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靳之林:我的心在黄土高原

发布: 2012-5-30 23:40 | 作者: 汤素兰 |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2-04-19 08:44:42 | 查看: 456次

9M7d&u2JX  

/K-YQC"S.kz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 B6a3iI

  人物简介:靳之林,1928年生于河北滦南县。1947年—1951年就学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师从徐悲鸿、吴作人、冯法祀先生,国画师从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先生。1951年—1961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73年—1985年赴延安落户。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顾问。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8e+r9M0~B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LyT!E

  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作品展。油画《南泥湾》曾参加中国美术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展》和《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油画《公社女书记》入选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肖像画艺术百年展》和《中国美术馆百年展》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重要展馆收藏。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_&Y3k4G9L3S8}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WL

  著有《抓髻娃娃》、《生命之树》、《绵绵瓜瓞》、《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中国民间艺术造型体系》等学术专著并翻译至多国。

%^:W~ U2Fk;m]K!sGQ

7I5m,e4Q3TAR(g(I  系“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的政府津贴专家”,曾获法国功勋与敬业最高颁奖委员会颁发的“为人类特殊贡献奖”金质十字勋章,获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年荣誉证书”等。

5fz h } R)M _c

  油画《公社女书记》(中国美术馆收藏)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uo IvoJz/l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6c8d9I0b

  听说靳之林要回北京,就连80多岁有严重关节炎的老郝,也在孙子的搀扶下,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来了。夯夯家里的人越来越多,炕上炕下挪脚的地方也没了。

0`&m;Xw-v$pFe0qxc

!nQ(hjW8w  “靳老,听说你要回北京,我们都为你送行来了,你给我们村办了那么多好事,我们子孙后代都不会忘记你。”老郝说。

;@-h7U*?'J#]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t F^nIGXi

  “这可不敢当,我感谢你们都来不及,我上山画画坐的毛驴车是你们拉的,饭是你们送的,热炕头是你们烧的,这些我心里明白着哩。”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 No'[5wNH3O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p!d%L3YX

  老郝迫不及待地说:“我老郝党龄60多年了。从合作化以来当过40多年的村领导,从来没见过我们村搞得这么红火。谁能晓得这里有个黄河乾坤湾,小程能建起民间艺术村,碾畔能办起民俗博物馆?要不是你这个能人来,怎会在这里搞起黄河文化旅游?真是连门儿也没有。”

3?!fA;Bq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l!U@i l

  大家说:“真是,真是,这谁不晓得。”

"r LN(P&?-J

W,PLmJa(gN  这时,夯夯的婆姨让人们腾出地方来,招呼靳老吃饭。有人急忙将炕上的被子叠在一起,让靳老当作凳子坐。大瓷碗盛着米汤,热气氤氲,骚动的人们渐渐静了下来……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EDWnY6^2w'b2_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x,b1m+M,q'~n

  2012年4月16日,国家大剧院展出了“黄河的协奏——靳之林黄河专题油画作品”。83岁的老画家,指着墙上一张张旧照片,回忆起10年前在陕北小程村采风的往事,钜细靡遗,历历在目。仿佛他的人回到了北京,他的心却留在了黄土高原,伴随着滔滔黄河水,百转千回,日夜奔腾。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 a e!@F/y-?'T

.Y]TN7S)S  他跪在延河边上,让脸贴上水中宝塔山的倒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9fjOw:r2G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i/NmoH6BT

  提起画家靳之林,人们立刻会想起那充满泥土气息,弥漫时代氛围的油画《南泥湾》,那幅用奔放笔法描绘的憨厚质朴的《陕北老农》,那一大批与陕北、延安有关的创作、写生,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坡,白雪飞舞的延安古城……

3u&m-F){ is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J"WlHU'uu

  1948年,还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画的靳之林,偶然见到了古元的木刻《菜圃》,深受震撼。“这里没有俄罗斯西伯利亚大森林的情调,也找不到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的色彩,一切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独特的浓厚质朴的色彩和气息。”

l"zm%Qs$A/zz[

5\"A.E8T)xH S  如果没有遇到古元,靳之林或许会在抽象派的道路上走得很远。“我狂热地追求这种风格。小的时候,就是不想画人,我觉得世界上最脏的是人,我追求陶渊明的境界,‘田园将芜胡不归?’。”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3WJ DY9x&p"sy]3K e1?*G

