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这里跟大家一同分享的文章或是信息均来源网络。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转载、使用请尊重版权所有人的权益,注明其原始出处。^_^

[李公明]人曾经如何……认识和对待自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05 03:53:02 / 个人分类:阅读时间

人曾经如何……认识和对待自然

李公明
 
东方早报 2009-2-22 2:52:37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去英国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小城。黄昏时在城外田野漫步是极大的享受:看着淡蓝色的薄雾渐渐笼罩了黛绿的田野、树丛,而夕阳的碎弱金光仍在不经意地闪烁,远处教堂的钟声隐约可闻……那时,我曾在文章中引用过的威廉·华兹华斯的诗句就会自然浮现出来:“那时,对我来说大自然就是一切的一切∕我无力描绘我的心绪,∕只有这轰鸣的瀑布∕使我梦魂萦绕,不能忘记。”我的心绪也是如此的啊。城郊有一间规模很大的园艺商场,玻璃房子,前后园圃。无数的花卉品种各占风情,而培育这些自然的浪漫的是现代科技的博览:园艺器械、除草剂、花肥、控温设备等等。还有就是关于园艺和花的著作,从浸种技术到历代诗人的咏花诗文,从阶前小雕像的摆设史到如何制作干花,英国人对园艺的热爱从出版物也可见一斑。到英国前,我从董桥先生的散文中得知有一本马丁牧师的《英国花卉简介》(Concise British Flora in Colour)很精彩,其彩色插图还是作者亲绘,于是留意搜求,可惜芳踪无觅。

  所有这些关于英国自然与园艺的记忆全是被近日阅读英国历史学家基思·托马斯的《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宋丽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所勾起。该书第五章“树木与花卉”简直就是一部关于英格兰树木花卉的精神观念史与社会文化史,是全书主题——英国人在几百年间对自然的情感、审美认识和伦理态度的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地貌、万千动物世界、繁盛的树木和花卉在英国历史上所负载的情感和社会使命成为了英国人价值观念的一部分重要基石,而在这些自然对象中产生的功利与美感、生产与消费、肉体与精神的冲突也成为了现代性观念的内在冲突的一种表征。在学术观念上,作者继承了剑桥讲座教授G. M. 特里维廉的传统,后者在《英国社会史》中把“人对自然的态度”列为社会史的构成要素之一;也同样把文学资料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该书因此而具有了自然史与社会文化史相结合的特征,所引用的极其丰富的历史资料会极大地吸引各个领域中的研究者。在思想观念上,作者通过英国人自然观念的演变揭示了现代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深刻悖论:对自然的价值观因为无法实现而变得更受珍视;对自然的盘剥反使人类珍爱自然的新感性不断提升。由此而产生无法回避但也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人究竟应如何对待自然?

  此书还使我想起另一位英国学者雅可布·布洛诺夫斯基的名著《人之上升》(任远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它力图从整体上把握人类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内在联系,其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侧面。在“人的上升”过程中,自然既无法挽回地被盘剥,但也积极地使自身的元素融合到人类文化进化的基因中。这种研究思路有点类似《浮士德》里主人公说的那句话:Dass  ich  erkenne, was  die  Welt  Im  Innersten  Zusammenhalt(去了解有哪些力量使这个世界变为一个整体)——这是一种伟大而古老的宇宙论梦想。

  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J. G. 哈曼似乎还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太大关注,一下读到哈曼的文选集《纪念苏格拉底》(刘新利选编、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1月),有一种惊喜之感。过去只知道他是在哥尼斯堡出生并受教育,曾在税务部门当公务员,业余时间研究哲学、神学。他是康德的好友,有“北方的魔术师”之称,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基督教思想家之一。他以信仰理论与流行的启蒙哲学相对立,反对人、神对立的虚妄性。因此他是“狂飙运动”的精神导师,康德的学生赫尔德离开哥尼斯堡之后就宣传他的思想。现在书前所附奥弗莱的《哈曼的生平与著作》为我们提供了简明的介绍,而且文章以歌德与黑格尔对哈曼的共同兴趣作为开头,很有点意味——能够被其基本观念有着根本差异的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和最伟大的哲学家所共同深感兴趣,这可以证明哈曼的思想魅力。书中所收的《纪念苏格拉底》一文也表达了哈曼对启蒙理性的局限的认识和对信仰的坚执:“我们自身的存在和我们身外的、所有东西的存在,都必须得到信任,并且,不能以其他方式进行表述。还有什么真理比人类的终结更绝对呢?……信仰不是理性的工作,所以,不能对它进行攻击。”(第111页)另外,哈曼在反对康德的纯粹理性的时候,对语言的唯一性、绝对性的坚执也会使我们重新回到人类思维现象的起点。

  英国学者斯图亚特·艾伦的《新闻文化》(方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是一部结构清晰、观点明确、事例选材得当、行文简明易懂的新闻研究著作——首先强调这一作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因为时下已有太多的同类著作充满了不知所云的“理论黑洞”、随意拼凑的“媒介风景线”和故作惊人之语的“行业前瞻”。 作者十分强调、并用作书名的这个“新闻文化”概念如果放在中国目前学术生产线来看,似乎很容易与那些充满陈词滥调的、买版面的职称论文、职称著作混淆,但是本书却是在这个概念下展开了真正学理的、有历史感和批判性的适度研究。从这部著作的核心观点和论述层面来看,它提出了“新闻文化”这个概念,对在目前的研究中流行的“媒体—社会”二元论进行质疑,力图“尽力发现新闻媒体如何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如何曲解、改变,有时候甚至挑战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的”(第3页)。第三章“制造新闻:真相、意识形态和新闻工作”对于存在于权力与新闻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了深刻的剖析,强调“只有当‘新闻自由’成为一条受到保护的原则,免遭来自权力和特权的阻碍时,新闻媒体的民主功能才能得到发挥”(第53页)。但是,作者也从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多重过滤系统”理论等角度揭示了隐藏在“惯例”、“价值”和“框架”等概念下的真实性问题。在中国研究“新闻文化”的路还很艰难,我曾跟媒体朋友说,目前做好收集资料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TAG: 人类 自然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12187
  • 日志数: 61
  • 影音数: 2
  • 书签数: 16
  • 建立时间: 2008-11-07
  • 更新时间: 2010-10-1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