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2009-10-12 22:17 |
作者: 网络转载 |
来源:
中国新闻网-羊城晚报 2009-10-12 14:35:00 |
查看: 1342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xC9D&oz!Rsj#TU
古老的鹰猎习俗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a6udQN:?U
M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5C UUC}
` g.? 鹰是北方民族心中的神鸟,驯化猎鹰,是满族人古老的传统技艺。女真人狩猎以鹰犬为伴,驯鹰的传统在这里流传了近千年。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q!AYef
?;U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g(i3a x 长白山里一个叫渔楼村的满族村庄。从顺治十四年,为清廷驯养、进贡猎鹰就成为渔楼村满族男子光耀门楣的使命。几百年间,渔楼村传承了古老的鹰猎文化,培养了诸多驯鹰和养鹰能手,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生态基地,并且有了另外一个名字———鹰屯。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M7p,F'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2a!r&` v/M3s sa3~ 赵明哲是中国北方捕鹰驯鹰狩猎文化的12代传承人。他从小聪明勇敢,不到10岁就和爷爷上山捕鹰驯鹰,13岁就能自己独立捕鹰、驯鹰,并用鹰狩猎。
TLpWRLu4W$H+rTHt p ?:|Y-u 每到秋分前后,赵明哲就要去捕鹰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G[&v2ci0VO.E
C5?[*{:s+d\ 捕鹰是生离死别的岁月。从前的鹰猎八旗,要长途跋涉到库页岛去捕捉雏鹰。鹰巢建在峭壁之上,很多鹰达(捕鹰人)不是被大鹰啄死,就是掉落山崖摔死。
*g^V%_ A;HK(p*fxEt+}+`4`Ye.R2m$J 今天,赵明哲要冒着寒冷,到山上的窝棚里去捕鹰。窝棚就是在山上挖的坑,上盖树枝,中间拉出两根绳子,在10米开外把网支起来,网下拴鸽子或野鸡。你要盯住鸽子,等到鸽子的脖子像线一般细的时候,啪地扣住网,鹰就被捉住了。
6@Ta ].OU b0G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Xu6H5@$M)K 捕鹰人看不到鹰,只能听。所以无论怎样的酷寒,都要把耳朵露在外面。赵明哲的父亲赵文周说过,一个鹰把头的耳朵如果分辨不出动物的叫声是公是母,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猎手。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Ss!\5D%L
x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V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