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6-17 22:00:06 / 个人分类:民俗漫话

腊月二十三距离春节越来越近,真如古浪俗语所说:“腊月二十三,过年再有整七天”。这一天的一个重大的活动就是祭灶。正如《中国礼仪大全》中所说:“祭灶是腊月民间的重大祭祀节日,自古以来,这也是人们在一年之中所要举行的主要祭祀仪式之一。先民时代,人们茹毛饮血,还不知道熟食。人类发现火并能取火种之后,才开始用火烧烤食物,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变革,人们创造了火神和灶神。祭灶习俗大约就与古代的拜火教有些关系了。但祭灶神最初为报灶神‘火食生养之恩’,后逐演化为祈福弥灾的祭祀了。”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可见对祭灶的重视。但在祭灶的时候有严格的规程与讲究。民间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原始人群在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生活中,学会了使用火,他们用火来取暖照明烤食物,防御野兽等。于是火,成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之一。发明火以后,使得人类脱离茹毛饮血的阶段,加之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于是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

《论语》云:“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可见最早的灶神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后把灶神变为昆仑山的一位老母。正如马书田先生在《中国民间诸神》P248一书所说:“大概嫌红衣女郎不大稳重,便用这位灶神奶奶取而代之,并常与灶王公公并肩而坐,共享糖瓜。”汉代以后演变为男灶神,但说法不一样。《淮南子时则》注:“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把于灶。”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淮南子》:“炎帝于火而死为灶。”《续事始》:“灶,黄帝所置。”于是《事物原会》就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史记楚世家》:“董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师。”由此可见司灶的神灵有男性变为女性。祭灶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帝京景物略》云:“灶,老妇之祭,今男子祭,禁不令妇见之。祀余糖果,禁幼女不得令啖。”

之所以发生这种身份的变化,我认为一方面在进入父系氏族以后男性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关。另外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男性居于支配的地位,随着话语权的加强,他们在各个领域的身份也发生改变,于是男灶神的出现也是其中的表现。总而言之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在武威一带则认为灶神是一位叫张魁的人。这主要是受到《酉阳杂俎诺皋记》的影响。《酉阳杂俎诺皋记》认为:灶神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其妻小字卿忌。生有六女,都取名察洽。关于这个张单,民间另有个传说:说他娶妻丁香,丁香孝顺公婆。后来张单外出经商发了财,移情别恋妓女海棠,回家休了丁香。丁香嫁给贫穷老太婆打柴的儿子。海棠好吃懒做,失火烧光了家产,丢下张单改嫁了。张单只好流浪讨饭。腊月廿三,他到丁香家讨饭,被认出后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门里憋死了。因为他是玉皇大帝的本家(都姓张),所以玉皇封他为灶王。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比如古浪就有印制的“灶马子”,上面有灶爷、灶王奶奶。灶神的神位前还贴有对联。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批是“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按当地老人的说法“三十晚上去,初一五更来。”上天后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祭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简单的供品。而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摆完供品后用提前扎成的一匹麦草马上放上一个用布做成的褡裢,里面装一些喂牲口的草料及银子。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还将灶口用纸糊住一半同时用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杀掉一只公鸡,然后将“灶马子”烧掉,灶爷就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回来时有在院中放堆火,害怕灶爷走错门,把银子驮到别人家。可见中国人对神灵的崇拜是很实际而世俗的。

其实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只不过古浪一带的人生活艰苦,于是就用鸡代替羊来“贿赂”灶爷。相比之下湖北的祭灶更富有地方特色,祭灶时要唱祭灶歌。唱歌前,要在灶上放一个大萝卜,上插三柱香、两根葱、一匙糖,然后由家里年长的妇女唱:

“一个萝卜两根葱,

我送灶爷上天宫,

你爷对着玉皇说,

就说我家真是穷。

多带皇粮少带灾,

再带财宝下界来,

多带福禄喜寿财,

少带温病火星阳世山间来。”

总之,祭灶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们为了缅怀火的发明者就对“祭灶”特别的重视,尽管举行的方式不同,但其中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却是一脉相承,也透露出浓浓的农耕文化的情韵。

钟敬文《中国礼仪全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月第六次印刷,P259.

②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团结出版社20021月第二版,P248.

③董晓萍《说话的文化》,中华书局20024北京第一版,P124-125.


TAG:

刘治波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刘治波   /   2010-06-18 08:35:08
精彩!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