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让千年传统玩具“泥叫叫”们发展下来

发布: 2009-8-07 15:56 | 作者: 网络转载 | 来源: 中国艺术品-工礼网 2009-8-7 15:21:30 | 查看: 930次

!wyt]w ?W

7TpXN!Y m  如今的孩子,被淹没在花样繁多、不断翻新的玩具和网路游戏中,而对陀螺、弹弓、泥叫叫这些曾给他们父辈带来无尽欢乐的耍活早已非常陌生,泥叫叫似乎又是其中消失最快的一个。在“喜羊羊”们充斥玩具市场的今天,泥叫叫离玩具的行列越来越远。如何为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找到“婆家”,让有着上千年历史中国“耍活”活起来?无论是制作泥叫叫的民间艺人,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者,抑或是民俗美术专家们都在努力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 t xBwP

+?'PB J8R-g(u,q&w  发现

3V x*h'p4P#S%d

[o+s;{8h7sF  “与时间赛跑,我们常是输家”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 MjDUt0ld9F'y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 J9q:G6P:z9Ez/OF

  顾名思义,泥叫叫就是用泥巴做的会叫的东西,它又有另一个称呼——娃娃哨,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给娃娃们吹的哨子,它常被做成动物或孩子们喜欢的人物造型。娃娃哨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玩具,有专家说,在北宋时娃娃哨就已经相当普及,也有人考证西安半坡出土的单音泥哨就是娃娃哨的鼻祖。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vH9[;l%o"E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x&Lc4Tv:L

  作为60后的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部的王智主任,一直有一个心结:找到西安还会制作泥叫叫的老艺人。他至今仍无法忘记泥叫叫曾伴随他走过的童年岁月:“我小时候在村里长大,记得当时奶奶总是把掉下的头发积攒起来,日积月累,就能有一大把,还有牙膏皮,也是绝对不能丢的,等到走街串巷的货郎一来,奶奶就会用积攒的头发和牙膏皮给我换回一两个泥叫叫来,每次拿到泥叫叫,就跟过节似的。”类似的记忆,大概很多60、70后们都不曾忘怀。时光一点点流逝,我们离泥叫叫的时代也越来越远。

rnYE9C;hs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fw7I\6eV+u

  西安市现在还有制作泥叫叫的艺人吗?“寻找泥叫叫”一直以来都是西安市非遗工作者们的一件心事。几经波折,2003年,他们终于找到了灞桥区狄寨制作泥哨的老艺人徐文岳,徐老先生告诉他们:附近还有一位会制作娃娃哨的老艺人张振中。当大家满怀希望地赶到张振中家时,却得知张老人刚刚过世,他的家人感慨道:老人去世前的几个月,一直在不停地制作娃娃哨,可是从没有人来找过他。“张老家的水缸和陶瓮里装满了泥叫叫,太震撼了!没想到一个老艺人竟如此热爱泥叫叫,而他走的时候又该是多么地绝望,一辈子的手艺没有人继承,甚至没有人理解。”说到此处,王智主任哽咽了,“干非遗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可我们常常是输家。”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4D*aI { ^r

3g0ji,j-CGr  当狄寨泥叫叫出现在市级非遗名录中时,鱼化寨的杨云峰老人找到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示了制作泥叫叫的绝活。现在,西安市共有两位泥叫叫手艺的传承人,一位是生活在白鹿原狄寨街道办的徐文岳老人,另一位就是鱼化寨的杨云峰,如今,他们二位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m!b$M"\4a.Ouu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U X gP1z)@CP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W:tzP[gr0h Qo/N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 o8X bi R4~*R$R3lt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t n%q;n6f

  探寻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ay-r8?7o|

3I C?8j%t  两位艺人,无奈中走出两条道路

-J$oh _G)O.Eq7L%c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q J*@\7X

  “白鹿原,一直以来都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以前,白鹿原交通较为不便,所以很多古老的活计现在还能在那里找到。”王智说。

