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澳门戏评家:中华文化“小传统”迎发展最好机遇

发布: 2011-12-24 16:36 | 作者: 邢利宇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查看: 725次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邢利宇)“今后20年,可能是戏曲、民间故事等‘小传统’发展的最好机遇期。” 中国戏曲家协会理事、澳门华文戏剧学会主席穆凡中22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Y%Yi+n(ICH  年逾古稀的穆凡中,20世纪80年代初定居澳门,学的是工业民用建筑,干的是土木工程,本是梨园界的“外行”。1946年,机缘巧合为老戏园子的案目看座儿,从此与戏结下一生情缘。

@5gwP+z7su `

&m%q J9z;C  至1949年四年间,穆凡中一放学就去戏院,看的戏近千场。1988年,穆凡中开始向《澳门日报》投稿,随后坚持专栏写作近20年;他结集出版的戏剧评论、随笔杂文集《澳门戏剧过眼录》、《东柳西梆》(上下册)、《昆曲旧事》等多部著作。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v%h j/d J(J7Df

M:j-Z&i$j  “看戏好,戏里讲的都是忠孝节义。”小时候爸爸无奈的一句话,引起长大后的穆凡中仔细考量。“这句话概括了文化传统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RU4lZ

|l:v[G3J:w Ea  穆凡中引用学者论述说,人类学家一般把占据社会主流位置的文化形态及其传衍叫做“大传统”;把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的世代相传叫做“小传统”。戏曲、民间故事、说唱文学、音乐舞蹈都是民间文化,都是“小传统”。这当中,最有影响的、最有代表性的代表形式,便是京剧。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Ch7d%L,Dn

iTUgf%dW  “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是:没有“大传统”,“小传统”得不到礼仪习俗的思想资源;没有“小传统”,“大传统”便失去了向全社会的辐射功能,主流文化根基便会不牢固。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Pg(qOc

d"al,?#a_'] A r  三千年来,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家庭网络,主要是靠儒家思想编织而成。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大传统”。“戏里讲的都是忠孝节义”,便是“大传统”向全社会辐射是由“小传统”——戏曲、民间故事、说唱文学……来承担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a t`t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K C]+~'ng2YZN

  穆凡中认为,如今的中青年,特别是出生于文革中或80后的人们,没机会接受“小传统”文化典范熏陶,文化积累也少。年长的一辈人,身上的文化积累也在迅速递减。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p mH.O]m,@R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oy \S,^

  两个月前结束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小传统”的发展,带来好消息。穆凡中说,全会提出文化发展的道路,必将为“小传统”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20年,可能是“小传统”发展的最好机遇期。(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7\*yUP!A

TAG: 澳门 故事 戏剧 中华文化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