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铜梁龙灯卖到全世界 上千舞龙手年入3000万(图)

发布: 2009-10-16 11:18 | 作者: 许恢毅 |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晨报 | 查看: 387次

qCG P6Z5\

9月28日,铜梁龙北京为国庆晚会彩排。

h Bl)G lxi[X*x

#Z T$yH*|"B  铜梁龙三次进京表演赢得名声,扎龙舞龙走进百姓生活,走进市场,走向世界。鲜为人知的是,蜚声海内外的铜梁龙,给当地带来了滚滚财源,而当地竟然没有一个专职舞龙手,他们是怎样做到的?新老传人在继承与创新过程中,产生了艺术碰撞和观念交锋,由此形成了怎样迥然不同的兴旺与尴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龙乡”,感受从民间到官方无处不在的传说和动听的乐章。

GR,^;TBcO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ha E0O5Q;b

  今年国庆联欢晚会让“铜梁龙”再次大放异彩,大约5分钟的表演,央视给了将近3分钟的直播镜头。

\0t,C5A+KB-~!C

u8T6D4Kz1{Ee  再过20天,铜梁龙将启程赴意大利访问演出,再过一个月,25条制作精美的铜梁“竞技龙”将交付泰国。铜梁龙舞这一巴渝民间艺术之花,正加速挺进全球。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W;QQ9r-W!]fz"y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F"e wN9h1Z

  三次进京参加国庆大典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W5|%Tk`U%H

.S,|^4lA.O-V0Q#a  重庆铜梁,古为巴国之疆域。铜梁人民与龙和龙舞结缘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年新春耍龙灯拜年,遇大旱玩黄荆龙求雨,年终舞大蠕龙、火龙、稻草龙欢庆丰年。

i8sb^(R1IA2Ed

)O,N\e~?,K  共和国35华诞和50华诞,铜梁龙均应邀进京表演,声名大震。

_L#]-Z ?@X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9eT:}^

  今年国庆联欢晚会上,两条铜梁巨龙在天安门广场将东方巨龙的神韵与灵性,舞得淋漓尽致。

#j@V*N*Rs? R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2Q/m}Z9r

  周家兄弟扎龙年入200万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jf7X6\M:rv1D

i"r9I d{N#Rh7b6O(r9S  铜梁龙发展到今天的模样,与3位老人的努力分不开―――蒋玉霖、周均安和傅泉太。他们是上世纪80年代铜梁龙扎制的代表人物。

*y8N2G uX bMmk

BOFV3}  周均安去世后,他的儿孙在县城开了多家扎龙公司,其中做得最好的要数周合平两兄弟。本次进京参加国庆演出的两条价值70多万元的百米长龙,就出自他们之手。目前整个重庆的纸扎龙灯具几乎都出自周家兄弟所开公司,其年销售额高达200多万元。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F0H8f,W'j2h p

K"o;F!v$|*j1J X)B:W s  农民业余玩龙年入600万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3V yd%i0]nb?I,@.x

9G9f5_%oq3y+`  每年春节,铜梁县城都会安排火龙表演,这是铜梁独一无二的龙舞品种,也是铜梁一个名叫“高楼”的小镇上独有的节目。

%a6lB1^ rJ6p9y,f3}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Ad]bd*b9\0n

  “大蠕龙、竞技龙这些品种,其他乡镇的人也能玩,但说到火龙,离了我们高楼镇的人就是不行。”45岁的舞龙手张林说,他家四代舞龙,“我们从小就看父辈们在1300℃的铁水花中全裸上身舞龙,没有一定胆量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该镇的舞龙队员全是农民,舞龙只是业余爱好。张林玩火龙,最远到过美国旧金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N!n?Q!i

,c Wa+D b  今年初,高楼镇文化站专门成立了高楼火龙文化传播公司,他们的火龙不断出现在全国和世界各地,舞龙队员每年可挣回600多万元。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L G1B,s8`9j

m\/|!x1Iq%s  千余好手走南闯北舞龙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hk[]F

-\0z?%b ]9e-W  最近两年,“铜梁龙”加速融入市场。铜梁县没有一个专职舞龙手,但是走进街头巷尾,你会发现到处都有舞龙手的身影,其中有教师、公务员、待业青年及农民。常年在外进行商业演出的舞龙队有20多支,舞龙队员过千人,每年演出收入3000万元左右。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CD o*h \-k

'ynpW dBu-xR  27岁的张明亮是一名的哥,经常走南闯北“赶场子”舞龙。“各省区市我基本都跑遍了。”张明亮说,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逢年过节,一天舞一场80元钱,加演再加40元,管吃管住,能挣不少钱。”今年春节以来,张明亮舞龙就挣了6000多元。记者 周睿

E#K1E*K'Ct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v3o5p? hpc

  人物素描》》

a+G9cC d1KA;nK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0c${]I$yC'B

  新老传人 继承与创新交锋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l+Bu%I A-}%y6l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p%cpP*H)V

  “铜梁龙”三老―――蒋玉霖、周均安和傅泉太,都是上世纪80年代铜梁龙扎制的代表人物。如今,惟有傅泉太还健在,同时,他也是铜梁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l~ V \:V X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r;[:fuP

  傅泉太:坚持传统才原汁原味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AqOoQ4v){k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c?x{]I8Wt,gD

  在傅泉太看来,扎龙最关键就是造型和彩画,造型不像,整个就不像,彩画不好就没有民间味。去年他只扎了两条龙,一条卖到了加拿大,一条卖到了美国。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IIS9H!^#T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_+c|9X

  搞民间工艺到现在,一晃40多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傅泉太手也抖了,眼也花了,但一提起扎龙,这位70多岁的老人依然神采飞扬。傅泉太的大女儿一直在跟父亲学习扎龙,但对于扎龙技术的改进,两人常发生争执。

V9x n&d1I5l E]#A

CN1D Yw-KS&j  大女儿要求将胳膊改一下,但是傅泉太坚持要用纯手工扎龙,不应该忘掉祖先。比如色彩,要绝对继承传统的艺术。现在,傅泉太每年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所需和添置扎龙材料,面对窘境,傅泉太心中泰然,继续教导子女,按照传统工艺做龙。

%ez{9LlA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_bt~f E1^

  周合平:适应市场才有大出路

g_xAp _d^ 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2}{s:AMalMiPs y

  周合平是周均安的孙子,目前他扎的龙已经跟传统工艺有了很大区别,最大的变化就是手工上色改为了直接在尼龙布上喷绘;不再以竹篾条、铅丝固定曲线,而是用塑料填充。 “又快,又省钱,颜色还鲜亮。”周合平说,龙头还是手工扎制、上色的,但是也做了改进,像舌头、龙角都用泡沫填充,“既饱满又轻巧。”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s ar*N1yyk

.e#W WI}D5v  “傅泉太老师可能是属于老思想吧,我们就不同,人家需要什么形状,我们可以按照要求来改。”周合平说,由于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周家生意越来越红火。现在周家的子孙都有一家独立的扎龙工厂,这和傅泉太简陋的家庭式作坊形成了鲜明对比。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Fe@!V1I [W

TAG: 高楼 舞龙 铜梁龙 傅泉太 扎龙 铜梁龙灯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