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夜话:民俗学应如何和史学做斗争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19 18:39:18

查看( 1099 ) / 评论( 49 )

按:一不小心,被叶涛秘书长、巴莫坛长和兄弟姐妹们“斑竹”,和王京成了一东一西两个“花瓶”(参见论坛“他山之石”之“撒花欢迎新版主”帖)。故特设“瓶子夜话”专栏,和王京连线,大家一起探讨一些学术问题。

民俗学本来是从文学和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在方法论上对史学有极大的依赖性。在民俗学界,皈依史学和崇拜史学者比比皆是。本人也是其中的一个。博士毕业后巴巴地从德国跑到上海,到华东师范大学去钻研古文字学。希望能通过使用第一手的历史资料,解决文化史的种种问题。在后来所做的古代文明中的文化记忆之比较研究中,本人也涉猎了大量的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字资料。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摸索过程。说“漫长”,是因为我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却跑到史学的领域去另辟蹊径而走了极大的弯路;说“艰苦”,是因为我太过倚重古文字学和史学的方法,结果把原本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了。

今天回头冷静地审视这一过程,我认为民俗学或曰民间文化学应有自己的学术范式,不能老追在史学的后面跑。我这么说,可能要得罪一大批学界同仁了。从当年从史学角度批判古史传说的顾颉刚先生,到今天提倡建立“历史民俗学”的萧放老兄,我这里先说声对不起了。其实要让我自己和史学决裂,也是一件非常心痛的事。包括我目前正在经营中的教授论文,按照本人的计划和导师的要求,也是必须使用“史学+田野”的方法的。

尽管如此,不分清民俗学和史学的关系,民俗学还有什么存在理由呢?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民俗学家对于史学的崇拜,大多是一厢情愿的。我在国外汉学界做有关民间信仰的报告,就常常受到史学家们的无端攻击。他们的出发点,其实从我们这个学科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因为他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有一个问题:你所讲述的民众的信仰,是否有历史根据?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如果不是,那就是荒诞不稽的。而且因为你所研究的对象是荒诞的,所以就连你的研究本身和你所代表的学科都变成是荒诞的了。

痛定思痛,我觉得民俗学不摆正自己的位置是不行的。与其屈就那眼光向上的傲慢的史学,还不如去追随眼光向下的人类学。归根到底,我们还是要替人民说话,做他们的代言人的。我们的任务,是要带着同情的理解之心,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把人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及其文化背景,清楚地整理和描述出来。用史家“高瞻远瞩”的眼光,来品评和批判这些“低层次的”民间文化,决不应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史学是一门强势的科学。如果我们对史家过于谦让,文化学很容易就被扼杀了。

感谢王京昨日在论坛中对我的提醒和学术援助。他举例说:“史学一般而言是强势滴。柳田创立日本民俗学的理论基础阶段,想像中的最大的对手就是史学。但是他的史学能力,那是非同一般。对史学的批评也是毫不留情。据说他去东京大学演讲时,点名批评一位教授的论文。该教授就坐在下面,低垂着头,一声不吭。在学术范式无法通约时,弱小学科要想有话语权,也许需要更大的努力。不但要有本学科的成果,还要懂对话学科的事儿,水平越高越好。”

他的话勾起了我想听听下文的兴致。文化学或民俗学应怎样和史学做斗争?柳田先生怎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且听王京下回分解。

 

 


“他山之石”版主形象

“他山之石”版主形象

TAG: 民俗学 史学

笛威辛亢的个人空间 笛威辛亢 发布于2010-01-19 21:35:15
原谅我激动之余的插楼行为。这个“瓶子夜话”栏目实在是太好。
王京老师,继续。
Silver的小屋 silver 发布于2010-01-19 21:46:49
一直很喜欢“围炉夜话”这个语词及其意象。

如今有了“瓶子夜话”,也是咱们论坛的独创和福祉啊~~

期待。。。
笛威辛亢的个人空间 笛威辛亢 发布于2010-01-19 22:01:01
冬日夜色里,红泥小火炉,一二知己,围炉而坐。讲些所谓不所谓的话。
吴祎的个人空间 小猫快跑咯 发布于2010-01-19 23:25:32
民俗学不能跟在史学后面跑,不能跟在社会学后面跑,不能跟在人类学后面跑,民俗学应该有自己的跑道、自己的选手、自己的跑步方式和规则,这样才能平等对话。
民俗学子——苏长鸿(恩施土家) 恩施土家 发布于2010-01-19 23:34:15
史学引入民俗学合情合理,民俗学引入史学也是常用方法。

我们院从下学期开始将在历史学专业开设民俗学概论 基础课,看老师怎么讲??