Y q``5~I6j&q"y

GO D7J {Xs  狄寨地区是一个在浐、灞河环流下的苔原,海拔750米~790米。相传,宋仁宗天圣年间,大将狄青曾在此安营扎寨,“狄寨”之名便由此而来。如今,这里是灞桥区的东南边界,东临蓝田,南接长安,北连纺织城,距西安市中心约15公里。

XS Z][:MC:m[U+Yf1[:X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X$jm \!g|Z

  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我们驱车一路向东,来到了位于白鹿原上的狄寨街道办,徐文岳的家就在那附近。向老乡们打听:“做泥哨的徐文岳家在哪儿?”“做小泥人的老徐家啊,前面路口左转,门前有菜地的就是。”然而我们还是敲错了门,开门的老乡指着他家房前的一排砖土房说:“那就是做泥人的老徐家,徐姓在狄寨是大姓,大部分人家都姓徐,徐文岳老人的父亲是老革命,他自己也是有文化的人。”

ek;R,w h``9zA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l4k(V%`w3_/V7W u

  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徐文岳老人看起来还很硬朗,走进门口挂有“革命烈属”牌匾的堂屋,左手边第一间就是徐老的工作室,红色的仿古木柜上整齐地排列着“兵马俑军阵”泥叫叫——这是徐文岳老人的新创作,靠窗一张大方桌就是徐老的工作台,旁边放着正在晾晒等待上色的泥哨,随手拿起一个,鼓着腮帮一吹,哨声悠远高亢,仿佛童年伙伴的召唤。

&HA+Dg(@.R#G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D A i I xh

  徐老把他的得意之作全部“藏”了起来,我们嚷着要看,他才从另一个房间拿出几个大大小小的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个造型各异的小泥人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八仙”、“这是福禄寿……”徐老向我们一件件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捧莲的何仙姑、提篮的蓝采和、拄杖的铁拐李……还有笑容可掬、慈眉善目的福禄寿三仙,各个造型生动、色彩明快、民俗味浓厚。

_ [ `M&_.Lf\9uU8M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T"jlk&} N5P

  然而,这些充满民俗味儿的漂亮娃娃现在并不好卖。徐文岳老人说:“不能靠这生活,一年才能卖个两三千元。”说着徐老叹了口气,转身从里屋取出一个带提手的木盒,看起来很古旧,“这是祭祀盒,就是办白事时专供祭祀用的盒子。”徐老把“八仙”、“福禄寿”安放在木盒上说:“祭祀的时候上面放些小人,葬时把小泥人一起埋了,盒子下次还能再用。”原来,徐老“泥哨”的最大市场就是“白事”,正因为这一点实际功用,狄寨泥叫叫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也因为白鹿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狄寨泥叫叫至今还保留着古朴的造型特点。

K4Sc @V6q!_&sf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IY$kh RP5?` C

  临走前,徐文岳老人一再叮嘱我们:“我这把年纪了,娃娃哨的手艺可不能失传,一定要在报纸上为我打一个‘收徒广告’,只要愿意学,随时来,全部免费,没有保留,诀窍全部教!”老人的叮嘱让我们一阵心酸,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正式收过一个徒弟,年轻人都忙着挣钱,没人愿意学这劳神费时又没钱的活计。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_j0[ f$I[

eQ/A W:qCsfA

j+V(rj f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jLY$hM;Gt,kUD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PA;J*JS0o:o'Q1p

  杨云峰老人是西安市另一位泥叫叫艺人,他所在的雁塔区鱼化寨,在解放前就是泥叫叫的生产基地,“最红火的时候,寨子里有三四百户人家制作泥叫叫。”杨云峰告诉记者。比起位于白鹿原上的狄寨,鱼化的交通便利,曾是西安到户县、周至的必经之地。过去,鱼化泥叫叫都在都城隍庙和八仙庵批发零售,从这两个地方,鱼化泥叫叫红遍了西安市,走向了外地。文革以后,一度红火的泥叫叫开始沉寂,改革开放后,一些老艺人重新拾起泥叫叫手艺,并试图为这一古老玩具寻求市场,然而种种探索始终未能成功。

