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盛行于清末的“竹马会”亮相古城台儿庄

发布: 2012-1-27 00:00 | 作者: 记者 孔凡元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2年01月25日 19:36 | 查看: 525次

*| UIw2M h Mm'[
9v(Bo5E3Sf  中新网济南1月25日电(记者 孔凡元)连日来,京杭大运河北岸台儿庄古城文化广场,伴随着阵阵锣鼓声,8头颜色各异的竹马在引马人的指引下跑进场中央进行表演。这就是清朝末年盛行于苏鲁豫皖一带的“竹马会”。这一消失了30多年的民间舞蹈,经过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抢救,得以重现舞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 f,_R(\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Z8i,uDf[

  据了解,“竹马会”即骑着竹马表演。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外蒙绸布或红、黑、赤、青、花、白等多种颜色,绘成了一匹匹活灵活现的“竹马”。演出时,竹马的前节挂在演员面前齐腹高处,后半部安置在背后腰椎处,看起来演员就像真的骑在马上。专业人士称,“竹马会”的特点重在跑,以跑入场,以跑收场,贯穿始终,即跑中见阵、阵中有情,跑出姿态、跑出阵势,主要跑法有“疙瘩轴”、“园插花”、“双穿花”、“剪子股”、“里外罗成”等,整场表演在40分钟左右。

/u \-W*rn1a`{

Y rK"\!v?f  据枣庄市曾参与跑竹马的80岁老人田文彬介绍说,跑竹马始于清朝末年,后因种种原因被搁置了。改革开放后,他们选派代表到北京学习,请来艺人扎制竹马,组建了‘竹马会’,开始在本村和周围村表演,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后来又到邳州、岔河、汴塘等苏北一带演出;当时曾流行的‘顿庄的会——假马’之说,足以说明了当时‘竹马会’的盛行和影响力。使这一失传了多年的传统民俗文化重新呈现在民众面前。(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XH MG;?

TAG: 民俗艺术 台儿庄 竹马会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