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齐鲁大地的五音戏有近300年的历史,曾广泛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其唱腔婉转妩媚,多以家庭伦理道德和当地妇女的生活状态为主要题材,极易引起观众共鸣。2006年,五音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五音戏的发展历经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五音戏四个时期。“肘鼓子”是一种声腔系统,因演唱时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是山东地区和苏北一带地方戏的总称。秧歌腔最早就属于“肘鼓子”,发展到后来,由于“周姑子”的加入,无论是腔调还是表演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说。一说距今100多年前,在济南市章丘县文祖镇西田广村的尼姑庵内有一个尼姑姓周,经常口哼小曲四处化缘,她演唱的秧歌腔小曲委婉悲戚,让人怜惜,所以施舍丰厚。当时民生凋敝,乞讨者甚多,他们学唱周姑子小曲,打场子、赶庙会、忙红白事,并由原来的干口清唱,逐渐加上锣鼓,形成了周姑子戏的雏形。另外一种版本说这位周姓尼姑在外出化缘时学会了不少秧歌腔小调,哼唱的“尼姑思凡”小调被庵主发现,结果被逐出佛门,她不得不唱着曲儿乞讨谋生。她委婉柔美、韵味独特的唱腔很快广泛流传开来,久而久之渐成规模,便有了“周姑子戏”。
“姑子”是当地方言对尼姑的称呼,关于“周姑子戏”的来源,行内有两个版本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将剧种名称最终确定为“五音戏”,一直沿用至今。
清光绪年间,青野村的艺人赵宝子(赵国清)学习并改革了“周姑子戏”,同村的靳成章和靳成花兄弟拜他为师。后来,靳氏兄弟把戏名定为“周姑子戏”。民国初年,周姑子戏在章丘及周边地区已声名远播。上世纪20年代,靳氏兄弟率领戏班赴济南大观园演出,引起轰动。梆子戏班主邓洪山喜欢上了周姑子戏,便与靳氏戏班合并,拜靳氏兄弟为师,就是后来的名角“鲜樱桃”。此时周姑子戏形成了较为独立完整的板腔体系,并借鉴了京剧、昆腔、梆子等剧种的伴奏、服装、道具、化妆,形成了专业演出社班,影响不断扩大。1935年10月,经人介绍,邓洪山带领由两个“武场”和两个男演员组成的“五人班”,到1949年,邓洪山、明鸿钧、刘方玉等人将3个五音戏班合并,建成第一个较大的五音戏演出团体,于1950年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登记落户,称“五音剧社”,1956年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邓洪山为第一任团长。1969年1月,五音剧团受到“文革”的冲击而解散。1976年8月,以原有五音剧团人员为基础,淄博市五音剧团重新建立,1998年更名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如同其他小剧种的发展状况一样,五音戏也面临很多困难。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因资金、演出市场等问题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民间的零星班社组织规模不大,水平参差不齐,多以演出传统剧目为主,没什么创新与发展。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院长孙强认为,五音戏的保护传承困难很大,“大演大赔、小演小赔、不演不赔,这直接导致剧院经费严重不足。每年春节期间的近百场下乡演出几乎占到了全年演出场次的一半,而每场只有2500元至3000元的微薄戏酬,维持收支平衡都很困难,因此人才流失也很严重,演员队伍面临断档,创作人才更为稀缺,目前专职音乐创作人员只有副院长毕金奎一人。”五音戏的艺术研究也严重滞后,鲜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自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五音戏有了一些发展契机。五音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俊萍积极参与校园读本《走进五音戏》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大力培养年轻演员。省级传承人吕凤琴多次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等十几所高校进行演出、讲座。此外,五音戏剧院也在不断编排新的剧目,并实现了资料的归类与管理,同时运用文字、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五音戏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