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慢的长路上,行走!
陕北端午节的记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6-15 10:51:04
离开黄土高原又快半年了,在江南细雨的滋润中,怀念着黄沙扑面与烈日炙烤的陕北热土。
端午节,在儿时的记忆里就是大盆的甄糕和小手上的花线。
粽子,是“舶来品”。在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户家中,“包粽子”在十几年以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不是我们没有吃粽子的习俗,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与独特的形式——“甄糕”(甄——我们说“禁”,也许“甄”也是文人们所强加上的吧!)
陕北农民家的甄糕做法是非常简单的,但材料又是独特的。一层枣一层米,这是她独特之处。黄色的米与红色的枣相间排列,这是节节高升的象征之所在。
陕北贫瘠的土地上种不出糯米,但是有土生土长的“软糜子”——又称红糜子,由外壳是红色而得名。她不仅仅是甄糕的原料,也是所有陕北米糕的“材料”(软米)。
今天是初四,儿时母亲忙碌的身影再次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从一个布袋里,把软米一碗一碗的舀出来,倒在锅台旁边的大盆里,嘴里还念叨着:“一碗、两碗......
十碗,够了,孩子多,多蒸点儿 ....."
接下来,就是浸泡大红枣。将自家头一年的干枣拿出来泡在脸盆里,等大枣的外衣被水拉平以后,开始洗枣。这是小孩子最喜欢插手的环节,不仅可以在枣盆里玩水,还可以把盆里的大枣不时的塞到嘴里。等母亲洗的差不多了,我们的小肚子里也就塞满了大红枣。
蒸甄糕是初五早上的事。母亲一早起来生火,让前后锅的水都慢慢的烧开。找一个大脸盆,按一层米,一层枣的顺序将昨天泡好的米和枣“扑”在脸盆里。等后锅的水开了,就将盛有米和枣的盆子放在锅里开始蒸。每隔十几分钟就得揭开锅盖,往盆里撒一些水。这样持续蒸两三个小时,端午美味的甄糕就做好了。
她是纯天然的,不加任何调料。出锅以后,家中到处弥漫着红枣的清香,所以端午这天的甄糕是最香的。
一家人坐在饭桌旁,把蒸好的一大盆甄糕放在中间,每个人都往自己的碗里舀几勺白糖,再放一块甄糕。然后用筷子用力的搅拌,直到白糖完全的深入到甄糕中。我们兄妹几个的都是父亲帮着搅拌的,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看着碗里的甄糕,直流口水。那时,吃到嘴里的不仅仅是甄糕,更多的是童年的幸福。
在饭后,母亲会将早已准备好的花线绳亲手绑在我们的小手和小脚上。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这是女孩子最向往的时刻,细细的花线绳是我们童年的“银镯子”。每当打雷的时候,就得要卸下来。那时,总有一股恋恋不舍之情。
甄糕不是一次性吃完的,在端午之后的几天里,甄糕便成了家里的“零食”。不论是大人下地回来,还是孩子们玩耍到家,都会迫不及待的去找一块冷甄糕,来降降火气。那样拿着啃的甄糕又别有一番滋味。
从初中就开始了住校生活,再也没有见过母亲做甄糕的身影,每次回家都是吃的是现成的。随着我们的成长,家里过端午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因为都离家也越来越远了。甄糕,也就退出了我们生活的舞台。
短短的几年里,我不仅吃过了北方的枣粽,而且也领略到了南方咸肉粽、豆沙粽、豆角粽等等。五花八门,各有特色。每种粽子都彰显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而儿时家乡甄糕的记忆却挥之不去,抹之不掉,反而越来越清晰。
相关阅读:
- 黄土地的记忆28 (后溪男孩, 2010-6-11)
- 8号演出记忆 (紫菱洲歌, 2010-6-12)
- 名家笔下的“端午”风情 (silver, 2010-6-12)
- 民俗学会副理事长: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保健卫生节 (folkman, 2010-6-13)
- 黄土地的记忆29 (后溪男孩, 2010-6-15)
- 黄土地的记忆30 (后溪男孩, 2010-6-15)
- 秦地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吗? (folkman, 2010-6-15)
- 民俗专家建议:把端午节称为“农民节” (folkman, 2010-6-15)
- 端午节不等于粽子节 专家建议“申遗后还给百姓” (folkman, 2010-6-15)
- 黄土地的记忆31 (后溪男孩, 2010-6-15)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端午节
记忆
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