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兰州官员:大量文化遗产活在兰州民众日常生活中

发布: 2009-7-19 14:09 | 作者: 朱世强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7月17日 15:38 | 查看: 769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E,nYI{,Pb|9Q6d

  中新网兰州7月17日电 (朱世强)兰州市副市长孙若风日前作客“金城大讲堂”,讲述专题《马蹄、犁铧的碰撞与交响——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在兰州的融合及其遗产保护》。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K q5HJ R@

#] Q {)Qr4e  此次讲座,是以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往日兰州的碰撞与融合为主线,介绍在这一历程中形成的兰州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阐述其孕育的兰州精神、兰州文化,乃至于对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价值。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fw OwT)Z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q*i0O{ J8cy

  兰州,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之地,也曾是中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临界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兰州相遇并演绎出一台又一台大戏,是因为这里兼具从事牧业和农业的双重地理条件,并且处于古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处于维护西北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河西走廊的起点上。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M'O SS\f/Y

VS^;m!@G  孙若风说,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互补互动在兰州有着典型的表现。农耕社会给游牧社会带来过当时的先进文化,而游牧社会则表现出农耕社会欠缺的闯劲、拼劲和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的“对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现象。

8`)Rv I$Y:b,l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y)y[p4y

  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现代化的今天,传统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都遇到了危机,甚至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这种危机事关兰州的发展定位,从全国看,则事关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v5XD:_'@6|4Rhf

x:^V7U%BE!Dt  孙若风说,导致民族传统和文化遗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社会环境已经改变的情况下,所谓的原生态保护只是一厢情愿。如何实事求是地保护这些遗产,才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zj$HErK"p

(Y;W;oi\%f)B  这位从文化部挂职到兰州市政府已经两年的官员表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两大分支,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特别是挖掘、展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精髓,以此来丰富今天兰州人的文化生活,深化当代兰州文化的内涵,丰富和提炼兰州精神。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 S?"wUF {{

dK8YXIf  “大量的文化遗产还活在兰州民众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孙若风说,已经远离现实生活的部分,则要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学艺术作品,来揭开尘封的城市记忆和乡村记忆,唤醒蛰伏的生活激情、审美体验和创造能力。让世世代代兰州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子孙长久沐浴到传统文化的阳光,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330多万兰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 bU xhfu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M6\avG$v

 

/Y1B4h\,V

TAG: 兰州 民众 日常生活 文化遗产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