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王锦强:风物传说打上民间信仰的标记

发布: 2010-7-23 07:19 | 作者: 王锦强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7-22 09:52:58 | 查看: 777次

#d:G0o6{c&q,c5IK:n5r o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Rby n#t1X2Z
  民间传说是民众创作并流传的与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自然风物、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社会习俗民间信仰有关的口头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多采用幻想或虚拟手段赋予叙述对象以某种超现实的形象或力量表达,加强或延伸其文化内涵,反映出讲述者由地域或民族共同的生活习惯形成的思维方式所笼罩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想象中的历史形态和事物形态,由此曲折地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传说通过讲述者的讲述和受众的附和,让人信以为真,使之成为共同信仰流传开来并得以承续。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2@b8@ e E

1XNT[?4lX  万物有灵:民间信仰的基础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i(h#LG#|h\4x e

6CoOf _6W  民间信仰是在对宇宙万物的认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所处自然及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心智结构及活动范围的限制,在先民眼中,山川树木鸟兽、江河湖海、风雨雷电、七彩霞霓等自然景象,人生际遇、历史变迁、朝代更迭等社会现象,甚或生老病死、言行梦境等,都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左右或安排,这就是所谓的神灵,并逐渐形成先民的万物有灵观念,这也是民间信仰的核心和根基。而且在远古时期,神灵崇拜属于普遍性的社会行为和集体无意识。灵魂不死观念在远古时期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心灵慰藉,而且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命运。

Y2J(zXM$f_^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N3m~$D*X

  人们在无助之时,很容易想到神秘与虚幻的东西,尤其是灵魂和神灵的存在。可以说,传说中的虔诚之事,是信仰在起作用,是神灵观念在作祟,它赖以生存和承续的关键在于祖先对这些莫须有的东西深信不疑。散布于各地村落中的大大小小的难以计数的庙宇是民众信仰活动的特定文化空间,围绕其展开的演出活动、宣教活动都与相关传说结下不解之缘。

cm(aE,uS

;h,dAd{.BH-~ `  图腾崇拜:信仰习俗化体系化

-~.`%Y K2](r0j\c$Z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 WcfuQ;hZ

  所有的民族或族群都有自己的图腾,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奉为本民族、族群、部落或民族的祖先,并顶礼膜拜。蒙古族的狼图腾、彝族的一些支系的虎图腾、苗族的蝴蝶妈妈的传说、龙的崇拜、凤的观念等,大多都以民间传说的方式讲述着神奇的故事。图腾崇拜也是一种独特的民间信仰,而且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习俗体系,它不仅存活在各民族的族源传说、创世神话中,甚至弥漫于其他一切民间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中。有的民族的图腾崇拜对象并不是单一的,也不只融合了一种物象,有复合型的、多元结构型的,甚或是集大成型的。

jQ+u6?gR0BbH

eY7v/^O  古人从自然界中创造了崇拜物,又让崇拜物参与创造世界,服务于人类。而这一过程的运行,靠信仰和乞求来达成。这种信仰习俗以民族化、制度化的方式成为精神世界的活物,深化为解释人间事象的万能钥匙。各种各类关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村落建筑、动植物的传说都成了这种民间信仰体系及崇拜对象的注脚,活灵活现而且神通广大。

jdh/X.?k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te6{$ScY

  我们常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缘由。自然风物因为有了充满奇思妙想的传说、故事而显得更加深邃、神秘和灵光。人的痕迹、观念的烙印让美丽的传说不胫而走,并成为可信物。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 Dun4?-J)|

&fQ9CD/e)N  传说的主角活动于山川湖海之间,庙宇往往都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曲径通幽处”,便是“禅房草木深”。而本主就是庙里供奉的尊神。本主的踪迹覆盖了当地人生活的全部场所和内容,带来风调雨顺,守护一方平安。民间信仰是民众的精神家园。各民族的民间故事家们在这个家园里编织着美丽的童话,传递给一方百姓,使百姓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wUzfc/h

[*Mr u*@$]TX  历史人物传说与民间信仰

Tk,X;V)_q(`_d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V)S q9l(Tk%Q

  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包括史事传说的主角往往都是英雄,有民族的英雄,有历史的英雄,也有民间的英雄,而且许多被尊奉为神。鲁班、屈原、王昭君、张飞、关羽、孙权、孙思邈、郑和等,后人为其立祠修墓建庙,而且同一个人在许多地方都有祠堂、庙宇。据说,仅关帝庙就有46000多个,孟姜女祠、梁祝墓地、妈祖庙也有多处分布。也许是远古的英雄太久远,是神话世界的中心。后人面对的人事多于与自然界相处的神事,便将他们熟知的各种传说、故事、民间歌舞、手工技艺作品表现的人物赋予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包括他们的壮举成为学习的对象和教材,也是民间教育的范本。这种对英雄的信仰和崇拜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激励人们奋进和求索。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J7Su |`Tk-z

b%\*yj_;Yd a  风俗传说将民间信仰制度化

'Nu kzvjt

;~,_+m%v6_  由于远古时候人类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又比较低下。因此,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得不借助于宗教信仰、仪式甚或巫术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在变化,传统节日文化的演变是一个重要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规范、技能传授、寻医问药等都在节日活动中多样化。如春节、闹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腊八等与岁时信仰和古代宗教意识紧密相关,而且也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理解逐步深度化和广度化相伴随。其中祭祀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形式,在沟通人与自然中起到积极作用,而祭祀活动是定期进行的。围绕这些岁时节令形成的风俗体现着人类对自然变化、社会生活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这类传说大同小异,又具有地域文化特点,不胜枚举。

}%}(gcc+N

*Y*zlH*z2X Uo  事实上,关于民间风俗传说的内容异常庞杂,有关祭祀、庆典、人生礼仪、农事活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交友集会、饮食卫生、手工技艺表演等等,都与民间传说过从甚密,并且深深打上了民间的烙印。但关于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需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更多地增进对民间文化遗产的认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YgUR7hB#s&lt4`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1CS(O6@q9[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TaJ!i_

TAG: 民间信仰 风物传说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