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芦笙文化:濒临断裂的民族记忆

发布: 2011-1-28 15:00 | 作者: 杜再江 文/图 | 来源: 《中国民族报》2011年1月28日 | 查看: 791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6l K[:H

左边的姑娘拿的芦笙是机械制作的,光鲜亮丽,右边的芦笙是手工制作的,古朴沉稳。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Z] Ae/eg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3I8]u9cr$z8Mnhe'x

尽管芦笙用到吹不出声,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营乡打娃平村梁子上组的村民依然十分珍惜。

w(|:z F2K8_?

 

b't$XlXa N:]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K R b6H7\ w

vP"]bL,[4aW;EE  调生于歌,乐成于器,行乐必舞。在广袤的黔中大地,很难找到第二种民族乐器如芦笙般用得频繁、用得有气势。这个集歌、乐、舞为一体的民族乐器,在少数民族同胞的心中,代表着圣洁、纯真、欢乐和友谊,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7jWzwY;d6n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A]2yIdS3d6A

  然而,当现代化的潮流席卷着每一个偏远的民族山乡时,无数的年轻人逐渐淡忘了祖祖辈辈曾经赖以依靠的芦笙文化。即使政府通过“芦笙文化进校园”等举措进行挽救,传统的芦笙制作还是面临着机械化的挑战,会吹芦笙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岁数大的又逐渐老去。在这场不可避免的传统芦笙文化解构中,濒临断裂的芦笙文化记忆如何重构?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Fn*f(g j ?TIp

x9y&QO+M~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T]5XQoV,L~

9vr)\9v8d z f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6_j]4|4G!km {

)d:[t,_IX6Ha7PL,[&m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MX{

z*n.B O_G

0P6j0Rm\?O)U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Oa;E2Rp0`I+m

  制作工艺:机械化制作取代传统手工,民族技艺传承堪忧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 CN;G&y^ u D

}g(p@U| Q|Y  在贵州雷山县丹江镇水电村的排卡大山里,苗族老人莫厌学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还不能息,40年如一日,延续着父辈传统的芦笙制作方式。这个国家级芦笙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告诉笔者,他现在赶做的是2010年5月接的订单。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 W@:^}j8?

SR-~_.E1J2T  “订单很多,最简单的六管芦笙一个人制作需要两三天,而十五管的则需要一周左右。”近年来,随着雷山民族文化在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知名芦笙传承人的莫厌学一下子忙碌起来。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y#L:DFsu

;M}qg}  然而,长期在排卡大山里制作芦笙的莫厌学,却不知道全国许多地方,早已开始半机械化制作芦笙。

@g|2q(x4E3i

y"Y/Qa Y#v7M;d1YL  贵州省金沙县上山民族学校校长王成华给学生买的六管芦笙是从四川采购来的。“我们学校以前也是用贵州本地手工制作的芦笙,但时间一长,手工制作的原材料就会氧化质变,最后音色很差,用气量大,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练习。”王成华说。而机械化制作的芦笙非常好用,只需要很小的气流就能吹奏出优美的旋律,而且经过机器打磨的芦笙,外观光滑,尺寸恰到好处,这些都是传统手工技艺无法比拟的。笔者经过走访发现,贵州很多学校都倾向于使用机械化制作的芦笙。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c*S~9j0Vv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L qAp+U4J

  作为一项民族技艺,传统的芦笙制作过程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制作芦笙不仅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高质量的芦笙,需要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y]LS/\ a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k z+]|(u

  “制作芦笙需要至少60道工序。”莫厌学说。“如果有机械化的操作,我宁愿选择用机器。”他在2010年5月份接的不到100把的芦笙订单,到现在都没完成。

5P5m6z!qNr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jUR']

  由于传统制作方式费时费力,工序复杂,效率很低,制作师傅的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一般月收入仅1000多元。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 ^']ob

9jn(c&W#h|(Qp0g  有着“贵州芦笙第一人”称号的贵州省芦笙研究会会长、贵州民族学院副教授杨昌树已经改用了机械化制作的芦笙。他认为,这对芦笙文化的传承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芦笙制作的关键是簧片,机械化解决的只是芦笙的外观,而簧片还必须得用土办法才能制成。”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_m?ASW

c kT%U;e-]#i  但莫厌学也有些担心,机械化制作虽然解决了手工制作产生的粗糙问题,但是芦笙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门民族技艺,长此以往,喜爱芦笙的少数民族将丢失一门老祖宗上千年传承下来的宝贵技艺。

