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甘肃庆阳举行农耕文化节 展示特色民俗文化产品

发布: 2009-9-22 19:25 | 作者: 殷春永 张玉玺 崔琳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09-21 20:49:00 | 查看: 753次


5|6?` f [O

k-aB!D O._^

  9月21日,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举行,图为“农耕诗韵”的主题表演。殷春永 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k8M Kv$^y

  

d5O"F T zA"Wj

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民俗文化产品。殷春永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D?y x5~WW ]

TFg,lnf&IR7oo TR  中新网甘肃庆阳9月21日电 (殷春永 张玉玺 崔琳) 今天,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这座陇东之城各县区展示出特色农产品和民俗文化产品,国内各地研究农业农史的专家、学者汇集探讨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vUM+i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R&J$uV3e

  鸡蛋形状的太空蛋茄、巨型南瓜、带字艺术苹果……科技培育出许多新产品,透射出庆阳丰收的景象。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S!A@"QG+pz R?u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6|3n9WrCD8xv

  官方介绍,庆阳近年来以草畜、苹果、瓜菜、小杂粮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长足发展,被授予荣誉颇多: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全国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杏乡,等。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rm"^%t3W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A$tAO:k+r T {

  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末期,这里就有农业发达的记载。周先祖不窋、鞠陶、公刘祖孙三代在这里积极发展农业,不断探索并改进农耕技术和生产工具,进行精耕细作,使这一时期庆阳历史上呈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的繁荣景象。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tdX-A y~x9P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f+MA.}E5LM

  中共庆阳市委书记张智全介绍说,如今庆阳的市情,可以用“红、黑、绿、黄”四字概括。红,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黑,有着丰富的石油、煤、气资源;绿,拥有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黄,底蕴深厚的以岐黄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黄土地域文化。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 ^g5e9gQ z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T7M)U6p o B_Cs

  当地研究农耕文化学者称,在这块土地上,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的农耕。自先周开始,庆阳先民们事农桑,务耕作,民风敦厚,逐渐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农耕文化,这里也成为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

f?_*`&u!C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aj@)w2b_]

  今天下午,中国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论坛在庆阳举行。来自国内研究农业农史的专家学者、官方农业部门工作者百余人集会,就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现代农业的融合等方面,阐述各自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旨在唤醒人们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民俗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持生产生态生活和谐。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4o&D8G M/I

Yjxy(@KZe  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这里的香包绣制、唢呐、道情皮影、剪纸、窑洞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间的展厅里,除丰硕的果蔬外,琳琅满目的香包最是抢眼,挂件、颈枕、腰垫形式的香包推陈出新,共200多个种类。难怪这里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香包民俗文化节,且年年红火。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N+O V,A!]zx0h^ o

xy4GB }Y*{  国家农业部原部长何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副省长咸辉等出席了今天举行的文化节开幕式。完

o5_E i k

?8Hn$o;` 

Hu YK/E^

TAG: 传承创新 民俗文化 农耕文化 庆阳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