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郑钦南:从文化遗产中开掘出“富矿”

发布: 2010-6-02 22:23 | 作者: 本报记者 刘治浪 | 来源: 浙江日报 2007年12月14日 | 查看: 738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P(^!X]HF

  

d{:E-X$|GU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G3b6m&qF4Y^C9H

r^pNj9g!p7E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4On.ra Mw|2j

郑钦南和儿子郑苍钧正在商讨古诗校注。

mUuJ5]'Xx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AI3^roR2x9C

  台州市黄岩区退休教师郑钦南, 41年来坚持不懈,跋山涉水,进村访户,搜集到50多本宗谱,从中摘取了近6000首古诗,陆续自费注释出版,成为当地珍贵的乡土教材。

\t7H/a)Y+o

ATK["TG  “山川千古钟灵秀,中有仙岩一片奇。玉气暖浮黄玛瑙,金精寒枕碧琉璃。风生瑶草知春早,竹送清溪璞月迟。不独舆图名胜概,人才多入凤凰池。”明朝文人黄献章写的《黄岩枕流》,被台州市黄岩区退休教师郑钦南从黄氏宗谱中摘录出版后,“黄岩枕流”现已成为黄岩区西部山区的特色景点,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侨陈福临,已80多岁高龄,看到这首诗拍手叫好,仿佛自己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他激动地到邮局汇款:“为保护故乡文化遗产,表示我的一份心意。”

(S8fy,h*yE jL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5|?a#Il0b

  郑钦南今年68岁,41年来坚持不懈,跋山涉水,进村访户,在黄岩等地搜集到50多本宗谱。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老人搜集这些宗谱不为别的,只为摘取其中的古诗词,共集得近6000首古诗词。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古诗词保留了历史记忆,是光芒四射的文化遗产。”

bx%e$?$|*m!c] lK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u#w\i

  郑钦南用自己的退休工资,相继出版了两本专集,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已被台州市区各级图书馆、博览馆和中小学校收藏,成为一些学校的乡土教材。 

xx4JXs

5g4?/Q%z6Q^v@K  火口“偷”出第一本宗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w&KT h5ju%q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U xQL)B.B

  郑钦南是黄岩区上郑乡上郑村人,退休语文教师。郑钦南说:“真正让我走上收集宗谱中的古诗词这条路,却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一天,他来到区公所,看见有人运来大堆古籍,准备烧毁,便上前抽出一本,见封面上写着《宁溪王氏宗谱》。在宁溪,王氏赫赫有名,无人不晓。传说这一族在宁溪生存了1000多年,其中唐朝王顺德中举人后,出任大理寺少卿;后人王元坦中举人后,出任宋朝翰林检阅;民国时期王氏后代出了8位将军,5名烈士,现在的宁溪古街大多为王氏所建, 每旬两天集市日也是王氏所倡导。民间有“没有王氏就没有今天的宁溪镇”之说。王氏宗谱有12本,郑钦南从将要焚烧的书堆里掏了一本,对正在边上值勤人的说:“借我一本看一看。”便把这一本宗谱塞进衣服里带回家。回家一看,郑钦南大吃一惊,里面有很多诗,从来没有看见过,于是抄了下来,足有100多首诗。

t_ Y5g)g{s9D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 C2|,oo IF

  跑遍台州三区“觅”古诗

)[&HE@6LvB(B/w3P~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A QB7b@+_{4y8S'r-`

  从此以后,郑钦南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在黄岩各地寻找宗谱。他向亲戚要、向朋友借,甚至听说陌生人家的宗谱,他也要想方设法借过来,看看里面有些什么宝贝诗词。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Z1F-f-xmsmk

"qh#_%K#|7e Yr k  谈起当初搜集宗谱时的辛酸,郑钦南仍是感慨万千。金岙村黄姓有宗谱,这个村离他家10多公里,他第一次步行去,管宗谱的人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只好空手而返。第二次又步行去,并叫外甥带路,终于找到毛氏后人,主人只准他看一眼,不准带回家去。毛氏宗谱有6册,只保存了二册,于是郑钦南当场抄了10多首诗。当他打听到黄氏后人黄昌岳这一房保存着完好的宗谱,又步行十多公里,终于借到完整的黄氏宗谱,带回家抄了200多首古诗。就这样,郑钦南不怕千辛万苦,几十年如一日不停地寻找,几乎跑遍了台州三区,共借阅宗谱50多部,摘取古诗近6000首。

zKv'bnu} z

&RbF&^G4l[  郑钦南从搜寻到的民间宗谱里发现闪光的文化遗产,他说:“宗谱诗词一是填补正史的空白。譬如,明初牟圣民的《松门筑城歌》,讲述松门筑城防止倭寇入侵一事,地方志就没有记载,但这是件大事。第二可传承民间风俗等文化遗产,如月半迎灯的习俗记载于明代蒋东岙的《李氏宗谱》里,其详细程度是独一无二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iYG6V8C

+wr2~;M lDa;wHh  郑钦南说,宋末牟大昌的《黄土岭抗元》诗,这首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诗是战斗的号角,是出征的誓词,气壮山河,感天地而泣鬼神,充分体现了“台州式的硬气”,在台州文学史上放射出异样的光辉。在宗谱里,颂民族英雄牟大昌率兵抗元,激战黄土岭壮烈牺牲的诗很多,如牟筠圃《读北藜公家传》、牟松溪《次和筠圃叔读北藜传》、牟勉庵《和筠圃叔读北藜公传》等等。也有歌颂清初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农村妇女黄嘉文妻蔡慧奴高风劲节。有披露以平定叛乱、保境安民为名的清军乘机大肆掳掠妇女儿童的滔天罪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gGY bn

