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河南“非遗”新发现:“竹马舞”舞出作战阵法

发布: 2010-5-28 01:34 | 作者: 梁新慧 | 来源: 中国新闻网-东方今报 2010-05-27 10:44:00 | 查看: 2301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5z"e7q9?"\k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发现 “竹马舞”舞出作战阵法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6X]"c/y)Hd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3c-}tOz2]G)^

  “竹马舞”?看着名字如果您联想到“青梅竹马”里的“竹马”,那就错了。5月18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发现”采访团来到安阳滑县三家村,看到了传说中的“竹马舞”。

LO-T B_!Qt#p

e,B)N-|l9u~'`  5月18日,安阳滑县三家村的广场上,西火神圣会热闹开场。旗、锣、伞、扇开道,大号、战鼓、大镲齐鸣,气势非凡。紧接着,“明星节目”——竹马舞精彩上演。

IAht8^oN$N;Zg6nH

!I+T!YCY1fz  所谓“竹马舞”,其实,就是一头头“马”,棕色、黑色、枣红色的马儿个个形神兼备,却都是小“矮马”。马背到表演者的腰间,这是“障眼法”,马的“围裙”下,是演员们的腿。

5A)C{v|$r

uW&|(@C,p|5Q  “竹马”是竹子造的吗?非也。原来,让人联想到竹子的“竹马”,却是用麻纸打造的,据说能不腐不朽,百年不变形。据村里老人介绍,竹马舞演唱的《四句腔》又叫《跑马调》,是元代流传至今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D ^"x3sKa#A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iM${p0Ks*G

  一位演员表演了一段,大汗淋漓。与其说演员们在骑马,不如说马“骑”人更贴切。要知道,这表演不仅是技术活儿,还是体力活儿。原来,这一头“竹马”有7公斤,不累才怪。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ta I:{F X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tGS

  竹马舞,舞出来的是元代的事,元顺帝、四位王妃、两员战将是主角,韩湘子、丫鬟、马童等是配角。竹马舞动时,跑的线路花样,据说是古代作战时各种阵法的变化。

'w@P%|:u;q$A'R

^3K(C)_/A(}@  据介绍,三家村西火神圣会起源于明朝初期,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如今,该县已将“竹马舞”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5U1K^MO*W4hx[$c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Q|)ug

  □首席记者 梁新慧

/b|5HPM C"[j(d/f

TAG: 非遗 河南 竹马 作战阵法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