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斯琴掛萨满的“斡米南”仪式

发布: 2012-3-07 22:33 | 作者: 吕萍∕文 邱时遇∕图 | 来源: 中国民族报 2012-3-6 | 查看: 549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w!e#ud2o|d.R

 

prP].G

bK4Z:}]

献血仪式上的供品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JH]Dc6W~;H1~Wj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u J"E,uI


[4d\+M#T 
O_%yZ\ rI6x  “斡米南”为达斡尔语,意思是萨满为自己升级而做的仪式。此仪式要进行三天三夜,是萨满所做仪式中时间最长、形式最繁杂的。每做一次该仪式就升级一次,萨满神帽上的鹿角就增加3杈。新萨满出马6年并成功完成“斡米南”仪式后,才能增加3杈。出马9年并成功完成“斡米南”仪式后,才能再增加3杈,所以该仪式相当于萨满的水平考试,是萨满最为重视的仪式。达斡尔族萨满最高级别为12杈,斯琴掛萨满现已达12杈。这就意味着她已经成功完成了4次“斡米南”仪式。2010年8月,她做了最后一次“斡米南”仪式。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z0{-@KD3~a.l3l6?

Ov-z;gc i.N BOA0p  第一天:仪式前的准备,祭天、祭祖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cvz eLrS7A

O#] ~$wr+U$n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巴彦托海镇(又称南屯)伊敏河边,搭建了一排蒙古包,主祭蒙古包内竖立两棵并立的托若树(桦树),树间搭成梯子,树冠以彩条装饰,树上西边挂上祖先神像,蒙古包内西北方向则挂有面具。蒙古包内设祭台,供奉萨满祖先和供品。祭台最前一排是点燃的酥油灯。油灯有几十盏,一个神灵3盏,油灯使主祭蒙古包内充满了神秘氛围。蒙古包外前方不远的地方埋7棵捆在一起的托若树,代表着斯琴掛是家族的第七代萨满。“吉亚其”(吉祥天神)挂在树上面。

1FD+x7m;^%V3A

Dp0mN0{  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杀羊献牲。献牲一般为单数,宰杀前用千里香熏,以示去晦气。再用酒、奶、黄油拍在羊额头上,用白色小米或大米洒在身上,以示洁净。此外还要杀一只红色的鸡,整只供上。此后,斯琴掛萨满唱神歌告诉神灵所献羊之品质、献祭者。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y2sN {0b*N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fLD$s!oL"Z.L

  接下来举行祭天、祭祖仪式,为族人和信众祈福。斯琴掛萨满和她的助手击鼓唱神歌,向天神和祖神一一禀报每一位献祭者的情况,祈请神灵保佑平安吉祥。此时人们献上各色哈达、供品或礼金,以表达自己的虔敬之情。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DW1],YJQ s3n+t z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3\/Fn1]q

  第二天:请神

,}/?!LjNZL6I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nm4Ui$|

  第二天的请神是斯琴掛萨满请自己的神。这天雨一直在下,但仪式仍然正常进行。先是请面具神(面具是所有神的头领),斯琴掛萨满戴上面具,为参祭者禳灾祛邪。接下来请主神(上代萨满),此时“附体”的神灵是斯琴掛萨满的太爷爷拉萨满,太爷爷下来给她“布置”工作。

1}w v9NcG(s Gb1P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WF7y"Z)mU

  晚间举行“驱邪”仪式。将一只代表邪恶的黑色公山羊祭典后送到西方,表示已将邪恶送走。

!@'\{)}7G,Db6D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mr.n J\,y#L

  第三天:红牛祭、洁身祭等仪式

;Iwc2Rhjr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QB3[Ci

  红牛祭“怀玛得神”,供品要求非常高,必须要3岁红公牛来供。红牛的头和四肢按牛体的形状摆在特设的供案上后, 9个少男和9个少女围着斯琴掛萨满以及供牛的案子跳舞。他们穿民族服装,唱民族歌,由斯琴掛萨满指挥。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WQ|5iw'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 D(^3rl

  “洁身祭” 和“库热仪式”是“斡米南”仪式中最为经典的内容。“洁身祭”就是用“神水”洒拂所有参加者,象征洁身去灾。当萨满助手支锅点火烧“神水”时,参加者便兴奋起来,开始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斯琴掛萨满洒拂洁身,场面颇为壮观。萨满将护心镜和9块泉水里的石头及牛奶、黄油、刚嘎草等放进水里煮沸,即成“神水”。斯琴掛萨满用锅刷蘸“神水”洒拂自己和参加者,助手则边唱神歌边拿鼓在洒完“神水” 的参加者头上晃三下,以示降福。“库热”意为“圆圈”,此仪式是两个萨满手握皮绳架起皮绳桥,让人们从下面钻出来,在皮绳底下时,斯琴掛萨满特意压一压,以为去邪。接下来参加者手握萨满神服两侧的皮绳随萨满蹦跳而跳跃转圈,正三圈,反三圈,谓之祈福和祛病。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l!bNv%f FI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V a b0\o

  献血仪式是入夜后举行的最后一个仪式。在准备好的碗里放牛血、牛奶、奶酒、9小段香和9小块牛肺,熄灭祭场灯火,斯琴掛萨满和助手在黑暗中击鼓蹦跳,发出鸟鸣声,参祭众人效仿附和,为之助兴。当“鸟鸣”之声达到高潮时,众人点燃灯火,为各神偶像嘴上涂抹牛血,并将托若树移植于野外。

U#tp*^(kq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K*Y9Y)s9uj

  随后参祭者举行歌舞宴会,斯琴掛萨满卸下神衣,以普通家族成员的身份加入进来。人们欢唱舞蹈,通宵达旦,仿佛进入忘我境地。这就是东北许多少数民族所追求的“人神共娱”的境界。(□ 吕萍∕文 邱时遇∕图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S"^^4tLq5C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NM1d0NI*O ?
 
Nbs H g#Dg7rD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4~:u$i+b7z5i ql'q

TAG: 达斡尔族 萨满文化 斯琴掛 斡米南仪式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