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校外经常上不了“社会学博客”,操作不甚方便。故除了这个空间之外,近日在新浪新开一博客,保持学术性,兼顾公共性;“社会学博客”依然保留,同步更新。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guoyhth 。 敬请光临,欢迎指教。郭于华

崔卫平、金雁、贺卫方、郭于华:知识分子的角色与担当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8-07 21:56:29 / 个人分类:随笔杂谈

超越“平凡的善”

郭于华

  我想先谈一下,知识分子角色到底是什么。当然了,知识分子首先是一个自由人,是一个公民,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这是一个很基本的起点吧。在这一点上,知识分子与普通公众、与普通人没有区别。当然可能大家会说,今天很多公民权利都没有得到保证,我们还不能说我们是公民,但是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这一点我想是一样的,大家的角色是相同的,普通公民具有的素质知识分子都应具有,普通人能够做到的知识分子更应做到。作为公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这些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要能够合法、合理地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非常基本的,也是大家会有的共识。

  我平时也经常跟学生谈到这些事,其实很简单,很平常,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也不需要玄奥的哲理,我们在思考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应该以现实为基础,用常识来思考就够了。这使我想起阿伦特的“平庸的恶”的概念,相对于“平庸的恶”,上述的常识对我们来说,可不可以表达为“平凡的善”?即作为平常人、普通的公民都应该拥有的意识:知道自己的权利、义务,懂得用合理、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同时意识到他人跟你有同样的权利,因而在实现和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不能伤害他人。这是很正常、很平常的善,这也应该是知识分子角色的基础。

  举例来说,在你的生活中、工作中,如果你遇到利益被损害、尊严被侵犯的时候,你应该去做点什么,应该知道怎么做。最近我就遇一件事:清华有一个不合理的规定,博士生必须在所规定的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才能获得学位毕业,这规定本身很不合理,而且操作时又没有任何合理的变通。为此我与学校“有关部门”发生了冲突,这当然也是抗争、维权的过程。几乎周围所有同事、朋友都说这么做是没用的,而且自己受伤害,想通过个案来改变规则是不可能的。像这样的事,我觉得我们应该有所行动,而不是一味地向不合理的规则妥协。当然这可能跟是不是知识分子没有关系,作为普通人、作为公民就应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也要帮助别人。

  我想说的第二个层面是,仅有作为普通公民的“平凡的善”还不够,我们需要一个更宽阔的胸怀,更大的悲悯之心。知识分子应该对公共事物、公共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更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是什么角色?应该怎么做?我想我们很难直接参与决策、直接与社会的管理者、统治者发生联系。我们应该和能够做的一是要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影响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我们需要通过社会和公众,与权力进行对话;我们有一个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进入公共领域的责任,不光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我们还需要有更大的担当。除了在专业领域中工作,除了应该有学术、专业上的贡献之外,还应该让这些东西能够有更多的听众、有更多的人了解,因为这些是跟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多人在生活当中遇到难题、困惑而又很难明白症结所在,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研究工作把真相揭示出来,把事实背后的逻辑和机制展示出来,给社会一个解释、一个提示,这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任务。

  我们社会学当中经常讨论这样的话题——个体和社会的关系,我们有一个“社会苦难”(social suffering)的概念,应该把个体的痛苦看作是社会的苦难,而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会有一些误区,比如一个人失业下岗了,人们会说这个人他能力差,文化水平低,可能身体也不好,年龄大,把失业的原因都归结到他个人,总之认为这个人没本事、混的不好,不成功就是没本事;但要放大一点看的话,如果在一个社会当中,大规模地出现失业下岗、很多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失去了工作,甚至大学生就业都困难,这就不会是个体原因。我们要把这样的个体的遭遇和个体的苦恼与一个更大的社会结构、更宏大的社会转型过程联系起来,看到个体苦难后面的社会原因。通过我们的研究、发表,把这些东西揭示出来,我们除了对学术承担责任,我们还要对公众把这些说清楚,让更多的人明白。毕竟,每个社会成员都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每个人的痛苦都是社会的苦难:只要还有人在承受痛苦,这个社会就是不幸福的(不是宣传所说的,我们的幸福指数很高,大多数人80%多都感觉幸福等等);只要还有人在被欺压,整个社会就是不公正的;只要还有人在被奴役,我们就都是不自由的。