5Ah8H2Zd#`dn

kNaF U.RM

)m x*kv4`OQT Y-uj

VaM*KLVy:~&a'|

"H"P bj8FP ?G

xjq2f ? z

"s4A3H3X V0Zy P7m

1I6](D[+S-g| q6g  演奏技艺:无人吹奏,芦笙从乐器沦为观赏性工艺品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lR0V mU q(l/W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GXaV1c8x8R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营乡打娃平村梁子上组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芦笙村,当地的苗族有跳芦笙舞的习惯,但由于买不到芦笙,年轻人又外出打工,在当地曾经盛极一时的芦笙文化已基本消失殆尽。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3aM,n8]]W^p q

7D.vgV;{k {!h*f  2009年春节期间,邻村的农民运动会上,梁子上组的几个村民应邀前去演出,在几千名村民的期待中,他们只能拿着芦笙跳舞,却不懂得吹奏。笔者了解得知,由于芦笙文化没了生存的土壤,当地村民们只能将芦笙供奉在祖先的灵前,祭奠那些消逝的记忆。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0F%ST Fa9g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m(^h2Uv+T

  “贵州芦笙历史比较悠久,在贵州传了2000多年,它是纯洁、朴素的象征,过去很多民族都离不开它,特别是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芦笙相当普及,每个村寨都有芦笙,以前是男的吹,现在女的也吹,所以黔东南叫芦笙之乡。”杨昌树说。

T"x }a d 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n$v'cA_V$f%dqB8a

  作为一种乡土文化,芦笙文化艺术蕴含着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道德、精神、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素质,它同每一个民族成员精神上的联系与感情上的联系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无论你走遍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乡音入耳就会顿生思归之念、故国之情。然而如今,乡土社会的迅速瓦解让一代人失去了母体文化的记忆。

oe7F;T!Z

;k0Fb a da2O  “芦笙在传统文化中的功能正逐步丧失。”莫厌学说。经过多年的开发,芦笙已经由传统乐器发展成为一种众人皆知的乐器工艺品,然而用于实际演奏的芦笙却越来越少,芦笙已经逐渐脱离少数民族文化而成为一种商品。

OE$q.IU

`X}.lK1M] C  “没有人吹,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传承的动力。”莫厌学说。他认为,当下的芦笙文化发展陷入了一个怪圈:由于芦笙制作技艺复杂,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即使他免费传授,仍旧难以吸引人才。与此同时,大量的人口外出打工,苗家村寨的青壮年人口流失,也给芦笙文化的传承带来巨大的冲击。

8jp#id5j)K[$u:G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F u n!|7Z`/_n'h4m

  此外,由于现代传媒的介入,传统的芦笙音调、曲式正慢慢消亡,演奏方法也在无形中趋于消失。尽管学校教育中设计了芦笙课,但由于芦笙技艺不纳入学生考核体系,学习的人少,很多传统曲目被人遗忘,其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记忆也在慢慢消失。

4s e K#\L RW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k8}2ggwNC

  据了解,目前贵州的芦笙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学校,全省共有46所中小学校开展了“芦笙文化进校园”活动。但是,古老的芦笙唱词已经没人会教,而这恰恰是芦笙文化的核心之一。

-x^'q`iv*N8YA

'dRQ8B]o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芦笙文化传不下去。”杨昌树说。贵州省芦笙协会曾经希望举行一次全省性的芦笙大赛,申请了几次都未能批下来。

J.Ac1q*[d8Qr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omH/|$i5^3[

  “芦笙文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扶持。”杨昌树说,“否则,这一优秀的民族奇葩将会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r D4B5W)b

f3Adx+[0W"OVy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J"| G{s

eQwc4i0t:z%q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 E+NbkM

!z.q%n DU_@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m'hu#y1E4^

cQDM Le.oHB?  ■芦笙历史

i eEXs7B

`'u&u;I8cR#z  《诗经》有云:“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此“笙”是否就是少数民族的芦笙已无从考证。但是芦笙的历史之悠久,是确凿无疑的。记载“芦笙”最早的书,是唐朝樊绰的《蛮书》。该书“蛮夷风俗”中说:“少年子弟,暮夜游行巷闾,吹壶(葫)芦笙。”宋人朱辅《溪蛮丛笑》则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苗族先民“五溪蛮”的芦笙文化。

/z q z4UB6G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s ~Q-bo6p6b;EL

  芦笙在我国贵州、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以及东南亚的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流传甚广。我国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对芦笙尤为喜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5`Gn,U"@(p!qD.gn

TAG: 芦笙 民族音乐 少数民族 传统乐器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