:R5vC^_:ny8b*s R  台州历代诗词大家不多,但好的作品却层出不穷。南宋台州十大儒之一的屿头黄超然和宁溪南峰公王所的《古风》和《尚默轩》等,都富有深刻的哲理。黄超然的《迎送神乐歌》与屈原的《九歌》如出一辙,可见楚文化对台州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溪王氏始迁祖唐代王从德的《古荆篇》写得雍容典雅,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这些诗词大量散落在民间宗谱里,藏于深闺,束之高阁,光辉被岁月湮没,今天终于重见天日。

3U.V%Z({9_

7s \[E5N#}r6z&B  让每个字的注释准确无误

o]6WTDH,WBS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8Y ~OH a+R4B

  古诗的校勘、注释,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广泛的涉猎,谈何容易。古诗里没有标点,有断句、繁体字、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每个可疑字的校注都要准确无误。宁溪王氏宗谱里王惟贤作的《赢女凤图》,郑钦南反复推敲,觉得缺少一个动词,一定是后人修谱时失误。这个动词是什么?久久不能确定。一次,他在上郑乡陈宾福家门口,发现一幅婚联:绣阁昔曾传跨凤,德门今妻近乘龙。他灵机一动,把王惟贤的《赢女凤图》改为《赢女跨凤图》,使这首诗的诗名更贴切。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6`K!VH%^

CUxr"?ul  由于千百年来,许多宗谱因遭受水灾、火灾、虫侵鼠咬,诗词里很多字都是空白,需要一一补全。每天,不管吃饭,还是上床准备睡觉,郑钦南都在想古诗的校注。搜集、校注到足够的诗词后,他开始艰辛地自费出书工作。2004年,《宁溪历代山水诗》出版,收诗词150首;2006年,郑钦南和他的儿子、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郑苍钧整理校注的《台州市区西部历代诗词校注》出版,汇集诗词600多首,被一些专家称为“台州市本级历代诗词的集大成者”。现在,郑钦南在他儿子的帮助下,正在编撰《台州市区历代诗词校注》,收集诗词上千首。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J2l Yo4W [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_1z+Nc ^.v

  ■观点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3bm9^8mN9hp0L

&rywR_U7SQ  宗谱也是中华文化宝库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Q2a_ f}6Am1c

1}sNEj'`e&T&D  清代著名学者、方志学家章学诚明确指出:“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方志和国史三者并列,可见宗谱对研究历史的重要。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bnnM

:` z4xh%ow8E1z"u5cs  宗谱里的诗除了描写风景的山水诗之外,还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祝寿诗、吊唁诗、送别诗等。有许多诗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并寄予深刻的同情。如元代潘伯修的《麦青青》、刘仁本的《田父吟》,明代牟克斋的《掘蕨行》、王弼的《永丰谣》、牟灿然的《遇旱》、王铃的《大水谣》、牟熊乘的《猛虎行》,清代牟东白的《歉岁谣》等,无不闪耀着人民性的光辉。

GhSy1ad2M5v

viv9|,XN qh A E  宗谱里的诗有许多是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诗史”。如宋代牟大昌《黄土岭抗元》诗(诗茅畲《牟氏宗谱》):“大宋忠臣牟大昌,义兵今起应天祥。赤城虽已降于虏,黄山不愿为之氓。”这首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诗是战斗的号角,是出征的誓词,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充分体现了“台州式的硬气”,在台州文学史上放射出异样的光辉。

xKz {0h'Hk&y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k|!TU.W w Z_8c

  宗谱中除了诗词之外,还有人物传记。如《宁溪王氏宗谱》就记录了大理寺少卿、翰林检阅、侍郎、尚书、知军、县尹和近现代的五烈士、八将军许多本宗族中的杰出人物。其他各地宗谱也都有人物传记。此外,还有散文、序跋和墓志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溪《王氏宗谱》还载有从南宋流传下来的《祝同乐》(俗称“作铜锣”)古代音乐乐曲。宗谱还记载了当地的民情风俗。

0M;Z g5tD|uX-D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z*j W~FC},]

  宗谱的历史,记载着历史的真实。过去总以为所有的地主都是靠剥削农民血汗发家致富的,但当我看了《上郑陈氏宗谱》之后,才知道并不全是那么一回事。以民国陆军中将陈荣楫家为例,陈荣楫父亲身材高大,力气也很大,是一个本实的农民,农闲时给人挑千张(冥钱,也叫福寿纸)去北岸(临海前所一带)或路桥,赚取担脚苦力小钱。回来时,买一担稻谷挑回来。肩上挑着百五六或百七八的重担,一天要走120多里路。稻谷挑到家中后,娘和妻子连夜将谷舂成米,第二天粜米。不怕辛苦,勤劳致富。他家的下郑舅公傅长文在下三府打工,帮人家拆旧屋,撬地坪板时发现了一铜火坛银元,交给主人,主人不要,说这银元是原来的屋主的,他已远迁他乡,杳无音信。这银元是无主之物,你发现的就归你了。傅长文拿了好几百块银元回家,借给荣楫的父亲做生意,赚了钱,买田买地买山林,富甲一方,并给荣楫等读书。陈荣楫聪明好学,北京大学毕业那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部队中作战勇敢多次立功,逐步提升为陆军中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D H8e.S"f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qQ+nS_9~

  谱牒是一种很重要的民间文化,属于历史的范畴,是地方史志中史料的重要来源,可作为正史的补正。谱牒文化研究涉及史学、文学、人口学、民俗学、伦理学等等。可以结合我市的经济社会特点做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如台州历代人才问题,教育问题,制度问题等等,不仅能丰富台州文化,而且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BnyA

TAG: 富矿 文化遗产 郑钦南 宗谱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