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国际环境与世界眼光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走向

发布: 2012-6-17 17:19 | 作者: 张艳国 刘俊峰 | 来源: 《光明日报》2012年06月14日14 版 | 查看: 472次

P v8H%dP R+f_·论点摘编·
*e wA4v$P f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2P$UJ9G+_-Uh ]\8p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Yv:R@#J~

  张艳国、刘俊峰在《国际环境与世界眼光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走向》(刊于《学术研究》2012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研究课题,世界各国政府以及民间团体、个人,为保留自己民族记忆和人类文化遗产,都倾注了理性和热情,采取了切实措施,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西方国家很早就从保护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出发,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作出巨大努力,他们打出文化牌,维护文化安全,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至今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当今世界,除了经济竞争之外,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在内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成为世界各国展开竞争的一项新内容。因此,从世界眼光和国际环境角度认识和研究中国文化遗产,仍显得尤为紧要和急迫。如何更好地做好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推进理论研究,我们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进行立足于世界眼光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更新,做到与国际接轨,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先进经验;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提高自身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能力。第二,由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所决定,我国与周边国家拥有很多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在保护文化遗产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同我国的周边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第三,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弘扬民族特色,有代表性的民俗和与民俗相伴的传统民族节日也应该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第四,要善于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运作保护文化遗产。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确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促进民族文化自觉,站在人类文明的终极价值立场上,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悉心保护,从而福泽子孙后代。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4D o uSw9I9nPkw

)}b:['i i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Y~E4W.S

TAG: 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 西方世界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