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发展,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才能完成的转变。但与此同时,千城一面的现象让人们感到茫然。如何在城市化建设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如何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使国民有更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作为一名建筑师、规划师、建筑学博士及国家文物机构的最高行政领导,长期致力于此项工作。他不仅跋涉全国各地考察文化景观、文物遗址,还亲自著述并出版数部著作。其中关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观点都非常超前。在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专访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读书写作要接受实践检验
《中国新闻出版报》:我知道您的第一本书《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是在2006年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际出版的。此后每年都会推出一本新书,且每本书都和文化遗产这个大主题有关。无论是听您演讲或是读您的著作,我发现您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份事业,始终带有一种对国家文化遗产的强烈情感。请问,您的行政事务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还要抽出时间写书?又怎么有时间写书?
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相关专业的,因此对于我的工作不大理解。由于专业的原因,我的工作压力很大。第二,上任以后我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走访了大约70位专家,包括史学、考古、文物古建筑修缮、文化历史名城保护、博物馆学、文物鉴定等领域专家。其中有很多都是我们国家相关领域的泰斗,与他们一起工作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等方面相差甚远,这让我改变了过去读书的思路。过去做规划工作,每天都在繁忙的状态中度过,读书包罗万象,但基本上都是出于一种急用先学、学而不思、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状态。后来,在新的工作岗位,我逐渐开始有针对性地读书,并结合工作面临的难题、课题加强专业学习。于是,就萌发了系统地归纳、总结、沉淀所读过的书,并把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记下来的想法。
单霁翔:谢谢你们报纸能关注文化遗产日,我还是很乐意与记者交流沟通的。提笔想写点东西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到文物局工作以后,很多老专家、老先生认为我不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