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河南老艺人独手传承民间艺术泥泥狗

发布: 2011-12-26 17:34 | 作者: 记者 齐永 | 来源: 中新网 2011年12月23日 18:24 | 查看: 479次

河南老艺人独手传承民间艺术泥泥狗(图)
 
任国伦说他不会放弃这项艺术 齐永 摄
 
 
任国伦和老伴欣赏刚画好的“太阳神鸟” 齐永 摄
 
 
任国伦用一只手完成最后一步画花 齐永 摄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D2?*H!U

  中新网周口12月23日电(记者 齐永)河南淮阳民间老艺人任国伦,民间艺术品泥泥狗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用一只健康的右手照样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泥泥狗,老人说他不会放弃这项艺术。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4X}hD%_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K(] x}3^d ^ h*|

  “泥泥狗”又称“陵狗”,传说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蕴含着神秘的色彩。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的泥泥狗,是河南淮阳县泥玩具的总称,系当地独有的民间艺术品,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河南淮阳当地村民祖祖辈辈有做泥泥狗的传统,下至六岁儿童,上至古稀老人,都能够捏制泥泥狗,作品远销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B(B [+`/S)J]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 p$D,Zy

  以黄土为胎,黑色染底,经过打泥、搓坯、成形、打底、画花五个工艺步骤,一个个栩栩如生、奇形怪状的泥泥狗作品便在老人手中活了起来。在淮阳县城关镇陈楼村任国伦老人家中,记者见识了泥泥狗的生产工艺。“打泥的目的是使泥土均匀、柔软,泥打好之后,捏制成形,捏好的泥泥狗经过阳光下两三天的晾晒就可以上色了,”老人告诉记者,之所以用晾晒这样的土办法,是为了保住泥泥狗的灵性。

0A w$h ?+nEX2s#n`v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1K[#kF h XkR

  今年68岁的任国伦, 6岁便开始跟随父亲学捏制泥泥狗,至今已有60多年。几年前,任国伦突发脑血管疾病致左手瘫痪,老人仍用另一只手孜孜不倦地记载着这种中华最古老的图腾文化,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历史文化遗产泥泥狗艺术传承人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Wju9x:MGN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l E+h%ay#{ P3VecJ

  在老人的作坊室里,眼前的飞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 蟾蜍、晰蜴、蝎子,麋鹿和十二生肖等活灵活现的作品,着实令记者大开眼界。老人指着一个近半米高的作品自豪地说道,这个是“长天龙”,本来做了两个,可是现场就被人买走一个,做这个最费时,花了四五天,剩下的这个说啥我也不卖了。

&fHK5NR7@-{ E

p!j J%_S{  老人具体记不清楚历年来从自己手中走出多少泥泥狗,粗略地算一下,大的作品一年能捏500至600个,小的不计其数,至少也有2到3万个,一年下来收入2到3万块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_&m Rs']-@fFG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h:[5q.l#T @ g

  “捏泥泥狗是个专业活,费时又费心,如今村里捏的老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大都嫌费事不愿干。”说起泥泥狗的后路,老人显得忧心忡忡,但他说。(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I%j @d.S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ux/SNK c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b%w vUo

TAG: 传统技艺 民间艺人 泥泥狗 任国伦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