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美国人如何面对死亡

发布: 2010-4-07 22:48 | 作者: 薄扶林 | 来源: 凤凰网-南方都市报 2010-03-03 09:22:00 | 查看: 1131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Vc[$U?+e-b

  

.gAM(Z)x9A@

  

pKZk1[;_z8a&F9x

《Death and Dying in America》(《美国死亡临终》)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 n1aX3Kz0Jb!mG
[美]Andrea Fontana、Jennifer Reid Keene著 Polity 2009年9月版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j zDJ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m)i t9Q Y*k1A"s1d4Ir

X7k ] U{3c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曾戏称:“我并不怕死,我只是希望死亡来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场。”在新书《美国的死亡与临终》(DeathandDyinginAmerica)的开头,内华达大学社会学系的两位教授安德鲁·封塔纳与珍妮弗·瑞德·基茵引用了这个笑话,来比喻美国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与感知中的核心原则:他们考虑过死亡,他们谈论过死亡,他们从电影、口头故事与书籍中了解过死亡,但他们作为个体和作为社会,最终依然拒斥死亡并且希望避免死亡。“正如我们不愿去直面自己拥有的只是凡身肉胎这个现实一样,我们的文化也对死亡与临终这种想法感到困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fwCh9O)P*\i4].]

1M9B[cxsX?H K  自1903年埃里初·梅切尼科夫借用古希腊神话中死神塔那托斯(Thanatos)的名字将“研究死亡与临终之学”命名为死亡学(Thanatology)以来,该学科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科学学者的重视,并与哲学、宗教与神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它领域的研究紧密结合。但为什么还要出版这样一本关注死亡与临终的书呢?两位作者引用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话来解释:“我们安葬与悼念死者的方式反映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1|5hd5R-Y^!R8t#y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8s6}qY7v

  两位作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死亡是一系列社会进程与社会体制的标志与结果,并与健康与保健、生活方式、教育、社会互动、政治抗争、战争等等社会现象相联系。因此,死亡既应当被视为一种个体的经验,也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极端的社会经验。每个人最终都要独自面对无法被代替的死亡,所以关于死亡的个体经验与个人反应值得重视;另一方面,死亡这一过程的社会情境、逝者给生者留下的思忆与怀念、社会分层对死亡的影响等等,则不仅仅是自然的,更是社会的。“到底谁生谁死?究竟如何离世?这其实都不是随机的,而是大规模的、体制化的社会系统的产物。”同时从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去探究死亡的现象与经验,才是最为适合的研究方法。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YMW"Cgv

}5?M'y(\w |5j  至于为什么要将美国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两位作者指出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多不同,这无疑也会让“死在美国”大有不同。美国在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制度、对医生辅助下的安乐死的态度与争论、死亡率与死亡主因的历史变迁等方面的独特性,在书中均有所展示。有的数字甚至是震撼的:“在1983年至1999年间,美国男女的预期寿命都有所提高;但美国死亡率的不平等状况有所恶化,其间最底层人口的死亡率不降反升。”

Y [8U;K.L/d0}E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1mwrG(I y&Ic,H Vb E

  本书包括了理论概述、实证研究与大众文化介绍等庞杂的内容,但并不艰涩难读。书中所涉及到的主题,从关于安乐死的论战到自然灾害、传染病、战争、恐怖主义与自杀造成的死亡,从一个孩子的身故到孩子们关于哀悼与居丧的体验与记忆,从对来生的信仰到通知死讯、处理遗体、器官捐赠等等更加现实、更为技术性的问题,连曾在著名的人体尸体展览“Bodies:The Exhibition”中引起争议的来自中国的无名尸事件,在书中也有提及,可以说是关于死亡在美国社会的现状与意义的一部小型百科全书。

M@8X/d6TQ Q

S"Dk q sx N  两位作者总结和强调的是美国社会里决定每个人在何种情境下去世的两大关键性因素:持续存在的社会不平等,以及美国的消费主义伦理。这里的消费主义伦理用一个例子便可说明:二十世纪对生命的医疗化进程将死亡的主要场所从家庭转移到了医疗机构中。按照有些社会历史学家的看法,“现在绝大多数美国人都默默无闻地在医院这一兼具官僚机构、服务组织与盈利商业体性质的庞然大物管理下死去”。为了纠正这些偏差,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晚期病人护理所希望能让临终者在家里或者类似于家里的环境中辞世,以便为他们保留最后一点个性与尊严。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当私营医疗保险公司将晚期病人护理所也纳入自己的理赔偿付范围后,选择护理所的理由似乎已经不再那么形而上了,更多的却是被对医疗和护理成本的权衡与算计所代替。难怪作者们会在全书结尾感叹:“美国人既要面对日常生活里的种种消费选择,又要将死亡当作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次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宣言。”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 K A[U%li Sb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G zi%w

  对中国读者来说,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略显“浮浅”:谁不知道,如果社会的不平等加上殡葬行业的垄断性,没有钱的老百姓甚至都“死不起”?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还是道家的“齐生死”,对生死关系似乎总缺少了一点“对立统一”的淡然,或者知其愈深便恶其愈甚。当然,“慎终追远”的古训,还是与伊斯兰教经典中穆罕默德的言论有着惊人的一致:“游坟会使你们记起后世。”只是说到用更为科学、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和研究死亡,不妨参考一下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名论断:“向死而生”。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以“有死”、“能死”的方式活着,而死亡也可以说是贯穿一切“活着”而存在。死亡自然意味着终结或结束,但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终点,所以值得我们更好地去正视它、研究它、善待它。《美国的死亡与临终》,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让我们更好地去观察与理解那些人的向死而生,就像奥地利德语诗人里尔克所吟唱的那样:“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6j`/ls*e"WB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I6p(]D _ |0v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SaG6\ ] dd

TAG: 美国 死亡 临终 向死而生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