+r6zp2fY a  一幅《菜圃》几乎是夺魂摄魄,将出生在河北的靳之林引向了一块完全陌生的土地——黄土高原,在这里他拾回了艺术生命的“自我”。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_ Yg.s:k9a*DE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Q/T3A#x j!sAmg/J*c

  1959年到1961年间,为创作革命历史画《毛泽东在大生产中》和《南泥湾》,靳之林两次来到延安,数十年的渴望终于实现,他跪在延河边上,这是古元木刻里拉手踩着鹅卵石过河的地方,他尽量将身子凑前,让脸贴上水中宝塔山的倒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JF.zy2J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z Jv+jjcu e

  羊群云朵一样游动,山峦起伏绵延,宛如大海的波涛。羊倌用牧羊铲铲起黄土,甩向头羊,尘土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靳之林跟着羊倌走到二十里铺,迎头撞上一个老石匠,他脸上沟壑纵横,一如陕北的山塬。眼前的老汉正是最好的模特。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k9}5G4ZS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W/_y6Fh

  “大爷,我给你画张像好不好?”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b{5M*o

u[Ls kd\w ]J  “画我?我不画。”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A!{8f8ISZ

(P;E])Y8b.lYp"DM  边上的人七嘴八舌,“老汉,画一张嘛!”“我想让人画,人还不给我画哩!”

o.A8bHS'N#B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v7E:r$^ I0c

  老汉终于同意:“好嘛!”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I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6B#jw;jcc~

  靳之林立即打开油画箱,调色板、画布、颜料摆出来,开始画画。围观者交头接耳。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TzJA+n~d$BF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Y+Lh*CO*Ph$gRL

  老汉第一次做模特,不习惯一个姿势坐在那儿不动。天色渐暗,只画到一半,老汉早已坐得不耐烦。

c+G:Pk Tl MT6|Q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S2}U*N[6{w

  “大爷,今天画不完,明天你再来,行不行?”

e0h6kB^)`)n"~(@i

P x/m tN5{B  “能行。”老汉满口答应,如获大赦似的走开。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eD nTNyFs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FhweG/}

  第二天,靳之林在工地等到日照三竿,仍不见老汉身影。

9_u }_N4}bl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9^&V(o"j u

  “他会不会跑了?”一个小伙子说。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H Kg,?%D K D:p

H:Y2\0`Zd-W  画了半截,多可惜啊!靳之林赶到40多里外的青化砭去找老汉。天色擦黑,村子里的狗围着冒然闯入的靳之林狂吠。一个人影从窑洞里走出来,借着灯影靳之林认出了他:“大爷,是你吗?”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OL7?y @~AAN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j!Jg&r ?#UC

  老汉愣在那里:“你……你,你怎么找到这儿了?”没等靳之林开口,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人家都说你画像是要捉拿我,我,我就回来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p(CeEG#^1J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V6kl^K[.S&d

  “我是画画的,又不是公安局的。”靳之林解释说,他准备画《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把他和毛主席画在一搭儿。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 eO Q)gFxb

&O@bas Z,D%cq g  “快进屋,快进屋!”憨厚的老汉知道没有危险,立时爽快起来。

7]&E)SgF

zs9]H7B&QA;k  在延安的两个月里,靳之林完成了《延安土窑》、《揽羊后生》、《黄土高原》、《黄土坡上第一道犁》等作品。接着又受军事博物馆之邀,创作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南泥湾开荒的油画——《南泥湾》。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g+u6N(iv,]r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IM }1q}NGVO

  画完《南泥湾》的草图,靳之林回到北京。军博的李凌云带他去见王震,这位当年以开荒名震延安的三五九旅旅长仔细地看着眼前的画卷,笑说:“真像当年的南泥湾。我看到画南泥湾的画,都没有这张好。”他又问:“什么时候完成?”

|M/H U P)}

${K&nH.@}&a%Y5Y.k3X  “大约得两个月。”

