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奚仲文化,弘扬创新精神。【山东薛城奚仲文化民间QQ交流群,欢迎加入!群号:57152315】

奚仲文化系列之鲁封桥(上)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8-02 22:03:59 / 个人分类:奚仲.3

相传在明代千山头的道士最多,仅中宫这一个庙内就有百余名。千山头各庙宇成名气的道士很多,如丁玄阳、郭玄阳、刘玄阳等。这里讲述的是刘玄阳为代表的历史,刘玄阳出家“元都观”(也曾在仰止阁修练),道号至真,著有经书7部,在道教界影响力很大,被誉为玄阳之称。
      刘玄阳自幼聪明好学,仪表端庄,举止文雅大方,为人正直善良。他尊老爱幼、勤劳朴素。不幸的是父亲早逝,全靠母亲蔡氏抚养。刘玄阳20多岁时娶妻李氏,生二女,因母亲年老多病,连年旱涝失收,苛捐杂税忒重,生活逐渐困难。李氏的精神压力很大,为释放肚子的闷气,便嘟囔丈夫说:“堂堂男子汉养活不了老婆孩子,没有这个本事还成什么家,还不如早出家当和尚、道士来……”这一年的青黄不接,投亲告友无门,草根树皮都吃光了,地方衙役还是逼命要捐款。刘母看着子孙饿得筋挑头,儿子愁得打转转,儿妻还说闲话给她听。蔡氏心想我这个老妈妈没用了,别再拖累儿子受苦了,再也不愿看贪官污吏们逼要银粮的凶狠嘴脸了,一怒之下绝了食,刘母去世后好歹弄了个薄棺材埋葬了。
刘玄阳对母亲的死又难过又惭愧,心想一个堂堂男子汉连老母亲都养活不了,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不如死了好。
这一天又因断炊烟,妻子苦丧着脸对刘玄阳耍脾气,刘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一怒之下离开家(现在薛城区陶庄镇后湾村),跑到千山头跳崖自杀。
      刘玄阳不顾一切爬到悬崖峭壁处,已经少气无力了,在他用尽全力往下跳时,一下子昏倒在地。这时,正巧元都观的老道长在山上采药,老远看到从西边爬上来一个汉子,从举动表情上就知道不是游山观景的,看他那个颓丧劲断定不是好事。当刘进入山崖险境时,他就悄悄地隐蔽在山石后面,当刘玄阳在用力往下跳时,被老道长的药杖勾住了腰带,刘才没有坠入山涧。
老道长取下身上的水葫芦,对着刘玄阳的嘴灌了几口山泉水,刘慢慢苏醒过来,老道长问清了情由,又经过刘的再三恳求才收他为徒。
      刘玄阳出家后专心跟着老道长诵经修炼、学习研究医学,不长时间长进很快,成了老道长的得力助手,师徒俩也经常到山上采药,采回药后精心泡制,布施给穷苦病人。凡经过他师徒们诊治的病人大都药到病除,起码病状减轻。求医拜神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师徒也就越来越忙,他们把这种繁忙当作修真养性法。
再说刘的妻子得知丈夫自杀未遂后当了道士,她也悔悟了,自己也带着两个女儿到紫竹奄当了女道士,为该庵的十世弟子,道号丹文。她与弟子和刘玄阳的弟子共同重修了紫竹庵后面的“斗母宫”,练修终身,使紫竹庵也大有了名气,紫竹庵内还存有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撰书的碑文(据庙碑记载)。
几十年后,元都观的老道去世了,享年一百零五岁,徒子徒孙和众多善主流着眼泪按道规把他隆重的殡葬了,以后观内的主持就落在刘玄阳身上,刘玄阳谨尊老道长的遗嘱办事,观内香火很兴盛。在道教界他著作的经书和治病验方广为流传,声望越来越高。
      刘玄既爱教更爱国,他身遁空门心系国家,他给叔兄弟刘思问的三个孙子起名为:兴邦、安邦、定邦,他胸怀大志,为后代起名也想着治国兴邦光耀中华。
寒来暑往,几十年过去了,刘玄阳的五缕长髯变成了银白色,已经是93岁的人了。就在这一年的冬季,他感到精神倦怠,食欲大减,徒子徒孙们很耽忧。刘玄阳光喝清泉水延命就月余了,但他神智清醒,面色仍如古铜。一天晚上,天空飘着鹅毛大雪,他让徒子徒孙们到面前来,语重心长地交待一番,确定了主持后就说:“我同你们在一块的时间不长了,每个人都是免不了一死,你们不要难过,今后严守道规办事,洁身修炼就是了……”因平时刘玄阳对徒子徒孙们体贴入微,感情很深,当听到他的遗嘱,个个辛酸的泪水夺目而出,几乎同声哭道:“师父、师老,我们离不开您……”
“人终有一别,不可强求……”
“俺今后再见不到仙师了!”
“以后还是能见面的”
“怎样能见到仙师呢?”
“那就聚官(锯棺)相见吧”。刘玄阳语音一落就离开了世间,高登仙界了。
      殡葬刘玄阳的这一天,凡是知道消息的各观道士,各地善主都前来吊唁,在笙管笛箫,诵经祈祷,哭泣声中,众人簇拥着仙龛(龛:装殓道士的轿型棺材,用木炭香料等物把仙体靠坐在里面密封),葬在奚公山西道士墓地。场面十分隆重、动人,有很多被刘玄阳治好病的人和徒子徒孙哭得死去活来,一直到太阳落地,寒风凛冽还不愿离去,还有的下决心守墓三载以表达对玄阳的浓厚感情。
注:(下)见下篇

TAG: 文化 奚仲 鲁封桥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