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有的是其实难副,有的则会掩盖其他。
当过乐队指挥,是颇有成就的作曲家和戏剧作家,凡尔赛皇宫里上演过他的作品,还发明了简谱。换作别人,有如此造诣肯定会以音乐家名世了。只是这个人是写过 《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的卢梭。思想家、哲学家的盛名和光环掩盖了他的其他许多方面,包括在音乐上的这些成就。
格林兄弟原是语言学家。他们的童话影响滋润过无数人的童年,甚至有人说只有读过 《格林童话》的童年才算是完整。大家熟知他们笔下的青蛙王子、小红帽、还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却鲜有人知道他们的学术成就。他们编写的德文字典和语法教程,还有民俗学方面的著作,终究敌不过那两百余篇童话给他们带来的声誉。
写童话著名的金庸,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其实金庸的声名事业远不止于此。作为报人,他创办的 《明报》是香港现今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上世纪80年代,金庸参加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是政制小组负责人,参与了《基本法》的起草,甚至一度被视为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的热门人选之一。这期间,金庸提出了香港政制的新主流方案,成为日后《基本法》和香港特区政治架构的蓝本。但当时却为许多港人不理解,进而引发了一场论战。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反对者认为特区第一、二、三届行政长官间接选举是保守,是倒退,而主张直接选举行政长官。
还有金庸早年学的专业是外交和国际法,撰写的法律论文曾为中国国际法权威梅汝璈所赏识。为了起草政制方案,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制模式。对于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普选”与 “直选”这些基本概念自然是了如指掌。面对争论和抗议,金庸在 《明报》上一连写下了 《没有一国的行政首长是直接选举》、 《直选首脑 少之又少》、《民主国家如何选出行政首长》、 《平心静气谈政制》等多篇社论,力证民主与否,与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无关,直选不代表绝对民主,只是选举的方式而已。
香港号称自由港,长期经受欧风美雨的洗礼,但好多香港人士似乎对西方民主的那一套还是相当的隔膜生疏:向金庸递交意见书的大学生和一些民主派人士,有的甚至连民主的这些基本概念都没有弄清楚,就贸然地对金庸口诛笔伐了,这真叫人多少有点所思匪夷,大跌眼镜了。
对于民主的解释和评价是多种多样的,还是丘吉尔说得公允折中: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却是已试过中的最不坏的制度(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all those others that have been tried)。可惜一般人在民主的盛名之下,是很难做到这般洞彻澄明的。大家都知道 “民主是个好东西”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语),却未必知其然,更遑论所以然,对民主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等已是雾里看花、不甚了了,更不屑说知晓民主的种种局限和弊端了。当年反对金庸香港政制的新主流方案的人中间有不少如此,当下轻信所谓民主 “普世价值”(universal value)谬论的人则尽可作如是观。
盛名之下,更要关注其他,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实质。对卢梭、格林兄弟、金庸其人其事感兴趣的人,不妨读读他们的传记,好多了解一些他们盛名之外作为常人的其他方面,真正做到知人论世,这对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和作品是大有裨益的。关心民主政治的人,则须找一些基本书籍好好研读,先把民主的内涵外延等一些基本概念搞清楚,再作议论再行实践,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言之者谬种流传混淆视听,行之者滞碍难行误尽苍生,岂可不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