3Nw@1?bM(\I&J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R3x+B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鱼化寨也养育了一方泥叫叫,它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的泥叫叫必定不甘寂寞。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鱼化寨从西安一个边远的村庄逐渐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如今,靠近西高新,毗邻外事学院的鱼化寨也染上了很多现代气息,曾经的土楼现在已是一栋栋小别墅。伴随着寨子的不断发展,鱼化泥哨也在造型上不断创新。杨云峰老人从小就爱好绘画和雕塑,这些年在鱼化传统泥叫叫的造型基础上,创造出了卡通风格的师徒四人、连体的白蛇传、王宝钏和薛平贵、十二生肖、秦腔脸谱等新造型。杨氏泥叫叫造型精致、人物表情生动,色彩艳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风格和模式。

)cv[!u:UH

?-l)n!?MF4iov  外事学院漂亮的南大门正对着一条小巷,巷子虽然狭窄,但热闹非凡,这儿便是鱼化寨,走过这条热闹的小巷,路口向西走不远就是杨云峰的家——窄院门、小天井略显拥挤,一进屋,便看见仿古条桌上满盆满盆的泥叫叫。杨老人满头银发,但精神很好,话不多,他的儿子杨帆告诉记者:“以前父亲很健谈,但是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现在说话不太利索,不过他心里清楚得很呢。”

)\ScIHVW x

Pp u$_UC+d  杨帆继承了父亲的泥叫叫手艺,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的他对民间艺术也多有研究。“我父亲很喜欢娃娃哨,改革开放后曾经集中寨子里的手艺人办了个泥叫叫作坊,想要走旅游工艺品的路子,当时一些外国人也很喜欢,但是那时的泥叫叫造型太简单,不是很漂亮,所以没过多久也就不好卖了。”杨帆讲述了杨老先生探索泥叫叫出路的往事。“创业”失败后,杨云峰老人便一直在泥叫叫的造型创新上下工夫,鱼化的泥哨才有了今天的模样。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ux}*? p]5GU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N&G,@1J3G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bY5[N5v] d k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9f4{$O(tj

BQ9IH5U)OJ  思索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K4r

tROZy_e S*nP  因时而变,传统玩具正值“转型期”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hJ0D9M b:kb:O[mg

;IR{_ e&N3J  作为玩具,泥叫叫现在的市场还有多大?杨帆说:“现在的孩子玩具太多,又有电脑,谁还对泥叫叫感兴趣。”他顺手拿起一个“诸葛亮”,“孩子们从小看着‘喜羊羊’长大,都不知道这是谁,怎么会喜欢呢?”说话间,杨帆11岁的儿子正在另一个房间津津有味地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虽然爱看“喜羊羊”,这个壮小子还是很喜欢制作泥叫叫,他从小就跟着爸爸和爷爷学习制作泥叫叫,曾获得西安市第二届少年传统技艺大赛优秀奖。问杨云峰老人有没有想过制作喜羊羊泥叫叫,他摇摇头:“这样就没咱自己的特色了,而且肯定竞争不过布娃娃喜羊羊。”

Hah _{5i

2[O#D2D9o\sn`|  有人说,只有继续承载着民俗、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民间艺术才是活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古老玩具的泥叫叫,在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玩具”的功用,而蜕变成“博物馆型艺术”,它仿佛是玻璃展柜中的一件青铜器,只能供人玩赏。难道泥叫叫真的就从我们生活的舞台中退出去了吗?

