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彼岸羌影》:老照片再现百年前北川羌史

发布: 2011-1-28 15:30 | 作者: 田明霞 | 来源: 《中国民族报》2011年1月21日 | 查看: 876次

美国人甘博拍摄的《背着神龛的女孩》
羌民以耕田为主,充苦力,背羊毛或背包子,几乎是每个羌民的副业。据有关史料记载,女子有负重百斤日行20公里的。

]m-l;R\:kH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十余位外国学者和探险家先后入川,以西方视角细致地观察东方民族文化和民生,并通过影像文字资料,记录了当时四川各地的风土人情,其中有100余张涉及北川。今年1月,国内首部羌族图像志图书《彼岸羌影》出版——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GdL"X[rG

9aPl D~x:V

"?+rI6W/k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T1]g t0l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R|8\4v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 _G!B]!b,FV.A+_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2H*q`)x w-C D(G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S G gFF5o'\4k

  1月10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宗局办公室里,散发着油墨书香的新书《彼岸羌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上百张记录北川古羌风物人情的老照片,有如一台时空穿梭机,将百年前的光阴呈现在眼前。

#e~ r.X Ek-G,` w

[8w,wCD  北川民宗局局长李红说:“对于经历了‘5·12大地震’劫难的羌族同胞而言,这些百年前后的影像资料更加珍贵。”

.}&HEn7|4~nQ

BnT*Lo0Un4?#`  西方人镜头下的北川记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4U&x7SU9c;Y%_4I/j#Go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d,YjM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上溯到商代。近代,西方人开始涉猎岷江中上游流域的北川、汶川、茂县、理县等羌族世居之地,留下了一些影像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了解羌族百年前的历史弥足珍贵。

:? `0J#Ie5l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N2R5qj5| j.I

  《彼岸羌影》一书,国外部分以1898年至1949年间,西德尼、威尔逊、葛维汉等十数位西方学者与探险家拍摄的汶川、茂县、理县、北川等羌族聚集区的老照片为主,配以当代考据的文字。入选图片300多张,其中关于北川的有100张左右。原北川政协文史委主任赵兴武说:“这些西方人拍摄的老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努力对每幅图都作出合理的考证和言简意赅的解释,以增强该书的史料性和可读性。”

I:MJ&m.Xh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q%?^Hl4F

  《彼岸羌影》编撰者之一、我国民俗专家焦虎三介绍,这些学者和探险家之中,威尔逊是植物学家,西德尼是社会学家,葛维汉是考古学家,那爱德是化学教师……他们或来旅游参观,或进行研究教学,或传教授义,同时也以西方视角细致地观察东方民族文化和民生。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p4DW7l`!nL

*\/i\s V9dL  据焦虎三介绍,这些人在路途中都留下了文字、影像记录,如威尔逊的《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葛维汉的《川西调查记》等。还有后人根据他们的笔记、书信进行整理然后成书的,如《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威尔逊在阿坝》等。但这些资料大部分是英文版,本书将这些珍贵的图文资料均收集其中,包括国内首次披露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珍藏的羌族图片以及鲜为人知的托马斯拍摄的大量羌族图片资料。

efFuo|^/h7W"MT

\j Y[f7bD^)g!?^7])A  古老的影像,奇特的民俗

!h l+^%sly\O#Q$U4f

k9I7z Ns$F g*l,oZ  在泛着时代记忆的黑白照片里,有一张威尔逊拍摄于1910年8月12日的北川漩坪竹索桥。索桥由8根直径1英尺的竹索铺就,两边各有一根同样粗的竹索悬吊下来当护栏,桥面上铺的是柳条。“5·12”大地震中,这里被唐家山堰塞湖淹没。威尔逊是英国植物学家,1910年3月,他第4次到四川期间,留下了大量反映北川风土人情的照片。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oCm%Q^&m u_Y

)o&aC'X xW.fu  另一张由美国人甘博拍摄的《背着神龛的女孩》(如左图),反映了当时女性地位的低下。当时,富裕人家的儿子未成年就夭折的,家里可能花钱购买一个“童养媳”,与死去的儿子结“鬼婚”,规定“童养媳”外出时都得背着死去“丈夫”的灵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E'| F/A%y5p9Ow3lF

1Z:u5h r\I  1908年,年仅18岁的甘博随父亲第一次到中国,之后,他三次旅居中国,拍摄了5000多幅照片和30盘电影胶片,为我们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甘博是社会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他死后,这批珍贵的影像资料最先由甘博的孙女在上世纪70年代整理其遗物时发现。1917至1919年,甘博曾到过今天北川的曲山、安昌等地,沿途拍摄了《背茶的人》、《安昌到成都路上的牌坊》。在安昌到成都的路上,甘博看到有人抬棺材,棺材上放着一只公鸡,寓意安魂镇魂,他便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奇特的民俗。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5C%s:h(]T2Ig;I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E2K:_[+A"|y

  羌族学者耿少将认为,《彼岸羌影》一书是推动羌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一种有益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视觉的形式解读与传播羌族历史文化的新途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Li&K$Z$E8P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lTP0sq

  四川省绵阳市副市长、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长经大忠说:“《彼岸羌影》这部图像志以图说事,以点带面,以线成史,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丰富了羌族内涵。”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著名摄影评论家鲍昆说此书:“以川西羌族地区的文化历史影像整理作为出发点,来完成一个区域历史影像的研究,无疑为我们展开全面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影像研究做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探索。”

je'cd:D ?(U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3fn D8x

  幕后

v@/Q3{!{#`

s+p$]g)h9`)~y$_0};i  冯骥才题写书名

$~3A] s"L1o;G$eH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c-V V [!P*mg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近年来,特别关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5·12”大地震后,他多次前往北川等地震极重灾区,几次掉泪,致力于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s*PA#rA/r9|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Y#~0k U-s

  2010年9月,冯骥才得知我国民俗专家焦虎三和冯晓枫正在编著首部羌族图像志图书时,欣然提笔写下——“彼岸羌影”4个大字,以此献给所有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羌族同胞。

0?-jvO7j9c9o{

TAG: 北川 老照片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