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晓萍致辞
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和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于2012年8月20日至9月2日举办,推进民俗学究生教育工作,增强全国高校相邻学科之间的沟通,扩大与国际一流高校同行的合作,发挥民俗学在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民俗学研究生教育是民俗学学科建设能力的标志,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996年,“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曾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其性质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时隔16年,2012年“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再次举办,拿出诸多有益的理论创新成果,促进民俗学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强化使命,做出理论新贡献,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