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十年的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淀,不仅使我们夯实了民间文化的基础,同时也让人们尽情体验到民间艺术的魅力。进入“后非遗时代”,我们当前传承和弘扬优秀民间文化的工作只是开始,民间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在市场和商业的挤压下,民间文化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
21世纪初,当中国的民间文艺还没来得及从传统社会中转过身来,现代化社会已轰然而至。此间,中国经历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自然村落以每天300个的速度消失,至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1.27%。急剧的社会转型给民间文艺带来了太大的冲击和骤变。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扬帆启程
民族几千年发展形成的文化积淀,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同时,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没有任何先例可循。2001年,以冯骥才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民间文艺有识之士率先认识到民间文化的这场困局,有着责任担当的民间文艺工作者,以实践先于理念的睿智,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倡导下,发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5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由此,中国民间文化与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接轨并行。
要在十年的时间厘清一个目前,中国列入联合国名录的“非遗”项目已达36项,成为列入名录最多的国家,国家公布的三批“非遗”项目共达1219项。民间艺术从与当代人生活渐行渐远的边缘化境地逐渐回归当代社会和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国固有的民间文化的概念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彼此呼应、相得益彰,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逐渐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一个由政府主导、专家指导、民间参与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方兴未艾,全面展开。
民间文化遗产研究理论的形成
这是一场通过民间文艺工作者的伟大实践不断孕育民间文化遗产理论的实践运动,民间文艺工作者完成了思想理念、工作原则以及行动方法的统一,在走出书桌回归田野的旗帜下,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得到了我国目前尚存有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庞大数字。
民间文艺界学者在行动中摸索,在比较中吸收,逐渐确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之路。大量丰富的田野实践化解了变幻莫测的理论问题,源于精神高地的文化分析廓清了抢救和传承工作的疑问。民间文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从边缘化的“潜学”成为一门时代文化的“显学”。关于中国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民间文化研究已成为热点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其先进思想、学科理念、田野作业、科学方法及其理论成果都为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和发展贡献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经验;其优越的举国体制保障和“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网络以及由各界民众共同参与所形成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既是中国人民及其民间文化工作实践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生动体现。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既丰富、发展和提升了民间文化的理论水平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看到了中国民族力量的强盛和精神力量的伟大,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都难以与之颉颃的。面对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入侵,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率先提出将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