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校外经常上不了“社会学博客”,操作不甚方便。故除了这个空间之外,近日在新浪新开一博客,保持学术性,兼顾公共性;“社会学博客”依然保留,同步更新。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guoyhth 。 敬请光临,欢迎指教。郭于华

今天,我们如何送温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23 09:32:17 / 个人分类:随笔杂谈

今天,我们如何送温暖?

(《人民日报》对话,这里是我校过的原稿,发表时有所删节。呵呵)

 

  主持: 姜 赟 本报编辑

  嘉宾: 杨 团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于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送温暖如何提高公众主动参与度

  问:元旦刚过,春节将至,正值访贫问苦、扶贫济困的“旺季”。您二位如何评价年关送温暖活动?同时,我感觉,如今的送温暖活动中,无论是单位员工还是社会大众,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是什么因素造成的?该如何调动公益热情呢?

  杨团:送温暖是我党和政府在文革中期开始采取的重要公益行动,由民政部门发起,各个机构参加。这是当时没有低保制度环境下的产物。由于没有低保制度,改革开放后,我们仍没有制度化方式来扶持新出现的贫困群体。送温暖的出现本身有一段历史,能够看到党和政府在城乡群众出现困难时,想尽办法来解决问题的努力。因此,在低保制度启动之前,送温暖起到很大的作用。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主动参与度不高呢?我认为,政府机关或单位组织化捐赠次数有点多,形式上则从上级往下级布置,这种方式如今已经与员工需求不相适应了。

  其次,一般政府机关、单位捐赠的路径也不适应员工需求。一般来说,先通知哪里有灾需要捐助;接着募捐;然后将募捐物资整理好送往民政部的捐助站,剩下的事情,单位就不管了;最后由民政部送往受灾地区。整个过程,单位也无法及时向员工反馈信息。捐赠方无法感知捐赠效果,因此热情就可能被削减。

  再说非营利组织。公民献爱心给社会,谁代表社会来回应公民呢?当然是社会自治组织,它有权接收公民捐赠,按要求发放物资,并及时反馈。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权力的要求。因此,慈善机构则有责任有义务将透明、反馈做到位,受捐后,哪怕是非常小的一笔捐赠,只要有指向性的必须按照捐赠者要求去做,并及时反馈。

  郭于华:不限于年节,任何时候送温暖活动都是有必要的,还应该做的更多,做的更广。毕竟还有很多困难群体,没有可依靠的单位、组织,不在制度保障范围内,甚至没有进入公众的视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若还有许多人仍在“寒冷”中的话,这个社会是缺少温度的,因此,需要更多人参与到送温暖的活动中来。送温暖,带有大庇天下寒士的普世价值理念和实践。

  送温暖固然好,但如今的送温暖应该更多地考虑与时俱进。在单位里,以行政推动的捐赠应该减少,这与捐赠人的志愿精神和公益精神有一些不协调,没有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捐赠选择和意愿,不利于维持公众的公益热情。

  而慈善机构,在做公益过程中,更应该做好公开透明和信息反馈工作,这是慈善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并应有法律框架来约束,可惜的是,有些机构做的不是很到位。

  (2)送温暖如何让人觉得更温暖

  问:诚如二位所说,做公益、搞慈善需要尊重捐赠方的需求。然而,送温暖是不是也要问需于困难群众呢?有个别地方送温暖的同时配合媒体报道,让受助方感到被贴上标签,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不妥?

  杨团:个别地方送温暖过程中,出现了“送的没人要,要的没人送”的现象。是因为一年一度的送温暖,根本没有可能了解低保户和困难群体他们需要什么,只有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捐赠的东西都平均送点。因此,若要送得有效率,必须调查他们的需求。虽然调查需要人力,但完全可以发动社区志愿者来解决。

  同时,受助方需求不一样,但是我们首先保障其吃饭穿衣基本需求,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制度,比如医保、养老、失业等保障制度来得到满足;而基本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则可以通过社会和市场来实现,这就需要公益组织从中协调帮助实现。

  此外,送温暖要特别注意不可忽略受助方的隐私权。这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呼吁了,尊重受助方的隐私即是尊重他的个人尊严。

  郭于华:时代在变,社会在变,送温暖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该有相应变化。如今的送温暖不能千篇一律的“送两件棉衣,拍两张照片”,应该真正满足困难人群的实际需求,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而不能沦为形象工程。这就需要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送温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

  很多地方的送温暖活动,都会结合媒体报道。但是,要维护受助人的权益,他们也有尊严和隐私,需要尊重,不容侵害。媒体在报道送温暖活动时,也要以人为本,莫让受助人感到不适。

  (3)送温暖到底该怎么送?

  问:不错,送温暖也应该与时俱进。那么如今的送温暖该如何送呢?是否一定非要年底扎堆送?能否温暖时时送?

  杨团:低保制度后,送温暖就应该改变了。当初,由政府和事业单位来带头送。今后的送温暖,第一应该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第二应该送的更有效率。若要从社会层面解决温暖时时送的问题,我建议,应该在每一个街道建立慈善捐助站。现在的捐助站都是由民政部,一个区域(市、县)才建两三个,覆盖面太广,人力却有限,很难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若在街道、居委会所辖的社区内建立捐助站,就能解决慈善物资流转问题,物尽其用,让有需要人得到合适的物资。这个捐助站,应有一套规则来指导运行,此外还可以配套一个便利店。

  那么如何运行呢?捐赠物资通过捐助站来接收,并负责发放。若捐赠物资并不是受助者需要的东西,可以放到便利店里向社会售卖,所盈之利再投入帮助困难群体的公益中,当然便利店里其他东西也可以低价卖给低保户。运行人力问题则可以由社区内志愿者、义工、低保户来解决,便利店还可以招低保下岗人员来做。而监管则由本地志愿者、居民来实施。

  送温暖的关键是让供求对接,引入公益经济的做法,用商业手段,达到社会公益的目标。

  郭于华:其实,政府平时也应送温暖,比如低保制度,比如今年将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送温暖活动仅是缓解困难群体的一时之困,要根本解决问题还在于消除他们的致贫因素,同时通过制度化方式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逐渐淡化季节性、运动式的运作。

  此外,除了政府之外,民间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我国对民间慈善的潜力挖掘的还不够。政府并不能够包办所有事情,应该向民间组织开放合法性空间,使之能够参与进来,在制度和法律框架内真正发挥作用。政府要做的是监管,而不是限制。只有民间慈善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满足受助者多样的社会需求。

  谈到细节问题,我举个例子,我每年都参加我们小区的捐衣活动,这是完全由志愿者组织的帮助贫困孩子的慈善活动。有几个因素让我一直参与捐助活动:首先,捐赠物以社区对村庄或学校的方式直接送到受助者手上,捐助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及时反馈,让人捐的放心;其次,捐助活动体现了志愿、自愿的社会意义,增强了参与者的社区认同;而且,捐赠点分布于社区,非常方便。其实,如此草根式的慈善,组织成本低,运作简便,收效却很大。应该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


TAG: 年终送温暖 社会建设 形象工程 杂谈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