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汉臣《货郎图》台北故宫藏
满载商货的骆驼队缓慢行出城门,大桥旁边的摊贩正在售卖刀剪杂物,负荷过重的大船由纤夫用力拉扯着前进……在画家张择端的笔下,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在《清明上河图》的长卷中一一呈现。
现在,随着北京故宫博物院数字化项目《走进清明上河图》落地武英殿,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正以一种特殊的“立体化”方式展示给观众。面对宋代风俗画表露的浓郁生活气息以及大众化审美追求,观众觉得非常亲切。
风俗画承载大量历史信息
“风俗画”,在《中国美术词典》中解释为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宋代风俗画题材宽广,包括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娱乐祭祀等多方面。《清明上河图》正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
在《清明上河图》中,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坐船的,有行路的。街道两旁茶楼、酒楼、当铺、作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此外,还有卖茶水的、看相算命的、拉纤跑船的,种种行为不一而足。
这幅传世名画不但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画作本身所承载的大量历史信息也成为研究宋代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依据。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宋代经济史研究专家汪圣铎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宋代风俗画是文字史料的补充,为宋史学家们提供了形象化的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其中的典型。为了看清画中细节,专家们经常拿着放大镜仔细观摩。有些宋史学家曾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专门研究,并出版了专著。
例如,从风俗画中可以看出古代市场形式的改变。唐代市场是封闭式管理,有围墙、监视台,还有卫兵守卫。开市闭市时间都有严格规定。从《清明上河图》可见,宋代市场开放程度无疑更高。
世俗百态跃然纸上
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研究员王亦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宋以前的风俗画因为时代久远多已散失。相比之下,宋代风俗画传世作品较多一些。随着宋代绘画艺术从宫廷逐渐走向民间,描绘市井风俗的社会风俗画更能体现大众化的审美追求。
极富现实主义色彩的宋代风俗画表现内容十分丰富。市井生活是画家们描绘的重要题材。除了《清明上河图》,画家李唐的《灸艾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杂技戏孩图》,王居正的《纺车图》、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都是宋代风俗画杰作。
《货郎图》是风俗画中的一个常见题目。多位画家都以此为题材进行过创作。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李嵩《货郎图》卷,画面上货郎肩挑杂货担,旁边是欢呼雀跃的儿童。货担上物品繁多,从锅碗盘碟、儿童玩具到瓜果糕点,无所不有。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南宋时期,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的到来往往像节日般热闹,李嵩在图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物品,虽然今天有很多已不明其用途,但却真实地记录了南宋百姓的生活方式,是民俗学家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苏汉臣的《货郎图》。苏汉臣擅长画佛像及人物,尤其擅长画童婴。他的传世作品《货郎图》描绘了老货郎卖货,妇女儿童围观购物的欢闹场面。货担上的杂物既有风车、山鼓、葫芦、花篮等,又有木叉、犁耙等农具和瓶、缸、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瓜果、糕点等。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李唐《灸艾图》,又称《村医图》。它是我国最早以医事为题材的绘画之一。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郎中为老翁治病的场景。在树荫下,一个老人袒露上身,被亲人扶住。郎中坐在小板凳上,用艾条熏灼老人的背部。小儿躲在大人背后偷看,村医的助手在一旁合药,手里拿着药膏。画家观察入微,画面上的每个人衣服上都打满了补丁。。
除了村医,宋代风俗画中还有不少卖药的情景。如,有些药铺的招牌以武官的官衔命名。可能是卖药人想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视觉化的百科全书
据悉,宋代风俗画的相关研究专著涉及美术史、科技史、经济史、医学史、民俗学、地志学等诸多领域。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宋代经济史研究专家汪圣铎告诉记者,通过风俗画可以了解宋代的货币史。宋代的铜钱一贯就有五斤重。一匹绸缎要一贯钱。古人用车来运送铜钱的情况就反映在画卷中。此外,银行的前身——交引铺在风俗画中也可以找到。
宋代生产生活方式在风俗画中也有体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闸口盘车图》再现了河道闸口旁水磨作坊以及盘车运货场景。画作准确地描绘了劳动者磨面、罗面、扛粮、扬簸、净淘、挑水、引渡、赶车的情形。此画中水磨和罗面机的装置结构,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机械图像资料。
此外,从宋代风俗画所绘风貌细节可以看出南北宋不同的时代特征。汪圣铎说,宋都城南迁后,风土人情有所不同。比如说北方人喜欢吃羊肉、善骑马,而南宋时期轿子比较多。南宋时期港口贸易繁荣,航运发达,而北宋时期相对较少。
在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中,姐弟二人于庭院凳子上聚精会神地玩推枣磨的游戏。旁边还散放着转盘、小佛塔、铙钹等玩具。有学者经研究认为,画中姐弟两人所玩的枣子,是中国北方的作物,在当时的江南并不生产。加上全画的描写极端细腻、写实,符合北宋末期的宫廷院画特质。正是根据这些线索,推测此作完成的时间应是在徽宗的宣和画院时期。
链接:风俗题材入画可追溯到汉代
“风俗”一词用于绘画始见于魏晋时期,在唐代绘画史籍中有相关记载。
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晋明帝司马绍有“人物风土图传于代”。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亦曰:“(东晋)陆探微画人物极其妙绝,……且萧史、木雁、风俗、浴神等图画尚在人间,可见之矣。”《贞观公私画史》也记录了东晋明帝曾作《人物风土图》。
虽然“风俗画”的概念散见于我国古代绘画史籍中,但并未形成系统理论。现在美术史研究学者所使用的“风俗画”概念,基本上是从欧洲引入或在其基础上改造而来。
在我国,以风俗为创作题材的作品可以追溯到汉代,见于辽阳、望都等地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等。
唐代画作除了描绘贵族王公和上层生活,也有不少记录农居习俗的作品。《唐朝名画录》载,“韩滉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历代名画记》称韩滉有《田家风俗图》,王维有《山居农作》、《运粮》、《捕鱼》等作品。
宋代,绘画艺术全面发展,画作风格多样,技法完善。作为人物画的一个分支,风俗画的题材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宋代的风俗画,除延续前代作为统治者“礼失而求诸野”的采风意图,以及辅佐皇权“成教化、助人伦”的借鉴功能外,更多地呈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
新浪 2010年04月29日 14:32 来源: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