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避免文化的趋同化?

发布: 2010-5-28 01:34 | 作者: 莫言 邱春林 金明和 | 来源: 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 2010-05-27 16:09:00 | 查看: 664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ihF+hi


l Lt{;F.Ad  在世界文化版图上,“亚洲文化的多元传统及其对当下的影响”,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2B~K$N$bAO
  不久前,在成都举行的亚洲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上,与会者就如何保持东方文化的独特个性,丰富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进行交流。这既是对现实的关照,也是对人类文化历史与未来的思考。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f3v:T5B*o;`o

  ——编者

fcMAYVA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HM&kad

  文学需要保存东方情调

CfI8c4K9a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u7{3N5By'{O wM4D

  莫言

UJ.QYKi4CR

`!J4Wu ~v  在已经基本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中,文化的趋同化也渐见端倪。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经受着趋同化的侵蚀。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df5s,z5S^ \W

s.K0C^UBH M,L  近年来,凡欧美市场上的畅销书,用不了多久就会在中国书店上市。这样快捷的翻译和推介,虽然有积极意义,但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那就是,作家对欧美畅销书的故事模式、情感模式和价值趋向的模仿,正在使文学的原创性和作家的个性淡化乃至消解。

;~&uM0O4BUPl

gI:Y.Dx  在这样的文化格局下,如何继承和保存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学独特性和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的精神需求,是摆在我们亚洲作家面前的重大问题。

~ {Qv2D!g)V-Mb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9DP6O.e)Kb

  我们要创作出世界文学之一环的亚洲文学,首先要使我们的文学包含着能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普遍价值。我们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应不仅仅能感动我们本国的乃至亚洲的读者,而且也应该能够感动全世界的读者。这样的文学是超越时空的,是永恒的。这种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就是人道主义的精神,就是平等、自由、博爱,就是宽容、理解和善良,就是慷慨、勇敢和坦荡,就是勤劳、诚实和纯朴,就是人类的美德和对违背这些美德的恶行的批判和谴责。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9r?V2Mr2\^~b

:WMXm/DW \I2u  其次,我们亚洲的文化是独特的,在亚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文学也是独特的。这个独特,是相对于亚洲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学而言。这种独特性,并不是作家们的刻意捏造,而是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我们生活的反映。凸显这种独特性,挖掘这种独特性所包含的哲学意蕴和人文价值,是亚洲的文学工作者们须臾不可忘记的神圣职责。如果我们要使自己的文学成为世界的文学,首先就要使她成为我们自己的、民族的和地区的文学。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HA~?(BC8I|1G(y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w._*uLl/\I5@

  再次,亚洲文化本身又是一个多样性的整体。从语言、文学、美术、音乐、服装、饮食、建筑等诸多方面来说,亚洲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千姿百态的存在。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又可以明显地看到,相对于其他洲,亚洲文化,尤其是我们东亚文化,又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共性。

t5e,H,u,L t'vd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3J)oI O1^1i6}`W

  这共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觉得它仿佛是空气,处处在,但又难以把握。它渗透在我们文化和艺术的深层,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东方情调。而在我们的文学中保存亚洲文化的独特性,就是要保存这样宝贵的“东方情调”。而这种“东方情调”,正是亚洲文学的鲜明标记。

NVN)h)r1~U6_,A$i

D0~&e EH p*b{  最后,保存绝不是停滞,也不是封闭,而是创造发展中的保存。我理解,要使亚洲文学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得到保存,必须要将亚洲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整体中,广泛地吸收和学习,大胆地借鉴和创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qv bI9T ~ Vg,R

Lg0Ki0bz+L O8x  也就是说,亚洲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亚洲文学既要向别的文学学习,也要为别的文学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样板。最终目的就是要构成一个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人类文化的百花园。

h1HBw.mC

-?/Ap/eO  (作者系中国作家)

5d yf#i~3tc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0T ?Z}%Qa3w wyP%[

  传扬文化的美丽精神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J ZJO uD%fP

d\,b5G'G5q  邱春林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Ai^ kc/|

q#u"~x1p  对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五千年来一直推崇自然和谐的民族而言,如何在经济强国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精神非常重要。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Y*XC2ha'G!n8jp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7[o1Nk]Zv

  中国传统艺术作为伦理教育的工具,是养成理想人格的门径和方法。对传统中国社会而言,诗书礼乐是其根基。《论语·泰伯》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三句话概括了儒家的社会理想和文化理想。

a0NF,b?/u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kP&p2{,[9u

  诗是什么?诗是寓情于理,是人对自然大道的情感回应,所以古人说“诗者天地之心”。冯友兰先生说:礼乐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礼乐表达的是人敬天法地,敬祖感恩之心,所以礼制度同样有诗的内核。“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以诗载道、托物咏志、传情会意,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诗性实际上是民族性的重要体现。

%`w [pO!h C|9?R l9\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L!k.t-X;\{

  即使被儒家大德视为“小道末技”的传统手工艺,也不远离诗性传统。中国手艺人虽然有着世界上最精湛的技艺,但滥作“淫巧”之物一直受到批判,因为中国传统工艺要体察天时、地气、材美,在这个基础上才追求工巧,反对以人工伤害物性的做法。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K]0~O"Z.^ @I

$Wg-i0`5?0?z  中国人赋予了所有的工艺以玉的内涵,美玉的坚贞、温润、精光内敛都是君子人格的体现,也是诗性艺术传统的体现。中国书法、文人画、音乐、手工艺等都强调节奏、韵律,通过线条的流转体现宇宙大化的生动气韵。

$[xe,ON:I)DbG

Q Q~zPAGK9r:n  中国传统艺术引导人去理解天道,消解欲望,陶冶身心,从而使其精神生活从容不迫。这就是文化最主要的功用和最主要的价值。中国诗性艺术传统可以是拯救当今社会人心的教育资源,可以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 u h S_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9d/B B,\[jg _bG|

  数十年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感叹道:“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对于本民族曾经创造的文化精神,我们似乎有些冷落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S:C"QegCGGG

1eQ6y5w{;H0Q  (作者系中国学者)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_RPCt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K/UecLY0Y$VzB&x#e

  再现人生与超越人生

c]Z:hd!L$w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 ]/A2e`$W'a

  金明和

n#f,eQxmW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EX;j/d K*D*uf

  东方的传统艺术对我们而言为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使我们摆脱精神上的混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LuT1m` g

:gb1kG-v'E  在忽视与他人共存的近代化潮流中,疲劳和被剥夺感一直在困扰人们,而传统艺术精神的灵感则来源于自然和宇宙,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带来精神秩序上的平衡。亚洲传统艺术不应限于再现人生,而要超越人生,应该像数码时代里的虚拟世界那样,突破逻辑、时空的壁垒,以更大的视野来看世界。当然,基本上所有艺术在现实生活中都发挥着批评、治愈的作用,但对于那些失去了向心力的牵引,只能随波逐流的现代人来说,传统艺术所蕴含的治愈功能意义非凡。

#@W#L*fMn1k7}*m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9J`D-ak%QN*N3TD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复原了传统艺术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生活在现代世界中,没有接触过亚洲传统艺术的观众恐怕不会因观看了传统艺术就马上变得成熟,反而会将之看成一种陌生的体验罢了。为了跨越这道鸿沟,我们应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比如亚洲的艺术家应该建立交流平台,使我们可以秉持着创意精神,对亚洲传统艺术进行研究,实现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并以传统内涵破解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烦恼。

2zZ/{T:e u&u:j'@?z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6^5^5ab

  (作者系韩国学者)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b!k MN a+}v+Y;|

TAG: 文化格局 文化趋同化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