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文化不应边缘化 学者:抛弃自卑重塑中国

发布: 2010-6-07 16:15 | 作者: 李佳 | 来源: 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 查看: 1051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0i,s/[/^$u4e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S!a/g O/y

  从西学研究中发现东方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pL:CY4Sq

A`G0KC7SS;lw  读书报:您从研究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转向发现东方,您能否详细谈一下这个转向的契机?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1nl9pc1A x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KmG;D IVlnOS;I |

  王岳川:很多人都知道我是研究西方的,后现代,认为我是转向,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有一个前提是,后现代是批判西方现代性的,我最早开始研究后现代主义,是带着一种为中华文化留出话语权力的目的。后现代主义是从思维论层面批评现代性的,后殖民主义是从政治制度去谈西方的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权力话语。后现代主义是从思维上让中心、霸权变得不可能,后殖民主义是从政治上让中心、霸权变得不可能。这就成为我转向东方研究的第一步,批评西方的思维论和价值论;第二步是政治论和地域论;第三步当然就是发现东方文化精神、东方艺术精神、东方文化身份等。

{%_bn`y*o}(g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wV%j1Sg

  出版了《发现东方》后,我下一本即将出版的书叫《文化战略》。中国现在有经济战略,有军事、政治战略,但是没有文化战略。我认为文化战略非常重要,因为最终是文化定输赢。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是一个无需重视的大国,它只生产洗衣机和冰箱,不生产思想。我们必须正视这类说法,加强文化战略的建立。真正的学者不能做文化的奴婢,不能仰仗老外的鼻息,要像中国古代文人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并“忧道不忧贫”。

}%k[&Q]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7YO2a!s N

  读书报:您曾经提到过国学与西学的结合首先要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在您看来,如今国学和西学结合有哪些新的生长点?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pA&{:P3J X

i;O*@xu&C1t#P!q  王岳川:我从北大读研期间开始研究现象学,其后从现象学走向解释学。现象学强调要回到事情本身,就是把那些虚假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惯性思维都排除开。解释学就是回到意义本身。我又从解释学进入解构主义,从解构主义进入后现代主义,从后现代主义又进入后殖民主义,从后殖民主义又进入东方学,我又提出“后东方主义”。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基本指的是中东、近东,中国所在的远东被边缘化了,所以我在西学方面走向了第三个阶段———发现东方,强调大国学、国际国学。我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五十以前西学的功课,向西方学习的阶段结束了,我将重新去发掘中国的问题。下一步我正在写四卷本的书:《中国哲思精神》、《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美学精神》、《中国艺术精神》。现在已经完成了将近三本。我相信会有些新意,会阐释一些中西方很有意思的对话。

6b(FCT g W"v x9~

'X)f Y$k5ae-O ?  我通过西方解释框架来重新评价中国文化精神。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三和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际和平。中国文化形象长期以来被妖魔化:“黄祸”、“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此起彼伏。在文化冷战模式中,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加以遏制。中国三和文明应该成为西方三争文明的重要补充和文化协调,在坚持“以我为主、东西互动、和而不同”的文化战略中,东方文化精神中的东方思维多层与多元性———绿色和谐、辩证思维、综合模糊、差异和同思想,对西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文化无疑具有纠偏和启示之功能。当前西方文化的特征在于“三争文化”和“三片文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群体之间的斗争,国际之间的战争,而“大片、薯片、芯片”则在世界广泛播撒,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和危机。人类面临着十字路口,茫然无措,因此讲求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际和平的中国“三和文明”不应被边缘化。世界应学会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欣赏中国,使中国的“三和文明”与西方的“三争文明”互为补充。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E Z9e&]#e6[\I b 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v v y4w5m+M@*G

  中国新世纪“守正创新”的大国文化不是扩张性文化,不是“中国威胁论”的冲突性文化,不是西方人眼中愚昧落后的衰败文化。中国文化是具有境界的精神文化,是怀有天下观之博大精神的博爱文化。中国文化学者应该坚持在守正创新中可持续地文化输出———中国应该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为人类带来更多精神价值财富;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