@9Y%f4Cle%Jk0[Lb

8W0S\0DY4K  我国出产泥叫叫的地区可谓不少,有些泥叫叫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期盼,如河南淮阳县的求子泥哨、白鹿原狄寨的祭祀泥人;还有些地区走上了泥叫叫发展的探索之路,在贵州黄平,泥叫叫已经成为县里的特色旅游产品,更有专家建议泥叫叫应该走进小学生的美术课堂,让孩子们记住我们的传统文化。

1]&z%J7y:~$\r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4WI.@"R(BY

  无论是制作泥哨的艺人,还是民间美术专家,都认为:如今,传统泥叫叫要生存,必须要转型,不能再坚守玩具的阵地,而要向收藏品、工艺品、旅游产品方向发展。然而,杨云峰老人曾经并不成功的市场化探索证明:只靠艺人单枪匹马、零敲碎打地游击战式开发很难打开市场。“民间手工艺的开发,光靠艺人、学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方面,政府一定要起主导作用。”常年研究泥叫叫的民间美术专家臧卫军说。

Pm'\]unM&t

-{`z,R&dcGqp5nu2G

p?L(Y_9l0F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K$Z1b)Pst9ZR

x%UL(H!q k(WGx(^  63岁的杨云峰老人有个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喜爱了一辈子的泥叫叫走上一条良好的发展之路:“现在,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把我们这些艺人找到并集中起来,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有更大的动作,让民间艺术融入现在的市场,帮助民间艺人把手艺传下去,也让娃儿们不要忘记这些东西。”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e\2R-n`p9J

}Z TZ_&b0Mwh;n-Z  工礼网小编语:当我们在为美国的变形金刚而激动不已的时候,当这一款玩具风靡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也要找一个,让外国人激动的理由?

Qj6I~ xf4[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3B\EG!OXp`

  玩笑归玩笑,但如果这样有着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不能在历史的发展中传承下来,你是不是,和工礼网小编感到一样的遗憾。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X4r}W

Vv-u5`-s TY'KU5q4h  当徐文岳老人说:“不能靠这生活,一年才能卖个两三千元。”说到底,是一个市场出路的问题!

|iM s.C%l

la]`Z)j  没有市场的出路,没有经济上的支持,象“泥叫叫”这类的传统文化产品就很难传承下来,而现在碰到类似问题的民间玩具,又何止泥叫叫一个。

c g8_^|[-t,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B9V5f]d w

  怎样解决这类产品的出路?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GW:u8}0T!sl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VX^.r

  小编认为,这类产品,从来不缺少文化。这也是这类产品的最大优势。

6I(Uno;w X8JK5ZM

q _4\Yj'S  首先,要在产品上,下工夫。在这个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环保的现代社会里,要将“泥叫叫”这类的产品,在生产工艺上,加以改进,要屏弃过去的一些现在看来不卫生的生产工序。特别是颜料的选用等方面要加以改进,让现代人更容易接受。

p yXX)n:u/H['@`

3M W#emi  其二,加强宣传和拓展销售网络。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Y J$MU O![sS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9o|ZO I;L

  小编是浙江人,从个人角度说,我很少有听到过“泥叫叫”,“泥哨”这样的产品。国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打入海外市场。所以,小编认为在产品的宣传上,要加大投入。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O9E&K`

K;lWM@.VM  另外,在销售的网络上,更要注重建设。良好的销售网络,才是良好的市场销售业绩的保证。小编认为,这样的产品在海外,可能更容易受青睐,原因很简单,这样的产品“很中国”。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r&g5qe&m ~Q6b

/nA]1yt9d1KO l  当然,以上这些,都需要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和有企业资金的进入下,才能开展起来。最后,希望我们的传统民间工艺礼品,都能很好的发展下来,而不是简单的进入了博物馆。

VMT N| d?~#X

6N5Z1b5E;YF~#A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Mt$@:v T

  

)F%XR5m+}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e%tA m BbK A

;F'O7D4T6y)T;vrY^/i  

/a5D4Cr H9I!o1Wv

],BO3F@m4kN

#yi(A2Jd"M2P6^?3[

3w1T#a5xe!_1ly

,GjD+K)|%B+r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y&mUP`]+O~Tg

TAG: 传承人 传统技艺 泥哨 民间玩具 传统玩具 泥叫叫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