;cW$my6tg2P

6Vo(M M8wwUWa  王震说:“油画呀,别太着急。油画是不能‘多、快、好、省’的。”

e.z$Ip4F"}U

,EP*?-D8Ry1|]C%b0c  将军热情地留靳之林吃饭,说自己也喜欢画,特别是徐悲鸿画的马。

o|y\v%j$qOz7k7y

j3]D&l3`0[R%A  “徐悲鸿先生是我的老师。”

1`7yCQ3[)?/_Gn3c _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1Fd h{tG

  王震听了高兴地说:“名师出高徒啊!”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rV}1u$e-Vs^6?A

S b vB'd i  就像闻立鹏(原中央美院油画系主任,闻一多之子)评价的那样,靳之林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油画,明显受徐悲鸿、董希文、王式廓等传统学院大师的影响,得到了欧洲传统油画技法的精髓。徐悲鸿对素描油画的“宁方勿圆,宁拙勿巧……”的造型;董希文对油画的“远看惊心动魄,近看奥妙无穷”,“大笔小笔一拥而上”的技巧体悟;王式廓“通过一张画看出一个人的家史”的要求,使靳之林的艺术技巧、观念得以大大充实提高。

Kl tK a"_

,D p C^7y z8~  可靳之林骨子里留着燕赵之士的慷慨悲歌,生猛癫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也决定了他的艺术道路必不是囿于斗室,精工细作的;他需要走上高原,走入田垄,拥抱最原始的土地和最强健的心跳。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p#j/NM"["i]&Z1?(a

'N]%X2J?K2Op)i6ui  靳之林说:“我应该是个疯子,但是我让儒家思想给融化了,内里边的火都爆炸了,外面的东西还是中国人的仪态。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走在农村的时候,我自己在野地里,高歌过田埂。我一个人唱音乐会,能唱两个小时,也有情感,然后还自己作曲,编歌儿。在农村,没有人的时候,从黄昏一直唱到晚上。”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Pz"HB} cQ4[

!_!Zp&b~'V&KH| j{  他把陕北农村老大娘请进中央美术学院表演讲学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Hf%vD^)o n

/c$U~9L j*n {2]m  提起画家靳之林,人们立刻会想起他如痴如醉地在延安沟沟坎坎组织12个县的民间民俗艺术普查,办剪纸艺术学习班,发现民间剪纸能手。他把陕北农村的老大娘们请进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殿堂表演讲学。他在陕北、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奔波调研,著书立说,写成了《生命之树》、《绵绵瓜瓞》、《抓髻娃娃》……

IGb#Q!q;rO d~

+O rc;r0w1a  “徐悲鸿的油画《箫声》将我带到艺术的殿堂,古元的版画《菜圃》指引我到延安,延安的老大娘交给我两把金钥匙,一把是‘生生’,一把是‘阴阳’。”1984年,靳之林发表文章《我国民间美术的造型体系》,提出民间美术是独立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和西方美术体系之外的“第三体系”。“第三体系”的提出为尘封在暗角里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扫开了一条新路。

0L-?V)u6l+T0o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f @f6XD

  “下里巴人”为什么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舞剪子的与握画笔的究竟有何高下之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LM \7Z1sh e_rg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uU^N~}

  靳之林带着6个窑洞里土生土长的剪纸能手,进了北京城。

"L?#QW1[p5H6S b"c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c^}e

  中央美术学院310教室挤满了学生和老师。上世纪80年代中叶,西化狂潮席卷学堂,美院学生口里挂满“先锋”、“现代”,而对于上课十分傲慢——“老一套”。现在,这些学生都早早来到陈列室,等待老太太。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WI6x3K;G

9e+[J3Uier0g(ehu  胡凤莲剪的公鸡威武轩昂,一位学生临摹时把公鸡背上的云勾子省略了。胡凤莲看了,忙说:“不对,不对,公鸡要云勾子。”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vP,D \{/`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a1V#N*F!A,R

  学生纳闷:“公鸡背上什么也没有,哪儿来的云勾子?是不是翅膀?”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9{f yO iE(C3c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5QV6ZOTm_

  胡凤莲也不多话,只是说:“不是翅膀!没云勾子还算什么公鸡呀!不行,不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XN0By!o.]H%Y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o,a8mFA*o.sl

  学生问靳之林怎么回事,靳之林说:“胡凤莲剪的公鸡含有生殖崇拜的意义。公鸡没有生殖器,就剪个云勾子象征雄性生殖符号,你给去了云勾子,老太太当然不同意。”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5b'z$Rm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XC9a\-^7u2@G-y

