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田野的清风与泥土的芬芳──评《六盘山文化丛书》民间工艺美术卷

发布: 2010-1-08 17:53 | 作者: 李方 | 来源: 博宝网-固原日报 2010-01-04 20:59:10 | 查看: 629次

 

8} v b(DF;fI'B

p8a;V:?@.n'y"\s  对于艺术的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一直被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而且衍生出“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劳动说”,甚至还有“巫术说”。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艺术方面的资料所知甚少。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艺术发生的某些条件和根据,对学习艺术和进行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在我看来,艺术的起源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当然也不可能有定论。然而一切艺术形式,都是脱胎于民间艺术,却是不容置疑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_u5W,vk~9L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X9H6Sf(W8}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将民间艺术同民间故事相混淆。从艺术到故事,虽只是一词之改,却谬以千里,内涵尽失。民间艺术是囊括了一切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民间艺术的两个大的分类,是民间文学与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文学包括了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寓言、歌谣、谚语、谜语等等。这些民族民间的口头文学最终发展成为诗歌、散文、小说等艺术形式,并直接导致了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术体系的产生;而民间工艺美术则更是包罗万象。按照目的、用途的不同,观赏、实用的不同价值,大致可以分为①绘画。有版画、年画、建筑彩绘、壁画、灯笼画、扇面画;②雕塑。彩色雕塑、大型奇观彩塑、小型泥人雕塑、建筑雕塑、金属铸雕、木雕、砖雕;③玩具。各种材料所制作的玩具;④刺绣染织。有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挑花、补花;⑤服饰。民族服饰、儿童服饰、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⑥家具器皿。日用陶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以及皮革制品、车马具等装饰性用品;⑦戏具物品。木偶、皮影、面具等;⑧剪纸。有窗花、礼花、刺绣花样、挂笺;⑨纸扎。各种花灯和纸火;⑩编织。有草编、竹编、柳条编、秸秆编、纸编等;另外还有食品上的美化装饰,如各种糕点、糖果造型,月饼、花馍等等。从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民间工艺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也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WJ0v9nm C RE

;M7nad)h  《六盘山文化丛书》民间工艺美术卷在分类上虽然不像上面分类那般详细,但是却在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服饰、戏具物品、剪纸、编织等分类项上都有所涉猎。这些作品的来源,都是编者通过当地文联和文化馆(站)按照分类调查、对比、鉴别,最后确定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1b*c(t+i(O

K*?1h2zE.D  这些年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一些濒临消亡或正在消失的民间工艺美术项目,确认了传承人,受到了保护,并被不断发扬广大。这其中以皮影最为典型。西吉县新营乡的李歧老先生,一生致力于皮影戏的刻画制作和演出,制作有《香山寺还愿》《万寿图》《唐王游地狱》《铡判官》等全本戏剧的皮影五百多套,整整装了两大箱。材质从最早的皮革,到现在的硬塑料,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用硬板纸制作的。因为皮影戏现在根本没有演出的可能,所以这些东西,便成了八十岁高龄的李岐老先生在茶余饭后独自抚摸与回忆的道具。这种抚摸,我们可以看作是对过往历史中人们对一种艺术形式的温情触摸;这种回忆,也是对民族情感和集体大众精神历程的回顾。有多少从乡野清风的露天戏场中获得过精神愉悦的人,会忘掉那些映在白布上影影绰绰的凄美故事呢?其次是砖雕。一切机械所能制造出来的精美雕饰,其雍容华贵都在手工雕刻作品之上,但是你能在其中看到工匠在雕刻过程中所拓印上去的指纹吗?你还能嗅到那来自泥土的气息吗?你还能感受到雕刀划过时工匠所蕴含在刀锋上的心思和流淌在臂腕上的情感吗?但是在遥远的古代,先民们所创造的大美,却是今天的机械动力所无法企及的。

$Ms c|k%JW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u3HxN3yk E[

  最为大众、普通和广泛存在的,是剪纸和刺绣艺术。这倒不难理解。无论是河谷平川地带,还是沟壑纵横的山地,都大量存在着这两个艺术分支的继承和传播者。这缘于艺术的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也缘于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衡量妇女的基本标准。抚养女儿,最起码要求心灵手巧;娶媳妇主要看针线茶饭。有了这两条,任何一个女性,对剪纸和刺绣都不可等闲视之。但在具体操作上,那就会有千百样不同的心思。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对于农村女性而言,这些外在标志就是通过用线条、色彩、造型所表达的艺术形象,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给情郎绣上鸳鸯戏水的荷包是这样的一个艺术活动,为阿哥做一双喜鹊登枝的鞋垫同样是感情的传递。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G9l&{ f4A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 o1djL

  《六盘山文化丛书》民间工艺美术卷与其他卷本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在对收录的29位(其中二十里铺拱北雕刻者姓名不详)民间艺人的作品稍加评论外,标注了他们所在的地域。这样做,可以使读者在品读和鉴赏作品的同时,对全市民间工艺美术的分布有一个大致了解,让这些作品如六盘山田野上吹过的清风,陪伴着你,一路送上泥土的芬芳。(作者系固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六盘山》副主编)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m"ZQL1d

!bQCvQ.\  【 稿 源 】固原日报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9y"tV}

;f%I}8\+h,a  【 编 辑 】田鹏飞

#g fq_0V

TAG: 六盘山 文化丛书 民间工艺美术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