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蒋伯浩]文史典故不容错注

发布: 2008-11-12 13:06 | 作者: 网络转载 | 来源: 民俗学论坛 | 查看: 554次

文史典故不容错注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f*]'`'Pg G d

5a F!Y g8h^)}}h{■ 蒋伯浩 
^0a7|'a'SZj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A0dH/Dn
发布时间: 2008-11-12 10:00 中华读书

Rvgc&T BR/C F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b ~4@m G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k,dN9gO#e:]:gg3uVEW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b9`;sk2H5[rE.p
  因为种种原因,大陆的读者,对于齐如山其人及其著作,并不怎么熟悉。感谢花生文库推出齐如山作品系列,让我们得以亲近那已逐渐远逝的一代文化名家的风采。这是一套耐咀嚼的好书,而编者也为这套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作。美中不足的是,编者在历史宗教、民俗诸方面的知识储备稍嫌欠缺,所以在给书中一些语词补加注解时,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出现了不少错漏。兹从《北平怀旧》一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中拈出数例,就正于编者,俾供再版修订时参考。
2WA w#lHu%^
#Q"R9cTac$IZ:y  《北平城内的名胜·东岳庙》一篇中,齐先生原文说此庙规模甚大,“两庑为七十二司”,编者不明白七十二司为何物,在注解中说:“司疑为间,作者论两庑规模,是说东岳庙左右两廊间口之多,当为房屋‘七十二间’。”其实,“七十二司”,就是地狱七十二司,有速报司、福寿司等等,讲的都是道家福善祸恶等一套因果报应思想。东岳庙两廊塑有地狱七十二司的塑像,根本不是什么有房屋七十二间。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YEuV3H HW z/Z%n.y:|

R+T5^g j%e.F_  《北平的建筑》一篇中,齐先生介绍乾清门内有“日讲起居注官办公之所等等”。除了把“日”字错成“曰”字外,编者又把“注官”二字拆出来作了注释:“注官,即按资历、业绩等授官;注,注册,像是给官僚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的意思。”这个注解煞费苦心,读来却让人忍俊不禁。其实日讲、起居注官都是官名。日讲负责每日为皇帝讲解经书;起居注官则是负责对皇帝的日常饮食起居进行记录的官员。在清代,起居注官多由日讲兼任,故又连称为“日讲起居注官”。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n?R+R&K6N.G7C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8f5F*xh FS
  《北京百戏图考·开路》一篇中,齐先生介绍北京各地“开路”即“钢叉会”习俗说:“在乡间,扮此者皆扮成五鬼,各持一叉捉拿刘氏。”编者对此习俗似乎懵然无所知,注解中作推测说:“北宋王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规等五人结派从政,颇有权势,策划封禅符瑞之事,极得真宗赏识,时称‘五鬼’。又说五鬼乃五穷鬼,即韩愈《送穷文》所称‘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钢叉‘开路’之民俗绝迹,五鬼亦寥落不为人知了。”实则对于民俗学、佛教神话稍有了解者都知道,此俗源于民间流行颇广的目连戏:目连救母。故事说佛的十六大弟子之一的大目犍连,母亲刘氏不信佛法,死时被五鬼手持钢叉擒去,落了地狱。后来目连用尽法力,终于将母亲救出。真难为了这位作注者,从书册中翻出了两个“五鬼”的典故,却偏偏与齐先生文中所谈习俗风马牛不相及。
PX \ s0tV6m
'L1V!yk)q*L Z`  其实这些语词,并不算什么偏僻艰涩的东西,编者注解时如果没有把握,只要翻一翻工具书,大体都可得到解决。实在不懂,那就干脆付之阙如,省得以意为之,反而误导读者。

TAG: 文史典故 错注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