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千块“古匾”藏着怎样的社会嬗变

发布: 2012-9-15 23:27 | 作者: 范昕 | 来源: 文汇报 2012-09-15 | 查看: 334次

:Fdi4s.ZN

  图片说明:位于临山一条公路下方的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俨然是一座“地宫”,甚至馆内还有四个民国时期的防空洞。这里陈列着三千余块匾额,从明代早期至上世纪初,涵盖功德身望、贞洁贤孝、婚喜寿庆,官府门第、医德教泽、庙宇宗祠等内容。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kl,ut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 @ C],v a ].L\"D*D

  图片说明:

0e:G3o ~9F(aP

(Z,s%n_.Ye(L

  图片说明:“瑶池开宴”匾额。晚清重臣曾国藩题写并赠与人祝寿的,同治年间所制作,用的是阳雕法,即文字为凸起的,一般工期为2至3个月。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IPK%UN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HP"o.~,_

  图片说明:“探花及第”匾额。明清之际名书法家傅山为某人获得探花而题写。该匾额字中带画,木料为整块金丝楠木。

AJY|&A!QD+A/l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U0\;Qi9I

  图片说明:“勤俭可风”匾额。晚晴重臣左宗棠为下属所题写的,给他人树立了一个标杆,光绪年间所制作。

#w(VOtt#Zp!Hn:AP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E!G(T j(i

  不管多少匾额随近百年来古建筑的渐渐消亡而如何漆落、木缺、残破不堪,它们仍是历史上某个时代真实思想、情感或意识的反映 三千块“古匾”藏着怎样的社会嬗变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光瑞谈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

oA4l q.J@1\2z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m:o)h {1BLF.g

  本报记者 范昕

,^{5OMj

  这里,悄无声息地陈列着三千余块匾额,从明代早期至上世纪初,涵盖功德身望、贞洁贤孝、婚喜寿庆,官府门第、医德教泽、庙宇宗祠等内容。它们是刘光瑞先生历时二三十年踏遍西南各地一块一块搜集而来的。重庆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所藏匾额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大,题材内容之丰富,在全国的古匾博物馆中少见。

$\3@#c4O/W

  匾,古字“扁”,本意为户口册,后来逐渐演变为亭台楼榭的名牌、宅内店堂的标志,与附着的建筑珠璧交辉,因多悬挂于建筑的上方,又被称为匾额。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艺术,融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于一体,集字、印、雕、色四大类,样式有册页匾、书卷匾、画卷匾、秋叶匾、碑文匾、虚白匾等。古匾是封存的历史,包罗社会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文字学、民俗学、人文地理学、比较社会学、成语学、地名学、文物学、建筑学、书法艺术学、篆刻学、地方志、管理社会学等诸多学科。

P0GV0Zt8fQy

  不管多少匾额随近百年来古建筑的渐渐消亡而如何漆落、木缺、残破不堪,它们仍是历史上某个时代真实思想、情感或意识的反映。

8A7n3n3uY V(TlD
Q P!^2n5Rc

  “你去看吧,世界上几乎没有遣词造句一模一样的两块匾!”就冲这句话,他开始疯狂搜匾,一搜二三十年

#Q2L Z)V)Z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B|Sx+YH]R"z

  刘光瑞的“正职”是名悬壶济世的中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刺熨疗法”传承人,搜集匾额只算得上他的“副业”。每天上午,他总会“坐诊”重庆枇杷山或两路口的少林堂,为病人把脉开方子,到了下午,也总不忘到名匾博物馆去转转瞧瞧。

`w"l8~`9q;l'm5T

  搜集与中医相关的物什以及医书,是父亲刘少林传给他的,而搜集匾额,其实只因一句玩笑话。二三十年前,刘光瑞随父到农村搜集古时的线装医书时,顺便带回几块匾。当时父亲的一位好友书法家许伯建到家里做客,刘光瑞竟不知天高地厚地问:“是你的字写得好,还是这些匾上的字写得好呢?”不想这位许叔叔笑着道:“今天的人看到古时的匾都得畏惧三分呀!这上面的字都是榜书,斗大一个,没有一定的功底不敢下笔。匾中的学问更是多着呢!你去看吧,世界上几乎没有遣词造句一模一样的两块匾!”刘光瑞不信,“哪能没有相同的遣词造句?”就冲这句话,他开始疯狂搜匾,踏遍巴山蜀水,甚至远及云南贵州、内蒙古、福建、广东……收藏到3000余块匾的时候,刘光瑞蓦然发觉真是只有十来块匾遣词造句算得上极为相似的。对于当年的那句玩笑话,他或许输了,不过赢得的是一辈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他觉得很值。