  学生恍然大悟:“我说老太太怎么这么固执,原来是要命的玩意儿。”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U;bZ$? S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Q7N+sp6Q

  靳之林回忆说:“我出了几个题目,这些题目能够通过她们的剪纸,反映原生态文化的一种图腾观念。从动物图腾到动物和人物合一的图腾到全人形的图腾,这一系列转化里包含了文化的内涵和艺术的形态。另外还反映了阴阳观和生生不息的主题。”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2i\.F&B2J }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Ag^:f,S!}]:k6q?

  20天的表演讲学结束后,一位学生说:“过去总觉得自己的作品了不起,看了老大娘的作品,才发现她们的作品是形而上的,我们的作品是形而下的。跟老大娘一接触,发觉她们纯净极了,对艺术特别真诚,因为她们的灵魂纯洁。学她们的剪纸技法并不难,难的是学不到纯洁的灵魂。”

7^!@$_"jr `$M*W%d

Jw4P1Yv  黄土高原是他的梦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 cc']/fK k8Mm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Q q+d~_2M'?b/Yy|

  1961年,为支援东北建设,靳之林被调往长白山农场劳动,他订着全省唯一一份《延安报》,听到广播里传来信天游的调子,眼泪哗哗地流;22年历尽浩劫后,他星夜奔驰要去延安的枣园落户;60多岁,他带着体外胆管去黄河沿岸考察;年过70,他长住黄河乾坤湾的小程村,创作4米横卷《黄土群峦·大河九曲十八弯》……人们不禁要问,黄土高原究竟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吸引着靳之林生死相依?

IvO ~-BW c0p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Q;^r,v2ck

  小程村的送行人群中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婆姨。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xX:M`I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S/n1U|k F"CL(l

  从前,每当她听到别家请靳之林吃饭,她心想要是靳老到我家吃饭该多好,但家里的条件实在太差,许多人嫌自己家脏,从未走进过她的家门。

({U r*D\)O

u6G`(H8p6p3v8D D{$O  一次她竖着耳朵听靳之林从隔壁人家出来,才鼓起勇气说:“靳老到我家吃上一点。”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M)Z [1{~|#r

@)e|/i [C  靳之林二话没说,应了一声就进了她家门。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iq$w_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G9M"G/`d5kx)M

  她家从未招待过人,一见靳之林进门,一家人慌了手脚。女儿拿起一个刚吃过饭的碗,在泔水盆里涮了涮正要用抹布擦碗,双目失明的她急忙从女儿手中夺过碗来,将暖水瓶里的水倒在新盆里烫了又烫,又用清水冲了又冲。再从箱子里取出一块洁白的毛巾揩了又揩,小心翼翼地给靳之林盛了满满一碗豆钱饭。靳之林双手接过豆钱饭一口气喝了下去,这饭熬得真香啊!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 X9{s'FRm!Y(q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O8r.x4v.G C

  “你村的人都会剪纸唱民歌,你会不会?”靳之林主动问她。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9B9EjVK4aX

-K(pM!Hg'na  女儿忙说:“我妈会唱道情,这几天在窑里一个人常偷偷唱哩。”

HVXj2V0Ot?

lc~7nme-?j%yp  双目失明的婆姨因为生理缺陷,很少在大庭广众前露脸,总怕别人笑话。在靳之林的一再鼓励下,她终于鼓起勇气唱起了翻身道情。从此,她逢人就讲,靳老在我家吃了饭,还说我唱得可好哩。

,p;YT5~!e_'Fn[

MA#CB$W5h  黄土高原的山川草木赋予靳之林艺术的生命,而他又将艺术带回到普通农人的生活里,让这些湮没在黄土地下的封闭的灵魂获得了重生的自由。耳畔响起作家三毛填词的一首歌曲: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tFq{t]Q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 D6Sb{1?%s6C

  黄土高原是他的梦田,就像生活终是每一个艺术家的梦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Z7]g5V9Z,[0HYP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F"rkMY@|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标题书法:沙英男)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Gt#gR Q%FKp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MuG'N;`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9|"u(b"k6f,{

TAG: 传承人 剪纸 靳之林 美术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