王老师的帖子引出了我的另一个想法,我们的文学研究是不是也自觉不自觉的走入了史学的怪圈,文学虽然一直掌握着自己的话语权,但对于文学史,文化史的教学,许多老师(某些老师)都在史的梳理和解读,而没有从文学本体 和文化学本体出发,史应该是文学研究的一种思维吧……
文学是不是也要和史学作斗争(隐形的)?求指教
王霄冰的个人空间 王霄冰 发布于2010-01-20 04:26:26
文学界的情况咱不太了解,不好说。不过,史学的确太强势了。而且史学被认为是一门“有方法的”科学,所以缺少方法论的学科往往都喜欢往史学上靠。在做研究时,如果别的没什么可说的了,干脆就做学术史,这样既不会出错,文章的引用率又高,不是吗?
黄景春的个人空间 黄景春 发布于2010-01-20 10:44:23
师妹,与史学斗争,让我回想起毛泽东同志的阶级斗争,两大阵营,东风压倒西风,水火不容。那个时侯的学术,要是不用阶级分析方法,根本发表不出来,侥幸发出来了,也得到两个结果:一个批判、一个检讨。哈哈,我辈甚幸,没赶上那时代。
    我们今天确实要避免史学一统、史学正宗、只有史学方法的民俗学研究。钟老就说,民俗学是历史学,更是当代学。不仅如此,也要从文学研究的思路中挣扎出来。民俗学就是民俗学。但是,民俗学确实缺少了很多东西,譬如大家常说的,没有(或罕有)自己的方法、理论之类。近年来,就国内情况来看,人类学、社会学、史学、文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学科,都掺入民俗学的研究之中。研究对象杂而多端,研究方法各行其道,一个民俗学科,却又可谓五花八门,甚至学术会议上一个小组内的论文都难以聚焦,难以形成有效对话。如果只有一种研究方法,肯定是不够用的。方法的贫乏是一种悲哀,理论的自我囿限也是画地为牢。
    我的意思是说,大家研究一个历史性问题,采用历史学方法未尝不可。研究一个当代演进中的问题,采用时下流行的建构主义也很好。研究民间文学、俗文学问题,有文学研究方法也不错。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考古学的文物统计和分析,民俗学都开放。民俗学,大祭坛,各路鬼神都来“尚飨”,应该也是不错的。
    霄冰师妹大才女也!理论和方法都有探索,向师妹请教了。
王霄冰的个人空间 王霄冰 发布于2010-01-20 19:12:00
师兄给我出题了
这下更好玩了
呵呵
我们家王京上哪儿去了?
巴莫、爱东快帮我喊喊啊
王霄冰的个人空间 王霄冰 发布于2010-01-20 19:28:50
景春师兄:我先驳驳你的第一个观点吧
和史学作斗争,和毛主席号召的阶级斗争可是截然不同的哦。
首先,民俗学和史学的斗争,绝不是两大敌对阵营之间的斗争,而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之争,是小弟弟和大哥哥闹分家的斗争。
其次,学术之争是坐而论道,绝对不打棍子不扣帽子,更不游街和坐喷气式飞机。
再次,咱们没有伟大领袖做政治后台,双方都没有什么政治利益,所以不是官方之争,而是百分之百的民间之争。
最后,要是说到以阶级斗争为指导来写文章,那就更与本题无关了。
我知道师兄这句也一定是玩笑话,就不当真去计较了吧
王京的空间 王京 发布于2010-01-20 20:32:40

QUOTE:

原帖由 王霄冰 于 2010-1-20 04:26 发表
在做研究时,如果别的没什么可说的了,干脆就做学术史,这样既不会出错,文章的引用率又高,不是吗?
这一刀・・・见血了。
学术史,一样会出错,而且未必引用率高啊。只是如果做得扎实,有用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希望做学术史不是因为其他的做不下去。
王京的空间 王京 发布于2010-01-20 20:49:38

QUOTE:

原帖由 黄景春 于 2010-1-20 10:44 发表
我们今天确实要避免史学一统、史学正宗、只有史学方法的民俗学研究。钟老就说,民俗学是历史学,更是当代学。
本来同门之间的话,我是不好插嘴的。
但因为我学习得不够,对国内学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有一个问题请教。
这就是,今天中国的民俗学界中当真存在“史学一统、史学正宗、只有史学方法”的倾向吗?
因为欧洲,至少在1920、30年代,民俗学研究中社会学、心理学的倾向就压倒了史学的倾向。
而1950、60年代这一情况也出现于日本。
黄景春的个人空间 黄景春 发布于2010-01-20 22:41:30
这就是,今天中国的民俗学界中当真存在“史学一统、史学正宗、只有史学方法”的倾向吗?
因为欧洲,至少在1920、30年代,民俗学研究中社会学、心理学的倾向就压倒了史学的倾向。
而1950、60年代这一情况也出现于日本。

——今天国内也没有史学一统的情况,但是以前确实是史学一家独大。顾颉刚的研究范式影响了不止一代人啊。
    大家随便谈,不讲是否同门。王京,好名字啊,最近才多见起来。今后多交流、指教啊。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38875
  • 日志数: 148
  • 图片数: 24
  • 文件数: 44
  • 书签数: 3
  • 建立时间: 2009-06-02
  • 更新时间: 2015-01-2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