X'l;P!G/} Is

  由搜到藏,由藏到攒,由攒到研究,刘光瑞坦言与匾结缘就像在跟古人的灵魂对话。现在的他,刚写完一本名为《中国匾额学》的书,未来,他还想将匾额上的字变成榜书字典。在他看来,研究总是要为现代人服务。“人的肌肤疾病好治,但人的愚昧不好治。办了这么个名匾博物馆,我是希望通过展示治疗人的愚昧。你看,与名匾博物馆坐落在一起的,还有我早年开办、目前正重新布置的中医药博物馆和国医书院。这其实是按精气神来布局的,人活着就是要精气神嘛,医术能养身,匾额则能养神。而你在给别人养神时,自己也养了神,你在收藏这批匾时,也收藏了自己的素养。”刘光瑞说道。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P"@y$v5_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N)Ag7J o(K*x6\

  流落民间的匾,“变身”门板、墙板、床板、砧板、洗衣板、猪圈挡板……满是刀痕、斑迹、蛀虫眼、缺口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F%T)VH4w(S5m^

  “匾一般来自大户人家,像是一幢建筑的灵魂,‘破四旧’后往往流落民间,现在多见于农村,成了门板、墙板、床板、砧板、洗衣板、猪圈挡板、熏烤腊鱼腊肉的垫板……满是刀痕、斑迹、蛀虫眼、缺口。不过,这也使得它们在‘文革’中得以保存下来。我所收藏的匾中,约有五六十块都是这么淘来的,当然,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E {Se$E!_(e#O

  说起一块似被水漂得很白的匾,刘光瑞道,“那是1996年的事了,一回在农村的河边,我看到农妇洗衣服时垫了块板子,又不像是一般搓衣板。起初还以为是块石板,走近一看发现是块木板,上面的漆和金都被磨掉了,唯独在的是刻的字。我花了300元将它买了回来。”

/WhDk|%P dd

  一块刻有“诗史”字样的匾,密布着累累伤痕,是刘光瑞从长江上游、雅安与宜宾之间的一个沿江小镇偶得的。“那天镇上的土马路边有人大摆流水宴,大概是为做寿之类的喜事,厨子们在一旁的案桌上利索地宰起猪来。我留意到案桌上的砧板似乎有些大,凑近一看,发现上面竟然刻了字,虽然已被菜刀剁得有些模糊,浸满油渍,但的确是块匾,并且用的是整木料。最后这块匾是我临时去镇上买了好些木料换来的,为了不扫主人的兴,我也凑了100元的份子钱,对方高兴得很。”

6O.sJ5A_3}:Gk I

  刘光瑞甚至从猪圈里抢下来过一块写着“巡礼”的匾,匾的后头甚至钉有门栓。“当时我去一户农家搜医书,发现一旁的猪圈里,几只小猪在用鼻子奋力地拱着猪圈挡板,很是可爱。我伸手进猪圈逗小猪,无意中碰到猪圈挡板,感觉板上有字,多年来的搜匾经验告诉我这可能就是块匾。不过,它可比一般的匾短多了,猪圈挡板能有多高呢!果不其然,这是一块被锯过的匾。”

ozS0\;v7S

  “别人说我像城市里来的乞丐。每到一个地方,不去关心吃喝玩乐,而是打听哪里有匾。得知线索后,会走进别人家掀开床脚、抬开门板、翻进猪圈探查挡板、钻进柴房捣腾待烧的木板……凡是一般木块可能用上的地方,都不放过。”刘光瑞笑言。在别人眼里,他捡拾的是一文不值的烂木头,而在他自己眼中,他捡拾的是被丢弃的文化残片。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Lk(Z'_k)TwOX