  今天大家都在说知识分子犬儒化的问题,可能我们会说这是一种来自于外部的非常强大的、严密的一种压力造成的犬儒化,当然也有历史的原因。这么多年来的总体性权力和总体性社会,把知识分子的空间压缩的非常狭小。但我们不能把犬儒化仅仅归结于此,有一个命题叫作行动重于结构,是说行动比结构更有意义更重要。每个人都存在于结构当中,结构对你形成制约,对你的生长、自由、独立性都形成限制,但我们应该怎么看,我们怎么办?可能除了行动没有别的办法,行动就是关注和参与,积极参与公共事物,表达公共利益与公众诉求,关注和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农民工。

  刚才各位所谈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在中国的总体性社会中知识分子应该如何思考与行动。在我看来这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重建的问题,比如刚才金雁提到的宗教的力量,宗教也是社会范畴内的,还有NGO、行会的作用,也属社会维度。这些在中国都是空间特别小、生存特别困难的。我们这个社会号称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但我们的社会主义无社会,我们缺少社会这个独立的空间,那么我们行动的指向是我们应该把社会生产出来,建设出来。我们要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一个比较正常的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国家的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形成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状态,但我们缺了社会维度,而市场又是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权力控制的,权利和资本是一种密切结合的状态,把社会挤压的特别狭小。

  我们需要对权力时刻保持一种警醒和批判。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甚至亲朋好友都会说:你们怎么就看到黑暗面?社会在进步啊,经济发展多么快啊,经济学家也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简直是奇迹,怎么你们就看不到这样的进步,你们只看到问题,看到社会不公正。我想任何进步,包括体制的、官方的任何进步,我们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我们不必歌颂进步。如果体制合理,进步应该更大,应该有更多的人享受进步带来的好处。开个玩笑,当然应该进步了,猴都变人了,为什么不进步啊?再说,赞美和歌颂已经有太多的人和机构去做了,不需要知识分子再加入赞颂大合唱。更何况,执政党和政府不是用来歌颂的,而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若服务得不好、不够是可以用来批评的。批评得对并被接受会使其更加健康、强壮、有效;即使批评得不对,也可促使其警醒,防患于未燃,对其改善、进步有着莫大的好处。知识分子应该是批判的角色,永远保持批判的立场,睁大眼睛对权力保持警醒。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分子的团结。包括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还是要关注知识分子的团结,当然做起来挺不容易的。但是在上述几点能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比如对于权力的批判立场,对于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弱视群体应该做的事情等,在这些能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知识分子内部应该走向团结,而不是分裂,应该超越左右,忽略派系,共同面对权贵资本主义。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角色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能起的作用应该是各有千秋;学界内部需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支持。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毕竟这个社会需要多元化、多样性,这是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力的所在。毫无疑问,困境和压力是存在的,但是不是在思考角色担当和我们能做什么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更积极的、更进取、更宽容的态度和方式。

  (来源:经济观察报,略有删节,这里是原文)


TAG: 担当 角色 知识分子

郭于华空间 引用 删除 guoyh   /   2011-01-21 18:11:46
2011-01-08 22:15:35
回复猫君:努力做公民,是不是知识分子不重要,所以没什么“所谓”之谓。不与任何人攀比,就是普通人、以平常心、用常识感做自己应该做的、想做的、能做的事而已。人生就活一回,率性才是。呵呵。
郭于华
郭于华空间 引用 删除 guoyh   /   2011-01-08 22:20:03
这个说法我基本认同,我关注自己社会的事,人家的事自有人家自己关注,不是么?
引用 删除 猫君   /   2010-12-30 08:52:52
同样是反“权贵资本主义”,左派着重反“资本主义”,郭老师着重反“权贵”。
呵呵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