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苑利:非遗传承别把“真遗产”改成“假文物”

发布: 2011-11-12 15:44 | 作者: 苑利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人民日报 2011年11月11日 08:31 | 查看: 458次

u+Qg\+t%[i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 |XP1@K3q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lW)[h2mu

  有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对作品进行改编、再创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过分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本身就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 VL5M6W

mlg \$K5y  我认为,尽管从总体来说,人类社会肯定是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包括对民间美术进行改编、再创作在内的文化创新,都可视为文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作为国家级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可以随意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随意创新。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的文化事项不同,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最珍贵之处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速消亡的今天,原汁原味地保护好这些饱含民族文化DNA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对于我们创造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说呢?

H'D!P+Mfw8Dl

"p n:U`"`$L,X5F |:yq6D  在现实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以“正在进行时”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也就是说,人们从不将它看成是“历史”的一部分,而是将它看成是“现实”的一部分。其实,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是以“正在进行时”的活态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但从本质上说,它又确实与文物一样,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物质文化遗产是固态的“文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物”。文物不能随意改动,改了就不再具有历史认识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不能随意改动,改了同样不再具有历史认识价值。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o0\,dtC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9P4lK"P/g4b Jna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从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文物”,以至于传承人在改,政府在改,专家学者也在改。改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把“真文物”改成了“假文物”,把“真遗产”改成了“伪遗产”。结果是不保护还好,越保护问题越多。  

EI/T9O,MR {1B+@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qIhsi_2_e)p

  那么,作为传承人,究竟应该怎样做?是原汁原味的传承?还是为适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创新?在许多人看来,如果只强调原汁原味的传承,就意味着社会将不再继续发展,民间美术就会永远停留在原点裹足不前;如果刻意强调创新,顾及到了社会的发展和民间艺术的进步,民间艺术将不会再有历史认识价值。这些宝贵的文物,就会因我们的无知而彻底葬送在我们手中。显然,如果将这两项重任都放到一个人身上,他都会无法承担起这一历史的重任。因为这是一对“鱼”与“熊掌”般的矛盾,是无法承受之重。但如果我们对社会进行必要的分工,将“保护”与“创新”这对看似矛盾的任务分给不同的人来做,将鱼与熊掌分给不同的人来吃,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X TUmw|8y

nB@Fz6[8O  我认为,一个社会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总会将人分为两个大类:一类专门负责保护传统的——如考古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他们的任务不是或主要不是“创新”,而是“守旧”,国家给他工资,给他荣誉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将这个民族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原汁原味地保护下来,传承下去。他们对传统的坚守越坚决越彻底越好;而另一部分人则专门负责“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产品。有了这样的分工,人们就可以各司其职,你管你的“传承”,我管我的“创新”。从此,“传承”与“创新”在社会分工的观念下,不但不再矛盾,还会成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我们只有保护好传统,才会为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为创造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而不断的创新对于传统的需求,反过来又会提升传统的价值,使古老的传统文化“枯木逢春”,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作用。事实上,在现实生活我们也会看到,越是勇于创新的人,就越重视传统。

U0j-lS1W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h*_r"{!dbR

  因为,树的高度是由树根扎入泥土的深度决定的。

;x7z9W9Ue

TAG: 非遗 传承与创新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