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 一周资讯
>> 人文观察
>> 查看资讯
上一篇 |
下一篇
国家级大师杨根连:杨家将后人金镶玉传人(多图)
发布: 2008-9-27 09:44 |
作者: 陈辉 |
来源:
竞报网 |
查看: 1433次
国家级大师杨根连:杨家将后人金镶玉传人(多图)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9Rl*vIM2b |
作者:陈辉 新闻来源:竞报网 r;m8s*HRho |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1h%}S4A"b3h;Z @\S V`gV1A/M$f!Y7R O0Al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2Z~c:DW.W@|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W&\'wF6` 杨根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工艺美术特级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享受国家大师津贴。杨根连所做的玉器连创玉器史上的六个第一:青玉薄胎薄度第一;青玉薄胎内刻外凸内凹第一;青玉薄胎内画第一;青玉薄胎对瓶第一;鼻烟壶内挂双链第一;用水胆制作鼻烟壶第一。有多件作品获奖。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nq0JY 6v(VwEP7jl 值得一提的是,杨根连是杨继业的后代,由于杨继业撞死在碑上,杨家规矩后代不立碑,所以杨根连自己也不知道该算是杨家第多少代的后人。 kZt%}0f0VF,g({ ] Q2up2Z8}0TF 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让“金镶玉”的名字大放异彩,之前很多人也知道“金镶玉”这个名词,大多数来源于“有眼不识金镶玉”这句俗话,到底什么是“金镶玉”,“金镶玉”现在在哪里还能找到,本刊专访了玉器大师杨根连,让这位跟玉器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杨家将后人,给大家讲讲,什么是真正的金镶玉。 (Q^Ov.u#M6j['c.A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iW2]O'Uh 杨根连的写字台,是正经的金丝楠木,灯光下,它闪烁着灿烂而高贵的光泽。 6f&hZ
HoGV 6j}*p+BRC 杨根连整个工作室的家具,都是用金丝楠木做的。他不知道究竟值多少钱,遇到这样的问题,他只是习惯性地捻着手中“金镶玉”的串珠,当年,朋友就是用了这一屋子的家具,换走了同样的一串。 $iK8Nl _6M2of F V{ %e Z}}0Y.Z(`"N0H 北京奥运的奖牌,让“金镶玉”蜚声海内外。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Pwy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TqJWgQ6oA3yr 然而,从工艺美术的角度看,那并不是真正的金镶玉,目前国内会做金镶玉的,只有一人:杨根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家将的后人。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X
kgFL$R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rn U } 讲 述 s7LoH.Ac8x
m(B0D;gh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y5YM{ Tbk 我乃青山居后代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W}
YwR)E]s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F5Bq-M8y 我是老北京玉器行青山居后代。说起青山居,今天年轻人多不知道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b:_r,I.V%A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AW~&yJA#BP 上世纪20年代,崇文门花市儿一代是北京玉器产销中心,所谓“中三条”,3个胡同有10多家作坊,其中福兴号、同兴号等名扬一时,买卖做到了日本。这些买卖组成的玉器市场,统称“青山居”,比琉璃厂还早。 zh
GrJ/{
Z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K
yz S 清代北京玉器行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专门为皇家服务,在技艺上得以精益求精,形成了“京作”独特风格。民国初期,北京玉器以青山居和前门为最盛,所谓“要想买京工,必须到北京”。 ,QG*D.oR6w)xQ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d
V$uGl?%t 北京的玉文化源远流长,我父亲就是做玉器的,小时候,很多玉器大师都住街坊,比如王功臣,当时专给全国翡翠定品级,还有像容全禄、“黑刘”刘心庭、张子玉……在这个氛围中,你想不学玉器都不行。 5F'LLe,ap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E5\&y-]uvo 乾隆称磨玉匠为“先生”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rLvYh2F (d,Vn9VrJ._A4p 旧时代,手艺人的地位不高,但磨玉匠不同,到哪儿都被称为“先生”,这个规矩是乾隆定下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I,uA7P:?*k!HT @l
e
`/] 乾隆曾经得了一块好玉,就定了题,要磨玉匠限期完成。乾隆是皇帝,不懂磨玉先要“问料”,这块玉一上闸坨,发现里面有红色,是极品,如果还按原来的题材,玉就毁了。但皇帝金口玉言,不能改,磨玉匠不敢明说,就故意怠工。乾隆看迟迟没有开工,前来问责,利用这个机会,磨玉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iM,p
SqO
cV ^6e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
?
f{)pe*~#M 乾隆一生好玉,了解实际情况后,立刻采纳了磨玉匠的意见。从这件事中,乾隆反省到自己“定题”的做法是错误的。以后乾隆终生不再给磨玉匠下题目,让他们自行问料,自行设计,并从此尊磨玉匠为“先生”。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od P?
6lxb)zVe |
|
TAG:
大师
金镶玉
杨家将
杨根连
传人
字号: 小 中 大 |
推荐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