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复兴与发明》序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2-11 17:02:52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传统是什么?它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怎样被认知、被习得和被承续?在异常的社会状况下,如大革命和大破坏之后,它又如何地被记忆、被重构和被“发明”?自从霍布斯鲍姆发表了《传统的发明》(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一书之后,“传统的发明”这一概念已成为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经常出现的术语。它让我们意识到了这样一些事实:传统在断代之后一般不再可能得到自然的承续,而必须经过重新建构;新构的传统并不就是固有传统的翻版,而往往是在新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之下的人为创造的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并不是个体的产物,而是需要经过一个多方互动过程的、集体智慧的成果;经过再创造的文化事项,只有受到其承载主体中的绝大部分民众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得到经久与广泛的流传,等等。

       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大规模地批判传统,到大规模地破坏传统,又到大规模地复兴传统的曲折过程。19世纪以来列强的侵略和凌辱,使得中华民族的精英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化,甚至把传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看成是祖国贫弱的主因。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由蒋介石提倡的“新生活运动”,再到20世纪60年代的“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西学完全代替了国学,西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样式也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模式。这些运动,当然都有它们自身的道理,而且也的确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复兴的契机——它们至少使我们在思想上卸掉了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传统的包袱,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能够迅速地跟上时代的节拍,全力以赴有时甚至是毫无顾忌地放开手脚去发展经济。但在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传统文化衰微、国家软实力减弱、社会缺少长久持续的发展原动力等种种隐患。或许正因为此,国家才会在最近一二十年里,不遗余力地掀起了一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动。过去被视为是社会发展障碍的旧风俗、旧习惯,又被当成宝贵的文化财富,重新得到挖掘、整理,并在公共的文化空间中粉墨登场。这对于民俗学者来说,显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搜集资料与开展研究的绝佳机会。

       2009 年3 月初,由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合作,我们在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小城比勒菲尔德(Bielefeld)召开了一个名为“传统的复兴与发明”的小型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十多名学者,从民俗学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围绕“当代中国宗教场所及其礼仪的破坏与重构”这一副主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本书中的部分论文,即从参会论文中选出。在成书过程中,我们也挑选了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这一主题的其他一些重要论文,并收入了几篇迄今尚未发表的相关文章。对于慷慨赐稿的各位作者,我们深表谢意!

民俗文化虽被称为“小传统”,但确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和活态体现。在当前社会重视的传统文化保护、重建与复兴的工程中,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部分份额的民俗文化方面的工作无疑是重头戏。这本论文集虽然只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开始,在理论上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但希望由此能够对中华民族传统复兴与礼仪重建有所贡献,并引起学界关注。

王霄冰 黄涛执笔

            

 

TAG: 传统 发明

张润平 引用 删除 张润平   /   2015-01-31 14:13:21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4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39393
  • 日志数: 148
  • 图片数: 24
  • 文件数: 44
  • 书签数: 3
  • 建立时间: 2009-06-02
  • 更新时间: 2015-01-2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