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天下 和谐中华
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前一场展现民俗瑰宝、融入民间生活、体现民族精神的礼仪盛典。
人民网上海9月29日电 (记者 曹玲娟) 2009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今天在沪开幕。本次博览会由9月29日至10月6日在东亚展览馆举办,将以“礼仪天下,和谐中华”为主题,成为2010年此次民博会由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夏征农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健生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举办期间,恰逢新中国建国60周年大庆、中秋佳节,该博览会成为全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界与上海市民以各种艺术形式迎接国庆60周年的庆典盛会。
主题展的重头戏是“中华礼仪”。民博会上以礼仪文化为主线,集中展示钟、鼓“礼乐”,青铜鼎“礼器”,和60件(套)国外赠送给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赠送给国际友人的“礼品”。展出的毛泽东生活用瓷无疑将夺人眼球。一批曾经在中南海伴随毛泽东渡过峥嵘岁月的生活用瓷,以其存世的稀少和工艺的精湛,成了当今世上的瑰丽珍宝。
除了凸显主题的“中华礼仪”展区之外,主推的还有江浙沪津艺坛巾帼五杰精品展、台湾艺坛巾帼五杰精品展、中秋礼仪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院藏精品展。
展区内不仅有艺韵十足、意蕴丰厚、富有视觉冲击、无限体现创意的展品,还准备了活泼有趣的互动活动,让观众动手参与民间工艺的制作,了解到民间艺术成为文化奇葩所自有的其道理和乐趣。例如,在现场打金箔、淘金、折纸等,男女老少皆宜。
论坛。海派清口表演艺术家周立波在开幕式当日,即兴笑侃文明礼仪,与市民共襄“礼仪天下”的大旗。
同时,民博会每天安排2场演出,包括京昆越沪淮、江南丝竹等戏曲、曲艺、民乐节目,以及周立波特别为展会制作的“笑侃文明礼仪”,有关专家和民众共同参与的礼仪行为演示、礼仪知识竞猜和礼仪文化空中开幕式收到了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发来的贺电,文化部派员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青少年三民(“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基地和上海三民文化创意基地颁发了牌匾,开启了上海三民文化创意基地建设的序幕。
【相关报道】
礼仪天下和谐中华 上海民博会29日开幕(组图)
腾讯网 2009-09-30 09:19:00
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今天揭牌
舞台每天安排2场演出,包括京昆越沪淮、江南丝竹等戏剧、曲艺、民乐节目
一位参观者正在好奇的敲打一个编钟
今天上午2009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在东亚展览馆隆重开幕,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王仲伟、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上海市人大副主任胡炜、上海市府副秘书长蒋卓庆、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为上海三民文化创意推广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青少年三民文化创意基地揭牌,开启了上海三民文化创意基地建设的序幕。
此次民博会以“礼仪天下,和谐中华”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展览、生动形象地演示,传承诗书礼乐,弘扬名族文化,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前,一场突出中华元素、展现民俗瑰宝、融入民间生活的礼仪盛典。
在东亚展览馆将近5000平方米的展览馆内,分为6个展区和1个舞台。主题展的重头戏是“中华礼仪”。在展览中还展出了60件(套)国外赠送给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礼品”,以及毛泽东的生活用瓷格外夺人眼球。此次民博会还设置了许多活泼有趣的互动活动,例如,在现场打金箔、淘金、折纸等。
另外舞台每天安排2场演出,包括京昆越沪淮、江南丝竹等戏剧、曲艺、民乐节目,以及周立波特别为展会制作的“笑侃文明礼仪”。此次展览从9月29日—10月6日为期8天。
三民文化创意推广中心等揭牌 今年民博会活泼有趣
新民网 2009-09-30 05:06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婷 袁松禄
2009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昨在东亚展览馆开幕。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炜出席开幕式;文化部、中国文联发来贺信。开幕式还为上海三民文化创意推广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青少年三民文化创意基地揭牌,开启了上海三民文化创意基地建设的序幕。
本届民博会以“礼仪天下,和谐中华”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生动形象的演示,传承诗书礼乐。整个展览分为6个展区和1个舞台,主题展的重头戏是“中华礼仪”,集中展示钟、鼓“礼乐”,青铜鼎“礼器”,以及60件(套)国外赠送给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礼品”。此外,还有江浙沪津艺坛巾帼五杰精品展、“台湾”艺坛巾帼五杰精品展、中秋礼仪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院藏精品展。
此次民博会还设置了现场打金箔、淘金、折纸等许多活泼有趣的互动活动。另外舞台每天安排2场演出,包括京昆越沪淮和江南丝竹等戏剧、曲艺、民乐节目以及周立波特别为展会制作的“笑侃文明礼仪”。
民族民俗博览会开 解读中华元素新着出版
文新传媒 2009-10-01 来源:新民晚报
解读中华元素的新着出版 增添自豪感 加强使命感
在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开幕之际,上海文化论坛《解读中华元素》论文集出版。
书中汇集了国内大批学者专家的论文,对于推进“三民文化”建设、提高社会文明、丰富人民生活具有较大影响。据本书的出品人何承伟介绍,该书汇集了国内众多在中华文化传承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论文,具有探索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应该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提出,一是要有民族自豪感;二是要有文化自信感;三是要有历史敬畏感;四是要有时代使命感。通过对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的了解,重新找到中国文化发展的根脉。
海宝穿上56个民族的服装
来源:文汇报 2009-08-27 10:04:46
世博网8月26日消息:海宝穿上56个民族的服装,将是怎样的新面貌?由民博会组委会组织的2009中华元素创意大赛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服饰设计类竞赛单元成果率先揭晓,昨天正式公布。获得一等奖的是一组海宝身穿56个民族服装的设计稿。
2009中华元素创意大赛从3月底开始面向社会征集具有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特征的创意设计和艺术作品。作品征集分为创意设计、舞台艺术、“中华元素”标识(logo)设计和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服饰设计四大类。其中仅舞台艺术限于上海,其余门类的报名投稿不受地域限制。
近日,“海宝”服饰设计大赛率先评出结果,身穿56个民族服装的海宝最受专家和网民欢迎。据悉,这些海宝不仅穿上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服装,还会手持马鞭、竹笛等各类“道具”。比如,蒙古族海宝身穿的蒙古袍选用海蓝织锦缎,具有高领、马蹄袖、大襟右开等标志性的蒙古族服饰特征,他还神采飞扬地拽着一条马鞭。瑶族海宝则被设计为女性角色,所以有翘翘的眼睫毛,还戴着项链。其余藏族、维吾尔族、羌族、白族海宝等也兼具中华元素和时尚创意的表达。
该赛事其他门类作品还在紧张评选中,获奖作品将在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