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铭]现代艺术:有价格的创造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1-07 14:00:06
/ 个人分类:文萃卡
现代艺术:有价格的创造力
王铭铭
艺术是最难言说的门类。艺术以最浓缩的符号诠释人的观念与时代的精神。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是“集体表象”。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艺术家――又以个体主义的创造力为惟一理想,因而,对于其他人的艺术,往往不可能有太多的好评。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艺术的门外汉来说,艺术家怎么看,怎么做,怎么生活往往是最难理解,因而具有神秘感。艺术家这种人,像是部落社会的巫师,把握一个社会的“想象精神”,个体化地保留着浓缩符号的神秘色彩和仪式表演的魔幻技艺。
总而言之,艺术家的成丁礼与知识分子一样,要以“知道“这个概念为核心,而艺术家生活的目标,则与知识分子全然不同,他们追求的是“个体的创造”,而非“知识”。
我上面说的,也许全是废话,也许纯属外行话。不过,在张桐瑀先生“中国画家为什么不爱看国外美展了”这个问题之后,上面说的兴许有了一定的相关性。当艺术家成为(或自以为成为)艺术家了,他便完全有权利(或借口)不再围绕“学习别人怎么做艺术的方法”来生活,而是成天想着“创造”。张先生说的那一席话,还有另一层意思,这层意思牵涉到“时代精神”。也就是说,一二十年前,许多西来的艺术作品是被禁止的。好不容易国家的门户打开,一点点外来的“香味”,都可能刺激大量的创作荷尔蒙。二十年后,艺术的国门开得更宽了,来往于海内外的艺术家也多了,这时再强烈的“香味”也令人麻木。不仅如此,据一点零星印象,尽管现在模仿西方艺术(特别是现代艺术)的人仍不乏有之,但不少艺术家也从“本土资源”里搜寻自己创造力的泉眼,隐喻式地从古老的三星堆,从西藏,从其他少数民族,从土俗的民间文化,从本来只是人类学家才关注的地方,涌现出了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的色彩的作品。
艺术家是以“创造”为己任的人,他们与其他类型的人也许不同。然而,若张桐瑀先生对他们的目前态度的形容属实,那所指,便并非是艺术家群体的独特性了。
在学术界,漠视外来作品的姿态,在外来作品引介越来越多的同时,一样地也变得越来越雄壮了。
记得十年前,我刚到北大工作,不少学界的同人跟我说,他们不懂外文,希望我多介绍海外作品。这些年我真的傻乎乎地做了不少。我的朋友们有不少成为学术界“大佬”的。有新的作品翻译出版,我总会想他们“进贡”,以为是对他们的嘱托的交代。令人遗憾的是,拿到这些书籍时,“大佬”总是寒暄式地夸奖几句,接着,总感叹说,“哎呀,这些日子忙啊,都没时间看书。”
才几年前,我的同人门还是百无聊赖,国家对学术的投资少,海外关系又不多。现在大不相同了,国家为了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投入到高等院校的资金成倍成倍地增长。同人门忙什么?“忙着花钱啊!”――他们直白地说。花钱要摆出做科学研究的架势,但不一定真的要做学问,只要到课题结束时,能填写好表格就行了。而有许多钱可以花,买书便不是主要的了,一本书几十元,那数十万、数百万科研经费怎么花得完呢?即使是买了书,也不一定有时间看,因为他们要做的是“标志性”的成果,不仅要超越中国的前人,还要超越全世界,成为“世界一流”!
翻译的书,摆在书店里和学者的豪华书房里,数量增加得飞快,述评杂志要求的述评,多还是针对老外的书写的,但他们被用在这些有大量资金支持的“科学研究项目”中,实在是少之又少啊。几年前,一位同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说我懂得海外研究动态。不久前,在一次会上,他大谈不要看外国人的书,说要用社会史研究创造出一门自己的学问,殊不知社会史也曾是外国输入中国的,而当然他也整天跟着“老外”的屁股后面跑。
国内的艺术,变迁是否亦如此般?我不得而知,我所知道的是,当游荡在大城市边缘的前卫艺术家,突然之间成为资本家时,艺术的创造力,与学术的求知力一样,都可能变成有价格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问题就在这里,而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中国原创”,是文艺的“政治性”向文艺的“资本化”转化这个极端过程的独特表现。因为这个极端过程力量巨大,看不看艺术作品的展览,便不是一件要紧的事了――但愿真的不是!
2005年3月11日
Link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e490680100azo7.html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王铭铭
现代艺术
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