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羡林自传》有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9-01 23:28:40

在浙大校园里闲逛,偶然踏进书店,门口摆着一溜和季羡林有关的书。看来这是今夏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了。我本来对名人的生活不大感兴趣的,但对季羡林的自传却很有兴趣。这大概是因为我和季羡林一样,也有留德十年的经历。季羡林滞留德国的原因,众人皆知。而我至今徘徊在国门之外的理由,却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在德国时,常和与自己处境类似的留学生聊起这个话题。大家有一个同感,就是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学者,无论是在国内学界还是在中国社会都比较边缘,不如从美国、法国和日本回来的学者那样受欢迎。有一部分比较成功的,但他们往往不能忠于自己的德国学术渊源,回到中国后不得不改弦易张、另劈新路。个中缘由极为复杂。从历史上看,德国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相对于美、法、日、俄等国较小,由此造成我国学者和民众对于德式学术思维的陌生感和不理解。从政治上看,德国在二次大战中和中国是敌对国,二者在意识形态上大相庭径,也影响到留德学生归国后的前程。从文化上看,中德民族的气质一热一冷,一个重感情一个重理性,也是相差甚远,甚至有些格格不入。虽然这些不同有时反而会使得两国人民互相抱有好感,正所谓异性相吸,然而对于从德国留学回来、想要在中国谋生的学者们来说,却都是些不利的因素。

唯有季羡林(这里暂且不算冯至等以德国文学为专业的学者),在留德归来的芸芸学子中脱颖而出。他从四十年代一回国就在中国最高学府北大任职,只当了一个星期的副教授就被聘为正教授,同时兼任东方语言文学系的主任。解放后,他在学界的地位和声誉,随着东语系的迅速扩张而急遽上升。那时他才只有38岁,可以说就已经功成名就了。之后除了文革期间受到冲击和迫害之外,一生基本上是顺利的,而且还享有各种极高的荣誉。

读他的自传或者说回忆录,我是带着几个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的。第一个是:季羡林的成功和他的德国学术背景有没有关系?回答应该是有的。季羡林做学问的方法,是纯粹的德国“语文学”(Philologie)或曰文献学的方法,也就是重语言文字方面的资料,并以考据为主,所从事的大多是微观研究,在宏观方面则只涉及比较文化,而很少做抽象性的理论总结。这样的学术态度和方法,很有点像我国清代的考据学。在近代中国,这种研究方式变得不流行了。除了一些早期的大师像王国维、顾颉刚等之外,大多数学者都只“大胆的猜测”,而很少去“小心的求证”了。于是随着那些国学基础较厚的老一代学者的逐渐逝去,从德国归来的季羡林,反而变成了学术界的一个稀有动物,甚至被尊奉为“国学大师”了。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季羡林回到中国后有没有必要改换自己的研究志趣?回答是在两可之间的。说他有此必要,是因为环境所迫,在中国搞印度学没有资料,所以只能另劈新路,放弃印度语文学和文献学的研究,而去从事比较文学乃至比较文化学。这虽然是逼不得已,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后面这两个新的研究方向,他在中国学界的影响一定不会有今天这么大。说他没有必要,是因为北大特别为他创建了一个东语系,让他能够把在德国学到的印度学知识,播撒到中国的土壤上面,并在这里生根开花。用季大师自己的话说,就是“建立了印度学的中国学派”。

第三个问题:在为人处事方面,季羡林能否坚持他的“德国味”?他的德国式的思维与行事方式,是否为众人所接受?对于前半个问题,回答应是正面的。季羡林的“德国味”,体现在他对待事物的认真诚实上,体现在他能对自我进行客观分析的反观能力上,体现在他不求虚名但求真理的务实精神上,也体现在他坚持自我、决不随波逐流的独立人格上。这样的“德国味”,有时会因擅长理性分析而给人以机智幽默之感,但有时也会因对己对人过于苛求而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从自传中,我无法判断,季羡林周围的人们是怎样去看待和接受他的这种“德国味”的。季大师本人在书中也只说他有很多好朋友,每天都过得非常快乐,而没有让我们去分享他生活中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各种烦恼。

不管怎样,季大师的经历,给了我两点重要启示。一是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不要因为环境的变迁而随便地改变自己,因为环境本身是经常地发生着变化的,所以你宁可“以不变应万变”,而不要变来变去的,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二是人应该热爱生命和热爱生活,尽量争取长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寿命越长,你成了那个“笑到最后的”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在此,我要将这本自传中我认为最绝最妙的一段文字抄录如下,与诸君分享:

我现在想借这个机会廓清于我有关的几个问题。

辞“国学大师”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约莫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见成效,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也相应地活跃起来。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同学们谈国学,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毕竟是保留在所谓“国学”中的。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人民日报》的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这情况引起了一位学者(或者别的什么“者”)的“义愤”,触动了他的特异功能,在杂志上著文说,提倡国学是对抗马克思主义。这话真是石破天惊,匪夷所思,让我目瞪口呆。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想通。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辞“学界(术)泰斗”

这要分两层来讲:一个是教育界,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界。

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先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十年,在国内教书五十七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作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儿成绩也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辞“国宝”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值无愧的。

可是,大约在十多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愕然。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由此称号。

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十三亿“国宝”吗?

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 :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露出了真面目,自己是不是就成了原来蒙着华贵的绸罩的朽木架子而今却完全塌了架了呢?

也不是的。

我自己是喜欢而且习惯于讲点儿实话的人。讲别人,讲自己,我都希望能够讲得实事求是,水分越少越好。我自己觉得,桂冠取掉,里面还不是一堆朽木,还是有颇为坚实的东西的。至于别人怎样看我,我并不十分清楚。因为,正如我在上面说的那样,别人写我的文章我基本上都不读的,我怕里面的溢美之词。现在困居病房,长昼无聊,除了照样舞笔弄墨之外,也常考虑一些与自己学术研究有关的问题,凭自己那一点儿自知之明,考虑自己学术上有否“功业”,有什么“功业”。我尽量保持客观态度。过于谦虚是矫情,过于自吹自擂是老王,二者皆为我所不敢取。我在下面就“夫子之道”一番。

……

(欲观下文,请见《季羡林自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第358页以下。)

 

 


TAG:

施爱东博客 引用 删除 施爱东   /   2009-09-03 12:04:21
未能与霄冰史相会于瑶池,也是本次会议一大遗憾。
黄景春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黄景春   /   2009-09-02 11:49:37
季羡林让中国学者开了眼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949年以后,国门紧闭,研究者难免坐井观天,说到古代文化或制度,总是以为中国原生原创的。季羡林告诉大家,有些是印度和西方其他地方早就有的,可能来自西方。中西之间没有真空,欧亚大陆连为一体,交流不断,当一件事物出现在东方,而且比西亚、南亚和欧洲晚很多年,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它是传播过来的。当然,很多人要宣扬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不承认、不愿意听到这样的声音。但是,难道我们的先人是封闭的、固步自封的、闭门造车的一群人吗?显然不是。
  季羡林先生的很多研究成果应该得到重视。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38875
  • 日志数: 148
  • 图片数: 24
  • 文件数: 44
  • 书签数: 3
  • 建立时间: 2009-06-02
  • 更新时间: 2015-01-2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