  就连那些残缺不堪的匾,刘光瑞也将其小心翼翼地带了回来,在名匾博物馆里为它们另辟一席之地。“正是这些残匾才让我的名匾博物馆更加完整。它们是如何被拆毁甚至丢弃的,是历经战争、‘破四旧’还是城市移民,同样值得我们追问。建筑物上的这些匾额寄托着过去百姓的生活希望,也凝聚着古文化的厚重繁荣,如今只留下一字半句,让我们在读不通时尤生痛惜之感。而对于缺失的文字,我们又能否给出正确的注解?”

mk @-nWz x
g4YM Al

  在匾额折射出的古代中国,衡量商人的第一要素不是财富,而是善心,即有了钱如何回馈社会

;pyN(B:KUv[m-K

  打理名匾博物馆,刘光瑞是花了些心思的。他在“地宫”式的展厅里特辟一处“舞台”,通过“幻灯片”展示柜——一个个上下用导轨固定的木框,将所藏之匾分别按照近百个主题加以归类展示。三四块相同主题的匾往往被安排在同一张幻灯片上,譬如书有“云程初步”、“青云得路”、“青云独步”的匾讲的都是“仕途”,书有“百步穿杨”、“技绍穿杨”、“智勇兼全”的匾讲的都是“武威”,书有“正直难老”、“春秋不老”、“壮椿不老”的匾讲的都是“不老”。

4[*k ^M@F

  “解匾析文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消失的社会,它的朝廷管理,官场社会;物流消费,商业兴衰;治学读书,科举应试;人害天灾,平民宜居;婚庆寿宴,民俗民风等。匾额中有许多朴素的道理,可以洞穿历史,也可以启示未来。像是古代中国已有和谐的观念,无论社会或是家庭,‘只栽花’指不要栽刺,‘温良恭俭’是指不要横眉冷对,‘耳顺同荣’是指不要逆耳犯言。又如匾文化艺术中常有财为善而聚,德因善更明之说。衡量商人的第一要素不是财富,而是善心,即有了钱如何回馈社会,于是有了书有‘积善庆余’、‘好善乐施’之类的匾。从前一块百年的招牌传承下来,可都是一方乡邻口碑所称,不断传承的佳话。反观今天的商业,暴利横行,诚信、行善的观念更显可贵啊!”刘光瑞说道。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zSeo S

  坐在“地宫”内观看的“幻灯片”匾额都是官匾,随着最后一张“幻灯片”,赫然出现在视野里的是奔流不息的嘉陵江。“为官者迷,本以为什么都有,到头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刘光瑞解释道。而从临江的长廊观看的“幻灯片”匾额都是民匾,随着最后一张“幻灯片”——书有“清白传家”、“耕读传家”、“忠厚传家”的匾缓缓移开,看到的是满堂生辉。“我们是该想想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流芳百世了!”刘光瑞认为匾额中的传家理念值得当今后世深思。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XI Mjb~I&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3]8g[ lY&cW

  ·古匾寻踪·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 _#h0g _!wJ'v}(y


C.]VVV.@![

  当散落的匾串成线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q]\0B4sy

  匾的文字一般为二至四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内容广阔,音韵铿锵,铮铮有声,多为溢美之词,富于哲理性。有时一块匾就承载着一段历史,就是一个故事,一句警世箴言。

B2tre)T;Q-y&nnf

  匾中有朝廷管理、官场社会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sDv"ZU

  中国古代官府名贤赠贺或接受的匾,下有一般百姓赠送的清官匾,如“清白遗风”、“裹粮坐甲”,中有同僚下属赠送的匾额,如“洁己秉公”、“品重名仪”,上有借皇权之势、之名所赐的匾额,如“文魁”、“武魁”、“经魁”、“恩进士”、“岁进士”、“大夫第”、“紫殿储英”。官匾边框上通常有纪录或加级之类的文字,这是古代明清时期朝廷考核官员的一种制度,采用积分制,分记录与加级两种。

