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山西平遥古城:家家插艾叶 户户飘粽香

发布: 2012-6-24 10:48 | 作者: 记者 王学涛 | 来源: 新华网 2012年06月23日 16:32:30 | 查看: 447次

YA5]H7As(d"[p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R/_&@;{}
  新华网平遥6月23日专电(记者 王学涛)平遥端午节,夏日的大雨冲刷了整个古城的尘埃,也冲掉了夏日的炎热。一大早,人们就把准备好的艾草插在门上,从锅里取出热腾腾的粽子,先供奉神灵后,再一家人美美地享受一顿,艾草、粽子在雨后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清香。

/]] {(mH u;Q

:WJvz/}T H  平遥古城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1997年12月,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W)M#J.Plk

nA~7EI-o}7ze  任易平是土生土长的古城人,虽然时光飞逝,但是70多岁的他和家人们都保留着传统的端午节习俗

XMxsmu9A3?fn(}

:{2{_ Y8B-k3g  “艾虎乍悬沿户绿”。任易平一起床,就把自己昨天准备好的艾叶插满了自己四合院的两层楼,一扇门两边各插一枝。他说,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再种艾草了,但是一到过节,大家有的购买,有的从乡下亲戚那里要,都会想方设法搞到一些。“艾叶主要是用来除去不详的,过节必不可少啊。”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KC5J-c,N*p:q,V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7i-Zl9S oh$fV`

  在卖平遥特产的小店铺前,赵光兴老人和她的老伴正坐在门口吃着刚出锅的粽子。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j1pK3ISO2l)R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z Y4urJ

  “我们过节,都是亲手包粽子,而且不是糯米馅儿的,就是小米馅儿的,配上红枣和核桃仁,再趁着刚出锅的时候吃,比超市里卖的香多了。”赵光兴边剥着粽皮,边夸老伴儿的手艺,他老伴在一旁乐呵呵地听着。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2x v#s CA F+r!BO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r`:Y hU

  除了艾草、粽子,五色线也为端午节时的古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临街的小摊上编织越来越俏皮、精致的五色线吸引了众多游客们的眼光。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 jrIV$RtFqb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9f-^(GQpGr1n

  7岁的王越鹏手上早早就戴上了奶奶为他系上的五色线。鲜艳的红、绿、黄等颜色的丝线编织在一起,系在他的手腕,从手背上绕一圈后,把中指也拴住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N_Z#~X"z0_.a^,`z1Q

0B3G*_A^  “我小的时候五色线非常讲究,要用100种线编织成,‘百线’在平遥就是‘辟邪’的意思。现在我那八九个孙子、孙女戴得可就简单的多喽。”王越鹏的奶奶李秀琴笑着说,农历五月份平遥的天气很炎热,容易发生传染病,孩子们戴五色线也是为了辟邪,祈求健健康康。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T L&v3O

)~,E,Kz\]Wb  家是江苏连云港的薛婧端午节来平遥旅游来了。这也是她第一次看到家家插艾草、吃粽子的场景。

s"[2y0ST%H n

.L]Vc v @!}v^(s  “以前只是在文学书上看到过艾草,这次终于见到真面目了。”感觉很新鲜的她站在老百姓的门口和艾叶合起了照。

'kn"SqEEWn){5m

9N1X*?H `2Ao  伴随着各样的西式酒吧、现代化的KTV、欢快的手鼓声,平遥古城主街上变得日益“年轻”,但在一排排失去棱角的灰色砖瓦房里,在一串串古色古香的灯笼下,那醉人的黄酒、绿油的艾草、正宗的粽子……是当地民风民俗的世代延续。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6Sqly+n

TAG: 传统节日 端午节 平遥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