*E*t%|krei+?%i

*|+v4?&}KV*X  实践中国元素和现场的意义

MK UBvo!W

;hT4_?c oq0\RVD  读书报:您这次通过与美国大学师生的现场交流互动,直观地向西方人展示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魅力,您如何评价这次交流的意义与反响?能否提供一些可供别的文化团体或者个人借鉴之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8Cv T4lc}v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oX/i6Q Ka q[{

  王岳川:中美两国的艺术交流有两大根深蒂固的缺陷:一个就是文化赤字,这导致了两国交流的不对等。基本上一个世纪以来,是中国向美国学习、请教,而美国一直对中国歧视。他们一个流派出来,立即风靡中国,而美国却从根本上忽略中国的艺术。第二方面就是由于两国长期的文化冷战,导致了彼此敌视、阻断交流、文化防备。要重新修复两国的外交很容易,但是文化的修复很缓慢,这个缝合需要双方高精尖的文化人、掌握文化话语权的人来做。中国必须拿出看家本领,让对方觉得你不是因袭他。现在的行为艺术,他一看就知道是玩儿剩的,你要么拿出他闻所未闻的、具有文化差异性的中国传统经典,要么拿出中国传统经典化成当代的审美意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fiQ2X!A0g

1R!Yf#s-f8X WL-b  我还尽可能地在演讲的两个小时内,营造一种中国元素氛围。就像我们看的奥运会开幕式,在短时间内呈现书法、活字印刷、古琴、舞蹈等等中国元素。因此我写书法时在屏幕上播出我演奏的二胡《二泉映月》的录像,这些美国人很好奇,一面看着我笔走龙蛇,一面又看着我拉《二泉映月》。演讲完当即就有几个美国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问我,去北京大学留学有什么条件。功夫在书法之外,要把中国文化元素做好了,西方自然就会觉得这是很精妙的。

6_&v3}S#H

p |4nJ?7FKY2B  现场的交流互动,力求显示出一种东方的人格美和精神生态美,一种谦和大度,知白守黑,不那么狂,保持中庸之道,谦谦君子,娓娓道来。如果我带着一种文化侵略性贬低别人,那么他就会贬低中国;如果我出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唯我独尊,那么他们也会认为是落后、僵化的。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那些美国孩子最初是很傲慢的,也是很现代甚至是后现代的,后来感觉都像是一群孔老夫子的学生,那个交流的气氛是非常好的。

+E$Z)aC:v_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Hd3@;}-^4|i0RJ

  在肯尼索州立大学讲演,由肯尼索州立大学副校长Joe.F.Dede主持,这位有深邃文化眼光的副校长说:“中国奥运开幕式使得中国书法为国际社会所欣赏和重视,美国书法家也应该发展西方的书法,同东方大国中国书法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使人类获得书写的美感和精神享受。”我回答道:“古老中国的书法文化过去是汉字文化圈的文化瑰宝,在全球化的今天,应该随着全世界的孔子学院的发展而拓展新的文化空间。同时,在当今世界的‘汉语热’中推进从汉字学习到书法延伸的大文化交流,使中美两国的书法艺术得以交流和传承。”

T:RhbybJV(O7h

sQ7{-VC K  文化输出的误区和中国形象的重塑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BVX,H,Csza!{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D)^Q,T3s9xH)L

  读书报:您曾提出过,我们输出孔子思想的同时必须深思更深层的文化问题。在您看来,我们目前在文化输出方面有何误区?结合这次美国之行,您对文化创新和中国形象重塑有何看法?

5@+ss B)E{

1B8Yo _K}1rfM,X@A  王岳川:中国在海外成立500个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仅仅教汉语是不够的,应该通过琴棋书画尤其是书法,达到艺术审美,进入经史子集,这样才会有成效。美国一个大学教授对我说,他很担心今天的汉语热会很快降温。他说十年前日本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日语热,跟日本政府的大量拨款和日本的经济神话有关系。今天中国的经济神话也出现了,所以很多人也愿意来中国学习汉语。但是如果汉语背后没有文化,文化背后没有思想,思想背后没有精神,这个神话终究会消失。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不仅是派出汉语教师讲拼音语法,更多的是在解决了汉语初步水平之后进入文化的层面。思想文化、艺术文化、民间文化要传达出去,同时要进入思想的创新。奥运开幕式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美妙,但由于没有可持续地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痛失良机,本来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结果我们没有第二步。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 m(w1}w7Z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Y2ycS]n N