!w"D&S$tc!H
}2?{:r8W&k.n&v

  匾中有物流消费、商业兴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VD Ii

  明清时期,巴渝之地,乃天府之国,商贸繁荣,主要取巴渝水、旱两路通商。其沿江、沿河形成码头、商铺、商街及商会馆,店招、店牌、店匾家家均有。在重庆主要有盐商、米商、山货、棉花、药材、青靛、布行、酒行、瓷器、纸行等商邦、商业出现。形成各邦、各行、各商格局,但均诚信一个商业规则,公平交易。如“庆余堂”、“遂安堂”、“太和春”、“敏慎堂”等匾额均是商家店招或字号;“社结香山”、“会列香山”等匾额均为商会馆大堂悬挂之匾;“迎晖轩”、“孝友家”、“礼义家”等匾额均为商家从商言德,诚信之根本。

$iBx3md&Bk4F
%R J,Kv2U^I bW

  匾中有人害天灾、平民宜居

uJ|XN(x

  明末清初,巴渝之地曾遭受一场较大的浩劫,长期处于大规模的内乱中,从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到“三藩之乱”。顺治十年,清政府即“以四川荒地听民众开垦……”鼓励百姓回籍落业,并招民入川,连数百年之久,由长江水路入巴渝,川陕周边走进旱路入巴渝,贵州行栈道入巴渝。落户移民及回籍难民均“重振家声”、“福地安居”、“堂构鸿远”、“凤巢燕誉”、“竹苞並茂”等。人以居为安,房以匾为荣,新房落成,也必有亲朋好友择日送匾上梁,高悬正房,如“画栋云飞”就是寓意避邪求福、平安乐业。

f_;J o2j6f }"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l/A0a3E1`E6|

  匾中有婚庆寿宴、民俗民风

$OpXZ+d

  巴渝民俗中有个重要的礼仪或习惯,就是尊重老人,为老人祝寿、贺寿。如“椿萱齐茂”以“椿”称父,以“萱”称母,喻父母健在;如“婺杰稀龄”是匾中匾,意贺该女子“七十”寿诞;如“宝婺光昭”为杨老太君八旬寿辰众亲友贺,俗指该女子出类拔萃;如“恩荣杖国”因古人曰“幼学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言寿的境界高尚,此人七十岁的恩荣与国家相连。

(n6ak)] l{

  匾文字还有着基本运用规律和不同地域的习惯用句。如巴蜀之地常见寿匾类“齐眉三豆”、“恩加四豆”、“萱堂五豆”的“豆”字是指年龄。“三豆”即四十岁至五十岁之间,“四豆”即六十岁至七十岁之间,“五豆”即八十岁以上。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X8Ffx M/W~&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z{uW urU

  失去匾额的建筑,就像缺少灵魂

Z U&S }Z{y1}

  匾额因多悬挂于建筑的上方而得名,可谓中国古建筑的独特符号。匾额一旦离开建筑,就没有可展示的空间和依附的主体,而建筑一旦失去匾额,就像缺少灵魂一样死气沉沉,让人无法体会建筑的功能、文化。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O&kN{8c

  皇家宫廷建筑大气、庄严,造就的是一大批褒奖德政的官匾;地方富绅的园林宅基,其匾额以雅致居多,彰显本土文人匾文特征,有着饱经儒学的民俗厚重;而一般民众的建房匾或祝寿匾,则完全按照民俗民风的约定习惯。

}$D2JV]b)V

  建筑的基本功能是居住,匾额的基本功能则是对建筑和居住者不同时期、用途的定位。一幢建筑从设计到落成通常需要数年才能完成。匾额制作也是这样,一块好匾,送给谁、书写什么内容,文人和智者均要讨论一番,然后邀请名家书写,交给专门制作匾额的铺子定做。古时候的匾铺就像如今的设计招牌广告的铺子,根据尺寸、档次、材质种类、工艺精简、雕刻难易、漆艺水平、贴金多少等要求制作匾额,而不同匾额的成本和交货时间也不一样。在中国,因各地习俗不一,其匾额制作、匾文称谓、习惯用语都有差别,云贵川西南地区善用大材,整木料做匾,而江浙、沿海善用沙树相并成匾。宫廷州府官吏之匾,善用上等木质,红木、楠木、乌木、香樟、柏木等。

A I7VE[Uw

  如今林立的高楼大厦取代了过去的深宅大院,但每一栋大楼仍不忘冠以一个名字,这其实正是匾额学的沿用。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S)RYt\*m~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B:Pi

TAG: 民俗生活 社会变迁 古代牌匾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