;二是宣告商王朝的立国纲领,包括对诸侯和对王朝子孙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对诸侯的政策:主要是“推亡固存”,贤、德、忠、良之君,佑辅、表彰;弱、昧、淫乱之国,攻伐、兼取。劝告诸侯修德图强;否则,弱、昧就要挨打,淫乱必然灭亡。对汤王及其子孙的要求,主要是必须“自得师”,蔡沈注说:“仲虺之论,溯流而源,要其极,而归诸于‘自得师’一语,其可为帝王之大法也”。纵观《商书》和诸子,所谓自得师,即确认伊尹、仲虺及其子孙世为商王师。孟子曰:“汤之于伊尹,学而后臣之”,《商书》十七篇内容表明,商家为王,伊尹、仲虺两家为师,可能是灭夏之后,汤王,伊尹、仲虺三家共同商定的。师权很大,有神权即传达天命之权,有废立之权,有训王之权,地位不亚于商王,实例载《商书》。汤王卒后,经三世,传至汤孙太甲,伊尹作《伊训》见《商书》,以训于王,太甲不听,伊尹商于仲虺,将太甲放遂于桐地。《尚书•君奭》载:“在商王太戊时,有若伊陟(伊尹后裔)、臣扈(仲虺后裔),格于上帝”。太戊之后,商王室出现“九世之乱”。大彭、豕韦趁机称霸,伐莘、伐薛,商、莘、薛联盟关系一度中断。大彭侵占了薛国下邳邑及邳北、薛东之地。在邳北建立偪阳国(今台儿庄区侯孟东),在薛东建立诸暨国(今山亭区西集)。商王武丁时,薛国又强盛起来,薛侯祖巳在王朝中恢复了王师地位,并兼有兵权。当武丁肜日祭祖时,祖巳训王,要关心民事,不要求福于神,使武丁成为洞察民情的一代明君。祖巳深谙兵法,曾率兵五万,三年战胜鬼方,接着伐灭大彭、豕韦、诸暨,偪阳降薛。后武丁祖巳伐淮夷荆楚,深入江南,使商朝进入极盛时期,薛国势力亦由鲁南、苏北随之发展到豫东、豫中南,在今平顶山西南建立畴国,在上蔡南建立挚国。商后期,祖已七世孙薛成侯由下邳迁都于挚,改称挚国(《辞海》说挚、薛古音相近通用,挚即薛),商后期薛国称薛、称邳,亦称挚。是时,西方姬姓周方国亦兴盛起来,攀婚于挚,挚仲任氏(史尊称大任)西嫁于周,生文王。《诗经》、《国语》作为历史大事,歌颂记述,这是周、挚两个大国的政治婚姻结盟,也是关系商、周国势消长转化的重大事件,历代史学家多有议论。


郭沫若主编的《史稿》说:“季历和商朝贵族中的任姓挚氏通婚,积极吸收商人(实是薛人)的文化,促进了周族的社会发展,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力量”。史学家田昌五说:“挚为商朝西方的重要支柱,地近于周,故周能同它的婚姻联盟关系,孤立商朝”。实际上,大任嫁周,相夫教子,利用薛的先进文化,使姬周迅速强大起来,为灭商奠定了基础,大任应是强周灭商的奠基人。仲虺后裔中权威最高的应是商末薛侯祖伊。是时商王纣暴虐,自恃才智过人,不把王族叔兄、四方诸侯领袖放在眼里,用极其残酷的醢、脯、烹、剖心、炮烙等刑罚,肆意杀戮王公大臣,朝野无人敢近。然而,薛侯祖伊不怕,他以“西伯戡黎”为借口,直斥纣王“淫戏”、“自绝”、“天讫殷命”、“故天弃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等近似“咒语”,纣听后说“我生不有命在天”。译成白话是:“祖伊训斥纣王说,纣到了天弃、民怨,祖先不能保佑,自作孽,不能为王的地步了,今后打算怎办?纣王听了不反驳,不发怒,只是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商书》注:“纣虽不改,而终不怒”。纣为什么对王族、三公、四方大国诸侯,恶如虎狼,而独对仲虺的后裔如此谦逊,且伐黎之事,是纣允许的,祖伊应当知道,但他不怕纣王,竟敢虎口拔牙,凭什么?是世袭“王师”吗?纣连王叔都敢杀,还讲什么“王师”;是商、薛有联盟关系,国策已定,纣必须守约吗?纣如此专横,丧失人性,还讲什么盟约、国策。我认为,有可能是薛邳国力强大,纣不敢得罪。这方面有点资料,可供研究:一是薛国的鲁南、苏北地区,东邻九夷,商后期薛在今河南中南部的平顶山西南建立了妊姓畴国,在上蔡县东南建立了挚国,再南即是被薛邳征服的淮夷、黄夷;二是甲骨文常见“沚”,妇好常从沚征伐土方、鬼方,立国于陕西北部,田昌五先生考证:“沚,是甲骨文中的沚伯,任姓,为商朝西北的重要支柱”;三是《中国史稿》说:“纣之父帝乙与东方攸侯喜合兵出征夷方、林方”。《史稿地图集》将“攸”标在下邳,即在邳国境内,清华教师胡照华说:“纣三十三年,甲骨文仍见到攸侯喜,在周武王伐纣时,攸侯喜率二十五万兵不知去向”。上述资料说明,殷商西北的敌国鬼方、土方,南方的荆楚、淮夷,东南方的九夷,都需要靠薛邳和薛邳的子系方国配合抵挡。如果居于下邳的攸侯喜是仲虺的后裔,薛邳的军事实力相当强大。商纣王当然不敢得罪。这也说明,商、莘、薛三国联盟,主要建立在军事实力基础上的政治、军事联盟。莘国伊尹的后裔、大戊之后不见于史册,可能是被大彭打败之后,军事力量削弱了。薛国也一度中衰,祖巳时薛国军事实力又强大起来,因此又得到商殷子孙的尊重。仲虺的后裔,从臣扈、祖已到商末祖伊,终商之世,格于上帝,位高至极,权势不亚于商王。商明君如汤王、武丁、大戊,暴君纣王,均不敢以臣视之,国势之强,连商之劲敌西周,也以攀婚挚氏为荣。上述薛国形势,仅是根据文献资料分析,但最直观、最能证明薛国君主,在商代的地位,格于上帝,类比商王的是出土文物。1974年至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薛国故城东二里掌大村,发掘出规格很高的商周大墓群。其中,有申字大墓一座,甲字型墓四座,七座保存完好的大型车马坑,规格之高与殷墟发掘的商大墓,车马坑略似,轰动考古界,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说:“前掌大遗址,是一个很大的商代墓葬群,而这个墓葬出土的东西,完全够一个商朝的重要诸侯国的水平,大量的青铜器、玉器,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如古时的铜胄,在殷墟发现过,这里也有,而且不止一次地发现。墓地规模之大,是整个商朝墓中所不多见的”。李学勤先生又说:“在这个地区有没有使我们能够感觉到相当于作为商朝的都城,后来又成为奄国这么重要的商代诸侯的遗存呢?我们可以说有一个地点,应该说够得上格的,即前掌大”。李学勤先生甚至把薛侯之墓看成商王之墓,说明薛侯的地位,不亚于商王,已被出土文物所证实。

分享到:

TAG: 历史 时期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