  再一点就是我们输出孔子文化的时候也不可能完全原生态地输出,要把政治的孔子还原成文化的孔子,要把忠君的孔子还原成仁爱的孔子,把他还原成语言、文化、思想,不是宗教,否则的话就有可能把公羊学变成国家意识形态,孔子学院也就成了孔庙。经过这次孔子学院的考察,我觉得文化输出有三个误区:第一个是简单地把文化输出定义为汉语输出,第二是把文化输出简单地定义为中国元素的猎奇,第三个误区是艺术类的东西太少。西方每一个大学每个楼里面都有一部钢琴,我去过这么多孔子学院,没有听到一次古琴声、笛子声、二胡声,没有这些东西就捕捉不到中国文化气息。我们切记不要有零敲碎打的善良愿望,随便布置点儿什么东西就叫中国元素,中国应该有大文化战略,对应西方的霸权话语。

z6{Q)I ]:J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o5F,{-_#ejs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输出思想的缺陷是,我看到西方书店关于中国的书大多是风水算命、烹调做菜等,离正面的中国文化形象树立还很有距离。我还认为要翻译300本书,前100本是从孔孟老庄到王国维,这次我去海外孔子学院看到这套书摆在他们架上了,出版了大概30本左右,但是我仔细一翻,也有点不足,大部分都是当年的传教士翻译的。第二个100本是翻译20世纪的大师精品。第三个100本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文化生态,建筑、书法、歌剧等等,让西方非常清晰地从文化里认识到当代中国的100个方面。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l fqF

N Y4C'p&x%?`n$L  现在我正在做100集类似于Discovery的高清晰DVD,借助影像网络传媒,传播中国文化。现在是大众传媒时代,很多青年人都不看书了,另外我也是受了一个刺激。我在日本的时候有一个体会,每一天在像中国新闻联播这样的一个时段,它就播中国的洪水、瘟疫,或者是中国乡镇干部的粗暴,到了晚上两三点,就开始播出黄山、苏州,很少有人能看到了。我就想拍100集类似于Discovery那样的作品,让西方青年们喜欢。

}_x*[Z4`6{+z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b F]$`M2?U

  另外,韩国人现在正在和中国竞争书法,中国人的书法越写越小,写个小册页小扇面,而韩国人在天地之间拉了一个150米长的白绫,在风萧萧兮易水寒、雪花飞舞的时候,写狂草。我有一个想法,跟钢琴家合作,当我在欧美访问讲学时,现场写一幅李太白的《将进酒》狂草,钢琴家弹奏钢琴协奏曲《黄河》,相信可以在美国掀起一股书法热。

'|#[+m"e c7S

aZ;c!q W  关于文化输出和中国形象的重塑,我提出16个字:“发现东方,文化输出,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现在一些人守歪创新、守怪创新,像《卖拐》、《忽悠》、《不差钱》等,赫然在全国春晚上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节目中进行全民撒谎,是闻所未闻的文化失误,所以我坚持要守正创新。最后四个字,新世纪中国真的要崛起,必须有美学原则的崛起,这个崛起就四个字:正大气象。如果你承认是个大国,对全世界负责的大国,引领人类前进的大国,必须有正大气象。

j.f$[R+|T

s-l8fD8X \otC  根据美国高盛公司预测:到202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学者越来越认识到:21世纪将不再由西方发达国家塑造,中国在走向强大的过程中,将会愈加肯定其古代文明延续下来的价值观,并创造出一种现代化的新模式———中国模式。

6b(`:KA SJA

!ps ]n9b0Y  中国学界应该放弃那种文化失败主义和文化自卑主义,而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定输赢,和谐救人类!在世界文化大转型的时代节点上,中国文化应该扬弃其僵化的元素,发扬其美丽的精神,为人类的幸福指数作出自己的贡献!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KnD#ke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22/2<12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